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锂离子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796427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22 02:2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电池领域,具体涉及锂离子电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锂离子电池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


技术介绍

[0002]随着锂离子电池技术的迅速发展,人们对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

快速充电能力以及充放电倍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能量密度的快充锂电池是消费类锂离子电池发展的趋势

但随着能量密度的提高,锂离子电池中正极片和负极片的厚度就越来越厚,导致锂离子的传输距离越来越长,加之充电速度变快后,在充放电过程中锂离子更易在负极片表面聚集,从而在负极片表面造成拥堵,严重影响锂离子电池的使用寿命

[0003]因此,专利技术一种高循环寿命的锂离子电池是十分重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

本专利技术的锂离子电池可以改善循环寿命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锂离子电池,所述锂离子电池包括正极片和负极片;所述正极片包括正极集流体和在所述正极集流体至少一侧表面的正极涂层,所述正极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锂离子电池包括正极片和负极片;所述正极片包括正极集流体和在所述正极集流体至少一侧表面的正极涂层,所述正极涂层远离所述正极集流体一侧的表面含有凹部;所述负极片包括负极集流体和在所述负极集流体至少一侧表面的负极涂层,所述负极涂层远离所述负极集流体一侧的表面含有凹部;所述正极涂层的凹部的宽度

所述负极涂层的凹部的宽度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其中,所述负极涂层的凹部的体积大于等于所述正极涂层的凹部的体积;优选地,所述负极涂层的凹部的体积大于所述正极涂层的凹部的体积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其中,所述正极涂层的凹部的深度与所述负极涂层的凹部的深度的比值为
(0.4

1)
:1;优选为
(0.65

0.95)

1。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其中,所述正极涂层的凹部的宽度与所述负极涂层的凹部的宽度的比值为
(0.3

1)
:1;优选为
(0.37

0.89)

1。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其中,所述凹部包括孔和
/
或槽;优选地,所述正极涂层的孔的孔距与所述负极涂层的孔的孔距的比值为1:
(0.5

1)
;优选为1:
(0.61

0.92)
;优选地,所述正极涂层的孔的孔距为
50nm

500nm
;优选地,所述负极涂层的孔的孔距为
50nm

500nm
;优选地,所述正极涂层的槽的槽距与所述负极涂层的槽的槽距的比值为1:
(0.5

1)
;优选为1:
(0.55

0.9)
;优选地,所述正极涂层的槽的槽距为
500
μ
m

2000
μ
m
;优选地,所述负极涂层的槽的槽距为
500
μ
m

2000
μ
m。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其中,所述正极涂层的孔的孔径与孔深的比为
(1.6

2.8)
:1;优选为
(1.69

2.5)
:1;和
/
或,所述负极涂层的孔的孔径与孔深的比为
(1.6

2.8)
:1;优选为
(1.72

2.5)
:1;和
/
或,所述正极涂层的槽的槽宽与槽深的比为
(1.6

2.8)
:1;优选为
(1.65

2.35)
:1;和
/
或,所述负极涂层的槽的槽宽与槽深的比为
(1.6

2.8)
:1;优选为
(1.75

2.7)

1。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锂离子电池,其中,所述正极涂层的孔的孔径为5μ
m

125
μ
m
;和
/
或,所述正极涂层的孔的孔深为3μ
m

44
μ
m
;和
/
或,所述负极涂层的孔的孔径为8μ
m

125
μ
m
;和
/
或,所述负极涂层的孔的孔深为5μ
m

44
μ
m
;和
/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保海彭冲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冠宇电池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