一种面向多情景不确定性的交通运输全寿命排放核算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813814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22 19:3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面向多情景不确定性的交通运输全寿命排放核算方法,属于碳排放计算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面向多情景不确定性的交通运输全寿命排放核算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碳排放计算
,特别是涉及一种面向多情景不确定性的交通运输全寿命排放核算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交通运输作为能源消费端,公路

铁路

水运等各类交通运输方式直接

间接碳排放情况是载运方式比选

评价

减碳额度认定

碳交易的重要依据,对于运输结构优化

碳交易

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落实达成分析均具有重要价值,而由于载运相关碳排放来源不仅限于载运工具运行能源燃烧,还包括车用能源生产及为其服务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运营维修养护过程的碳排放,才能使不同交通方式间转移的碳成本具有可比性

现有交通运营期碳排放仅关注车辆运行燃料使用过程,忽略了交通相关其他环节产生的碳排放,难以面向交通领域新能源车与传统油车选择

交通方式选择
(
公转铁

公转水
)、
城市公共交通方式转换等多情景

不确定情况下的减碳精准分析需求,亟需发展将交通运输建养与设施排放摊入运输排放的全寿命排放计算方法,将交通运输碳排放分析从车辆行驶阶段运行排放层面扩展

深化为完整的生命周期阶段进行分析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面向多情景不确定性的交通运输全寿命排放核算方法,以提供一种将载运工具生产运行

燃料能源生产

基础设施建养摊入交通运输排放的全寿命排放计算方法,将交通运输碳排放分析从运输过程

基础设施层面扩展

深化为完整的生命周期阶段进行分析,满足面向交通领域的减碳精准分析需求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方案: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面向多情景不确定性的交通运输全寿命排放核算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6]确定交通运输全寿命中的交通运输活动碳排放范围;所述交通运输活动碳排放范围包括运输过程生命周期碳排放和基础设施生命周期碳排放,所述运输过程生命周期碳排放包括:载运工具生产制造碳排放

燃料能源生产碳排放和载运工具运行碳排放;所述基础设施生命周期碳排放包括:建设期碳排放和运维期碳排放;
[0007]计算交通运输活动碳排放范围内各种碳排放的排放量;
[0008]根据交通运输活动的情景及交通运输活动碳排放范围内各种碳排放的排放量,计算基于交通量分摊的运输过程生命周期碳排放和基于周转量分摊的运输过程生命周期碳排放;
[0009]根据交通运输活动的情景及交通运输活动碳排放范围内各种碳排放的排放量,计算基于交通量分摊时间基准统一的基础设施生命周期碳排放和基于周转量分摊时间基准统一的基础设施生命周期碳排放;
[0010]根据基于交通量分摊的运输过程生命周期碳排放和基于交通量分摊时间基准统
一的基础设施生命周期碳排放,计算基于交通量分摊的交通运输活动全寿命周期碳排放;
[0011]根据基于周转量分摊的运输过程生命周期碳排放和基于周转量分摊时间基准统一的基础设施生命周期碳排放,计算基于周转量分摊的交通运输活动全寿命周期碳排放

[0012]可选的,所述计算交通运输活动碳排放范围内各种碳排放的排放量,具体包括:
[0013]计算载运工具生产制造碳排放为:
[0014][0015]其中,
E
P,TM
表示分析期内载运工具生产制造产生碳排放量,
D
c
表示分析期内载运工具需求生产量,表示载运工具生产对能源
i
的消耗量,
EP
i
表示能源
i
的生产碳排放因子,
EC
i
表示能源
i
的消耗碳排放因子,表示载运工具生产对材料
j
的消耗量,
MP
j
表示材料
j
的生产碳排放因子;
[0016]计算燃料能源生产碳排放为:
[0017][0018]其中,
E
F
表示分析期内载运工具运行所需燃料能源生产碳排放总量,
E
i
表示能源
i
的需求量;
[0019]计算载运工具运行碳排放为:
[0020][0021]其中,
E
C,TM
表示分析期内载运工具运行产生碳排放量,
V
c
表示分析期内载运工具
c
的运行交通量,
C
c
表示载运工具
c
的能耗水平,
L
c
表示载运工具
c
的单次运行里程,
CF
c
表示载运工具
c
能源消耗碳排放因子,
C
表示分析期内载运工具数量;
[0022]计算基础设施建设期碳排放为:
[0023][0024][0025]其中,
EC
表示基础设施建设期碳排放总量,
N
表示基础设施的数量,
EC
n
表示建设第
n
个基础设施碳排放,表示基础设施
n
在建设周期内对能源
i
的消耗量,表示基础设施
n
在其建设周期内对材料
j
的消耗量;
[0026]计算基础设施运维期碳排放为:
[0027][0028][0029]其中,
EM
表示基础设施运维期碳排放总量,
EM
n
表示基础设施
n
在运维周期内维养碳排放,表示基础设施
n
在运维周期内维养类型
g
对能源
i
的消耗,表示基础设施
n
在运维周期内维养类型
g
对材料
j
的消耗量;
[0030]同时,通行车辆额外碳排放来源于通行车辆因设施维养造成车辆延误

