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钢管桩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888200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10 10: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建筑工程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预制钢管桩结构,包括管桩本体,所述管桩本体具有中空的灌浆腔,灌浆腔内灌注混凝土;管桩本体的下端构造为管桩锥体部,管桩本体的上端固定设置支撑平台。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产品解决了绿化清除的重大影响,同时结合滑动及固定支架承受的水平推力及垂直荷载,合理地选择钢管桩的形式、管径大小等,也解决了混凝土保养周期较长、土建开挖代价大的弊端,既占用空间小,又美观。观。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预制钢管桩结构


[0001]本技术属于建筑工程
,涉及一种预制钢管桩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预制钢管桩结构的专利技术源于为了解决绿化带无法进行传统混凝土支架安装制作的不足,传统浇筑混凝土支架需要将绿化带清除,然后再浇筑底板、立模、混凝土浇筑、保养15天;从而导致开挖面积较大及工期长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预制钢管桩结构,该钢管桩结构在使用时能避免大面积开挖,占用空间小,使用成本低。
[0004]按照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预制钢管桩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管桩本体,所述管桩本体具有中空的灌浆腔,灌浆腔内灌注混凝土;
[0005]管桩本体的下端构造为管桩锥体部,管桩本体的上端固定设置支撑平台。
[0006]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撑平台与管桩本体之间通过加强板加固连接。
[0007]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管桩本体有三根,三根管桩本体的中心连线构造为等边三角形,三根管桩本体之间通过拉杆固定连接。
[0008]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管桩本体有四根,四根管桩本体的中心顺次连线构造为矩形,四根管桩本体之间通过拉杆顺次连接。
[0009]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四根管桩本体通过多根拉杆围拢形成多个矩形。
[0010]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在于:本技术产品解决了绿化清除的重大影响,同时结合滑动及固定支架承受的水平推力及垂直荷载,合理地选择钢管桩的形式、管径大小等,也解决了混凝土保养周期较长、土建开挖代价大的弊端,既占用空间小,又美观。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技术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结构示意图。
[0012]图2为本技术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结构示意图。
[0013]图3为图2的俯视图。
[0014]图4为本技术的第三种实施方式结构示意图。
[0015]图5为图4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说明。
[0017]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
以相互结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
[0018]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9]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技术的实施例。此外,“包括”和“具有”等类似术语,是指除了已经在“包括”和“具有”中所罗列的那些内容以外,还可以“包括”和“具有”其它尚未罗列的内容;例如,可以包含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已经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以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0020]图1~5中,包括管桩本体10、灌浆腔11、管桩锥体部12、支撑平台13、加强板14、拉杆15等。
[0021]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第一种实施方式:一种预制钢管桩结构,包括管桩本体10,所述管桩本体10具有中空的灌浆腔11,灌浆腔11内灌注混凝土。
[0022]管桩本体10的下端构造为管桩锥体部12,以便于在使用时能够方便快捷打入泥土中,管桩本体10的上端固定设置支撑平台13。
[0023]可以理解的是,为了提高支撑平台13与管桩本体10的连接强度,支撑平台13与管桩本体10之间通过加强板14加固连接。
[0024]如图1所示,在具体使用时,管桩本体10采用Q235B镀锌无缝钢管,底面处管桩入土有效桩长不小于4米。在应用于地面时,桩端持力层选择淤泥质粉质黏土,要求如下:管桩本体10的直径219mm、壁厚8mm,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特征值:Ra=30KN,单桩水平承载力应通过试验确定,但不得小于15KN;管桩本体的直径159mm、壁厚6mm,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特征值:Ra=15KN,单桩水平承载力应通过试验确定,但不得小于10KN。
[0025]在施工前,应先进行试桩,试桩点位在非工程桩位置,沿途均匀布置3处,每处一根桩,试桩加载力为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2Ra。在实践中,拉杆15可采用脚手架钢管。
[0026]在具体使用时,地面标高一下管桩本体10采用Q235B镀锌钢管,热镀浸锌厚度不小于125umm,地面标高以上管桩本体10采用表面防腐涂层,表面除锈防腐。
[0027]如图2、3所示,本技术的第二种实施方式,根据具体需要支撑的蒸汽管道的规格及需要埋设管桩本体10的区域,本技术还可以有如下实施方式:管桩本体10有三根,三根管桩本体10的中心连线构造为等边三角形,三根管桩本体10之间通过拉杆15固定连接。
[0028]如图4、5所示,本技术产品的第三种实施方式:管桩本体10有四根,四根管桩本体10的中心顺次连线构造为矩形,四根管桩本体10之间通过拉杆15顺次连接。
[0029]进一步地,为了确保矩形状的管桩结构的稳定可靠,四根管桩本体10通过多根拉杆15围拢形成多个矩形,即在管桩结构上从上往下依次设置多个矩形加固结构,每个矩形加固结构分别由四根拉杆15顺次围拢形成,该种结构能够有效适用于水渠的使用。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制钢管桩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管桩本体(10),所述管桩本体(10)具有中空的灌浆腔(11),灌浆腔(11)内灌注混凝土;管桩本体(10)的下端构造为管桩锥体部(12),管桩本体(10)的上端固定设置支撑平台(13)。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钢管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平台(13)与管桩本体(10)之间通过加强板(14)加固连接。3.一种预制钢管桩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三根预制钢管桩结构,所述预制钢管桩结构为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缪大文朱忠岳肖晟昊
申请(专利权)人:江阴苏龙热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