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极片、电池包及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810998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22 19:28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极片、电池包及车辆,电极片包括集流体、第一活性材料层和第二活性材料层,第一活性材料层设置在集流体至少一侧表面上,第二活性材料层设置于第一活性材料层的表面,其中,第一活性材料层包括第一粘结剂,第一粘结剂选自含有羧基、羧酸根或羧酸酯的结构单元的聚合物中的一种或多种,第二活性材料层包括第二粘结剂,第二粘结剂选自不含有羧基、羧酸根或羧酸酯的结构单元的聚合物,且第一粘结剂的平均粒径Dn150大于第二粘结剂的平均粒径Dn250。本申请通过设计第一活性材料层和第二活性材料层的粘结剂聚合物的差异以及粘结剂平均粒径的差异,提升电极片的粘结力和内聚力,减少电极片掉粉、开裂和硬脆的缺陷。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极片、电池包及车辆


[0001]本申请属于车辆
,尤其涉及一种电极片、电池包及车辆。

技术介绍

[0002]锂离子电池或钠离子电池由于具有高电压、高能量密度和长循环寿命的优势,成为应用范围最广的二次电池之一。但随着便携式电子设备微型化、长待机的不断发展,以及电动自行车、电动汽车等大功率、高能量设备的启用,都对作为储能电源的锂离子电池或钠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循环性能和安全性能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0003]但是,现有的锂离子电池或钠离子电池中的电极片在涂布和烘干等工序容易出现掉粉或开裂等问题,从而影响锂离子电池或钠离子电池的性能,限制了锂离子电池或钠离子电池的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极片、电池包及车辆,至少能够降低电极片容易出现掉粉或开裂等问题。
[0005]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极片,包括集流体、第一活性材料层和第二活性材料层,第一活性材料层设置在集流体至少一侧表面上,第二活性材料层设置于第一活性材料层的表面,其中,第一活性材料层包括第一粘结剂,第一粘结剂选自含有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极片,其特征在于,包括集流体、第一活性材料层和第二活性材料层,所述第一活性材料层设置在所述集流体至少一侧表面上,所述第二活性材料层设置于所述第一活性材料层的表面,其中,所述第一活性材料层包括第一粘结剂,所述第一粘结剂选自含有羧基、羧酸根或羧酸酯的结构单元的聚合物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第二活性材料层包括第二粘结剂,所述第二粘结剂选自不含有羧基、羧酸根或羧酸酯的结构单元的聚合物,且所述第一粘结剂的平均粒径Dn150大于所述第二粘结剂的平均粒径Dn25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含有羧基、羧酸根或羧酸酯的结构单元衍生自烯属不饱和羧酸、烯属不饱和羧酸盐或者烯属不饱和羧酸酯中的至少一种单体。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含有羧基、羧酸根或羧酸酯的结构单元衍生自(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盐或者(甲基)丙烯酸酯中的至少一种单体。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含有羧基、羧酸根或羧酸酯的结构单元衍生自丙烯酸、甲基丙烯酸、丙烯酸锂、丙烯酸钾、丙烯酸钠、甲基丙烯酸锂、甲基丙烯酸钾或甲基丙烯酸钠中的至少一种。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粘结剂的所述聚合物还包括第二结构单元,所述第二结构单元衍生自脂肪族共轭二烯单体、脂肪族乙烯基单体、芳香族乙烯基单体、氰化乙烯类单体、含羟基烷基的烯属不饱和单体或者烯属不饱和酰胺类单体中的至少一种单体。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粘结剂的所述聚合物选自聚丙烯酸、聚丙烯酸钠、聚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练庆旺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车和家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