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掺混孔可变的燃烧室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航空发动机燃烧室结构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掺混孔可变的燃烧室设计及方法
。
技术介绍
[0002]在传统的发动机燃烧室设计方案中,在火焰筒壁面上存在多个二次孔结构,如主燃孔
、
掺混孔,主燃孔射流提供燃烧空气,掺混孔射流主要用于调节燃烧室出口温度分布
。
当设计点参数确定后,燃烧室内的流量分配即被固定,当工况条件不同时,需要调节流量分配进而控制燃烧区域的燃烧情况,然而,目前的设计无法灵活地调控空气流量,往往需要反复调整主燃孔
、
掺混孔的位置和尺寸大小等以达到设定的目标
。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几何可变燃烧室概念成为了可能,通过改变燃烧室内的结构,以此来改变燃烧室内的流量分配,适应不同燃烧状态
。
[0003]针对上述要求,本领域技术人员开展了大量研究:
[0004]名称为“一种分段可调叶片有叶扩压器结构”、
公开号为“CN111140341A”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提供了一种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
一种掺混孔可变的燃烧室,其特征在于,包括燃烧室机匣
(1)
,在所述燃烧器机匣
(1)
中固定安装有旋流器
(14)
,在燃烧室机匣
(1)
的侧壁上开设有掺混孔
(15)
,在所述掺混孔
(15)
的外侧孔口处安装有与所述掺混孔
(15)
同轴光阑结构
(5)
,所述光阑结构
(5)
与所述燃烧室机匣
(1)
可拆卸的相连接,并且在燃烧室机匣
(1)
之外还设有用于改变光阑结构内部的流通面积的光阑驱动机构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掺混孔可变的燃烧室,其特征在于,所述光阑结构
(5)
包括固定座
、
光阑盖板
(9)
以及若干光阑叶片
(7)
,所述固定座固定安装在掺混孔
(15)
的外侧孔口处,在所述固定座上均匀的开设有若干下光阑柱孔
(5b)
;所述光阑叶片
(7)
的顶面上固定连接有上光阑柱
(13)
,并且底面上固定连接有下光阑柱
(13a)
,所述上光阑柱
(13)
和下光阑柱
(13a)
分处在光阑叶片
(7)
的两端,所述下光阑柱
(13a)
插入所述下光阑柱孔
(5b)
中,并且若干光阑叶片
(7)
上下堆叠;所述光阑盖板
(9)
同轴设置在固定座上方,并且在光阑盖板
(9)
上开设有若干沿其径向布置的上光阑卡槽
(8)
,所述上光阑柱
(13)
容置与所述上光阑卡槽
(8)
技术研发人员:汤朝伟,李建中,姚倩,金武,秦琼瑶,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