绕行,计算
公式如下所示:
[0031][0032]其中,
ED
表示通行车辆额外碳排放量,
ED
gi
表示分析期内通行车辆因设施
n
维养类型
g
造成延误

绕行能源
i
的消耗量;
[0033]同时,基础设施运营碳排放来源于照明

控制等过程,计算公式如下所示:
[0034][0035]其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面向多情景不确定性的交通运输全寿命排放核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确定交通运输全寿命中的交通运输活动碳排放范围;所述交通运输活动碳排放范围包括运输过程生命周期碳排放和基础设施生命周期碳排放,所述运输过程生命周期碳排放包括:载运工具生产制造碳排放

燃料能源生产碳排放和载运工具运行碳排放;所述基础设施生命周期碳排放包括:建设期碳排放和运维期碳排放;计算交通运输活动碳排放范围内各种碳排放的排放量;根据交通运输活动的情景及交通运输活动碳排放范围内各种碳排放的排放量,计算基于交通量分摊的运输过程生命周期碳排放和基于周转量分摊的运输过程生命周期碳排放;根据交通运输活动的情景及交通运输活动碳排放范围内各种碳排放的排放量,计算基于交通量分摊时间基准统一的基础设施生命周期碳排放和基于周转量分摊时间基准统一的基础设施生命周期碳排放;根据基于交通量分摊的运输过程生命周期碳排放和基于交通量分摊时间基准统一的基础设施生命周期碳排放,计算基于交通量分摊的交通运输活动全寿命周期碳排放;根据基于周转量分摊的运输过程生命周期碳排放和基于周转量分摊时间基准统一的基础设施生命周期碳排放,计算基于周转量分摊的交通运输活动全寿命周期碳排放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向多情景不确定性的交通运输全寿命排放核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交通运输活动碳排放范围内各种碳排放的排放量,具体包括:计算载运工具生产制造碳排放为:其中,
E
P,TM
表示分析期内载运工具生产制造产生碳排放量,
D
c
表示分析期内载运工具需求生产量,表示载运工具生产对能源
i
的消耗量,
EP
i
表示能源
i
的生产碳排放因子,
EC
i
表示能源
i
的消耗碳排放因子,表示载运工具生产对材料
j
的消耗量,
MP
j
表示材料
j
的生产碳排放因子;计算燃料能源生产碳排放为:其中,
E
F
表示分析期内载运工具运行所需燃料能源生产碳排放总量,
E
i
表示能源
i
的需求量;计算载运工具运行碳排放为:其中,
E
C,TM
表示分析期内载运工具运行产生碳排放量,
V
c
表示分析期内载运工具
c
的运行交通量,
C
c
表示载运工具
c
的能耗水平,
L
c
表示载运工具
c
的单次运行里程,
CF
c
表示载运工具
c
能源消耗碳排放因子,
C
表示分析期内载运工具数量;计算基础设施建设期碳排放为:
其中,
EC
表示基础设施建设期碳排放总量,
N
表示基础设施的数量,
EC
n
表示建设基础设施
n
的碳排放,表示基础设施
n
在建设周期内对能源
i
的消耗量,表示基础设施
n
在建设周期内对材料
j
的消耗量;计算基础设施运维期碳排放为:计算基础设施运维期碳排放为:其中,
EM
表示基础设施运维期期碳排放总量,
EM
n
表示基础设施
n
在寿命周期内维养碳排放,表示基础设施
n
在运维周期内维养类型
g
对能源
i
的消耗,表示基础设施
n
在运维周期内维养类型
g
对材料
j
的消耗量;同时,通行车辆额外碳排放来源于通行车辆因设施维养造成车辆延误

绕行,计算公式如下所示:其中,
ED
表示通行车辆额外碳排放量,
ED
gi
表示分析期内通行车辆因设施
n
维养类型
g
造成延误

绕行能源
i
的消耗量;同时,基础设施运营碳排放来源于照明

控制等过程,计算公式如下所示:其中,
EO
表示基础设施运营碳排放量,
EO
i
表示分析期内基础设施运营能源
i
的消耗量
。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元庆唐治豪张海涛刘圆圆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