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分布式光纤氨气管道防结晶温度实时监测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氨气管道温度监测
,具体为一种分布式光纤氨气管道防结晶温度实时监测方法
。
技术介绍
[0002]电厂运行过程中需要氨气作为冷却介质使用,电厂氨气管道是电厂氨气输送过程中重要的环节,其通常配合伴热管一起使用,伴热管的作用是防止管内液体粘度在低温下增加,增加管内压降,增加功耗,节约能源
。
[0003]电厂氨气管道正常有蒸汽伴热和电伴热两种,正常伴热温度在
140
‑
180℃
,其中电伴热在下雨天气接触水后容易发生故障,当管道温度降低到
110℃
以下时,氨气会出现结晶现象且不可逆,影响电厂内脱销系统的使用,通常氨气管道的管道破损
、
氨气管道外壁的保温层破损
、
伴热管损坏都会导致氨气管道的局部温度降低,伴热管在使用过程中多使用接线盒将相邻两根拼接在一起,具体使用伴热管的根数根据氨气管道的长度决定
。
[0004]综上现有的氨气管道,在使用过程中氨气管道的长度较长,影响氨气管道的温度的因素较多,导致难以第一时间准确确定氨气管道温度降低的节点位置,不能及时在氨气会出现结晶现象前进行维修,导致电厂的生产线出现中断,从而影响电厂的运行效率
。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分布式光纤氨气管道防结晶温度实时监测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
[0006]为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分布式光纤氨气管道防结晶温度实时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步骤一:铺设管道,铺设分布式光纤氨气管道防结晶温度实时监测现场控制端,按照预先设计的图纸在线缆桥架上铺设氨气管道(1),将电伴热带(
101
)敷设在氨气管道(1)外壁,并通过铝胶(
102
)固定,在氨气管道(1)外壁于电伴热带(
101
)外壁敷设探测光纤(
103
),将保温棉(3)
、
防水层(4)包裹在铺设的氨气管道(1)外壁,防水层(4)位于保温棉(3)外壁,将探测光纤(
103
)的发送端与位于监控室中的测温主机(5)电连接,用于测温主机(5)内部的控制机构向探测光纤(
103
)发出激光脉冲,将电伴热带(
101
)的供电端与位于监控室中的温度调节器(7)电连接;步骤二:设备组网,分布式光纤氨气管道防结晶温度实时监测现场控制端与温度实时监测系统之间进行组网,将测温主机(5)通过通讯模块(
604
)与工控机连接,光电报警器与工控机电连接,光电报警器
、
工控机均位于监控室中,将温度调节器(7)通过
I/O
通讯模块(
605
)与工控机连接,用于控制电伴热带(
101
)的工作温度,供电电源为各部件提供工作电压;步骤三:设备调试,通过操作工控机可以预设信号采集及控制模块(2)的数据信息,如氨气管道(1)的运行温度
、
报警温度等,并进行实时的调试
、
运行和控制工作;步骤四:设备运行,通过工控机发出加温指令,工控机调动温度调节模块(
607
)启动温度调节器(7)向电伴热带(
101
)供电,电伴热带(
101
)对管道进行加热,并且可以调节加热温度,工控机发出实时监测指令,激光器(
501
)作为激光光源发出激光脉冲传输至探测光纤(
103
),利用后向拉曼散射效应进行温度测量,拉曼散射的本质就是光子和光纤分子的热振动相互作用发生能量交换,当激光脉冲入射到光纤里,激光脉冲会沿着探测光纤
103
向前传播,过程中激光脉冲会和探测光纤
103
内部的分子发生碰撞,进而在这个分子处产生反射,其中的一部分反射光正好和入射光方向相反,称这部分反射光是后向散射光,在发送端得到后向散射光,测温主机5接收后向散射光,将信息转化后输送至工控机并进行分析,后向拉曼散射光的强度与温度成正比,温度越高强度越大,测量散射光强度得到沿探测光纤
103
分布的温度,从而监控氨气管道1温度,利用光的时域反射
OTDR
技术确定测温点的位置,通过测温主机5采集测量信号的回波时间,算出测温点的位置,工控机对温度监测器
504
检测到的实时数据进行进一步分析,出现异常情况后通过光电报警器发出警报,在工控机的显示器上弹出警报窗口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布式光纤氨气管道防结晶温度实时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测温主机(5)内部的控制机构包括用于提供激光光源的激光器(
501
)
、
用于接收散射光的光电探测器(
502
)
、
用于接收背向散射光的信号采集器(
503
)
、
用于测量温度的温度监测器(
504
)和用于电路转换的继电器(
505
)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分布式光纤氨气管道防结晶温度实时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的温度实时监测系统包括位于中控机中的处理模块(
601
)
、
用于预存控制数据信息的数据存储单元(
602
)
、
用于对异常情况发出警报的报警模块(
603
)
、
用于信息通讯的通讯模块(
604
)和
I/O
通讯模块(
605
)
、
用于显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霞,徐志强,郭建峰,陆骁旻,方玄,冯维一,林子超,李行,熊伟,
申请(专利权)人:江阴苏龙热电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