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杂交水稻种子纯度鉴定的新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812 阅读:2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杂交水稻种子纯度鉴定的新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 1)取待测定的水稻样品,进行常规的室内外发芽试验或秧田播种试验,让幼苗生长至2-3叶期时; 2)对杂交水稻杂种F↓[1]纯度鉴定时,识别正常绿色幼苗中带叶色标记的幼苗,统计带叶色标记幼苗确定杂种F↓[1]中不育系的混杂比例; 3)对杂交水稻不育系纯度鉴定时,识别带叶色标记幼苗中正常绿色的幼苗,统计绿色幼苗确定不育系繁殖时串粉种子的比例。(*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杂交水稻种子纯度鉴定的新方法
技术介绍
杂种纯度是杂交水稻高产的基础,是核心为不育系自交混杂问题。为确保大田的用种质量,利用各种方法进行杂种纯度的鉴定,主要有异地种植鉴定法、同工酶法和分子鉴定法。同工酶法和分子鉴定法的操作,要求具备一定的实验技能和必备的仪器试剂,技术普及难度大且仍处于发展阶段。异地种植鉴定法是目前常用的方法,但获取结果所需的鉴定时间长,多数滞后于种子销售行为。尽管种子经营单位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种子杂种纯度,但几乎每年仍有因纯度问题引起的纠纷。叶色标记是一种肉眼易识别的外部标记性状。将其与杂交水稻不育系相结合,基于该类不育系的杂交水稻种子纯度的鉴定,只要根据叶色的差异在苗期就可简便、快速加以确定。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全新的杂交水稻纯度鉴定方法,实现室内外快速、简便地鉴定杂交水稻的种子纯度。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杂交水稻种子纯度鉴定的新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1)取待测定的水稻样品,进行常规的室内外发芽试验或秧田播种试验,让其幼苗生长至2-3叶期时;2)对杂交水稻杂种F1纯度鉴定时,识别正常绿色幼苗中带叶色标记的幼苗,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杂交水稻种子纯度鉴定的新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1)取待测定的水稻样品,进行常规的室内外发芽试验或秧田播种试验,让幼苗生长至2-3叶期时;2)对杂交水稻杂种F1纯度鉴定时,识别正常绿色幼苗中带叶色标记的幼苗,统计带叶色标记幼苗确定杂种F1中不育系的混杂比例;3)对杂交水稻不育系纯度鉴定时,识别带叶色标记幼苗中正常绿色的幼苗,统计绿色幼苗确定不育系繁殖时串粉种子的比例。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杂交水稻种子纯度鉴定的新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大田使用的杂交稻种子,按秧苗纯度实施人工辅助剔除带叶色标记的秧苗或自动排假的措施,保留正常绿色秧苗,保纯杂种提高杂交水稻产量。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杂交水稻种子纯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殿星李绍明阳庆华温祥明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大北农农业科技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