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共面拟合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0001]本申请涉及数据处理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共面拟合方法
、
装置
、
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技术介绍
[0002]在生成虚拟模型,得到虚拟模型的拓扑结构之后,为了使得虚拟模型能够具有更好的拓扑结构以及更合理的面分布,需要利用重拓扑技术重新构建和表现一个模型
。
重拓扑分为自动重拓扑和人工重拓扑,在相关技术中自动重拓扑对具有双层结构的模型部件进行共面拟合时误差较大,需要进行人工重拓扑,当模型结构复杂时,人工重拓扑进行共面拟合的工作量巨大,且效率低下
。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共面拟合方法
、
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能够提高具有双层结构的部件的共面拟合的处理效率
。
[0004]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共面拟合方法,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待处理部件,对所述待处理部件进行预处理,得到所述待处理部件的目标阿尔法包裹结果;对所述目标阿尔法包裹结果进行重新三角化处理,得到三角化处理结果;基于所述三角化处理结果和所述目标阿尔法包裹结果对所述待处理部件进行双层结构检测,得到检测结果;当所述检测结果表征所述待处理部件中包括满足平行条件的第一面和第二面时,将目标阿尔法包裹结果中包括的顶点划分为位于所述第一面的第一顶点集合和位于所述第二面的第二顶点集合;基于所述第一顶点集合和第二顶点集合,将所述第一面和所述第二面进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共面拟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待处理部件,对所述待处理部件进行预处理,得到所述待处理部件的目标阿尔法包裹结果;对所述目标阿尔法包裹结果进行重新三角化处理,得到三角化处理结果;基于所述三角化处理结果和所述目标阿尔法包裹结果对所述待处理部件进行双层结构检测,得到检测结果;当所述检测结果表征所述待处理部件中包括满足平行条件的第一面和第二面时,将目标阿尔法包裹结果中包括的顶点划分为位于所述第一面的第一顶点集合和位于所述第二面的第二顶点集合;基于所述第一顶点集合和第二顶点集合,将所述第一面和所述第二面进行共面拟合,得到目标拟合结果
。2.
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待处理部件进行预处理,得到所述待处理部件的目标阿尔法包裹结果,包括:获取第一处理参数值,利用所述第一处理参数值,生成所述待处理部件的初始阿尔法包裹结果;基于所述初始阿尔法包裹结果,确定多个目标点,所述目标点位于所述初始阿尔法包裹结果内部;获取第二处理参数值,利用所述第二处理参数值和所述多个目标点,生成所述待处理部件的目标阿尔法包裹结果,所述第二处理参数值小于所述第一处理参数值
。3.
根据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初始阿尔法包裹结果,确定多个目标点,包括:对所述初始阿尔法包裹结果进行重新网格化处理,得到重新网格化后的阿尔法包裹结果;将所述重新网格化后的阿尔法包裹结果的顶点
、
连接边的中点和三角面片的重心确定为第一采样点;确定每个第一采样点朝向所述重新网格化的阿尔法包裹结果内部的法线,确定所述法线和所述重新网格化后的阿尔法包裹结果的交点;确定每个第一采样点和对应的交点之间的中点,将所述中点确定为目标点
。4.
根据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初始阿尔法包裹结果,确定多个目标点,包括:在所述初始阿尔法包裹结果的内部空间进行均匀采样,得到多个第二采样点;确定所述第二采样点到所述初始阿尔法包裹结果的第一最小距离;将第一最小距离大于或者等于预设的第一距离阈值的第二采样点确定为目标点
。5.
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角化处理结果中包括各个三角面片的顶点和连接边,所述基于所述三角化处理结果和所述目标阿尔法包裹结果对所述待处理部件进行双层结构检测,得到检测结果,包括:确定所述三角化处理结果中位于所述目标阿尔法包裹结果内部的多个第一连接边和所述第一连接边的第一边数;确定每个第一连接边对应的测地距离和欧氏距离的第一比值;
从所述多个第一连接边中删除第一比值小于第一比值阈值的第一连接边,得到多个剩余第一连接边;确定所述剩余第一连接边的第二边数,确定所述第二边数和所述第一边数的第二比值;当所述第二比值大于或者等于第二比值阈值时,确定检测结果为所述待处理部件中包括满足平行条件的第一面和第二面;当所述第二比值小于所述第二比值阈值时,确定检测结果为所述待处理部件中不包括满足平行条件的第一面和第二面
。6.
根据权利要求5中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目标阿尔法包裹结果中包括的顶点划分为位于所述第一面的第一顶点集合和位于所述第二面的第二顶点集合,包括:将所述多个剩余第一连接边按照各自对应的测地距离进行降序排序,得到多个排序后的剩余第一连接边;将所述多个排序后的剩余第一连接边中的第一个剩余第一连接边的第一端点增加至第一顶点集合,将所述第一个剩余第一连接边的第二端点增加至第二顶点集合;将排序后的剩余第一连接边中,除所述第一个剩余第一连接边之外的其它剩余第一连接边的两个端点分别分类至所述第一顶点集合和所述第二顶点集合;将所述目标阿尔法包裹结果中的其它顶点分类至所述第一顶点集合和所述第二顶点集合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排序后的剩余第一连接边中,除所述第一个剩余第一连接边之外的其它剩余第一连接边的两个端点分别分类至所述第一顶点集合和所述第二顶点集合,包括:确定所述其它剩余第一连接边的第一端点与所述第一顶点集合中各个第一顶点之间距离的第一最小值;确定所述其它剩余第一连接边的第二端点与所述第二顶点集合中各个第二顶点之间距离的第二最小值;将所述第一最小值和所述第二最小值的和确定为第一代价值;确定所述其它剩余第一连接边的第一端点与所述第二顶点集合中各个第二顶点之间距离的第三最小值;确定所述其它剩余第一连接边的第二端点与所述第一顶点集合中各个第一顶点之间距离的第四最小值;将所述第三最小值和所述第四最小值的和确定为第二代价值;基于所述第一代价值和所述第二代价值,将所述其它剩余第一连接边的两个端点分别分类至所述第一顶点集合和所述第二顶点集合
。8.
根据权利要求7中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第一代价值和所述第二代价值,将所述其它剩余第一连接边的两个端点分别分类至所述第一顶点集合和所述第二顶点集合,包括:当所述第一代价值小于所述第二代价值时,将所述其它剩余第一连接边的第一端点增加至第一顶点集合,将所述其它剩余第一连接边的第二端点增加至第二顶点集合;当所述第一代价值大于或者等于所述第二代价值时,将所述其它剩余第一连接边的第
一端点增加至第二顶点集合,将所述其它剩余第一连接边的第二端点增加至第一顶点集合
。9.
根据权利要求6中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目标阿尔法包裹结果中的其它顶点分类至所述第一顶点集合和所述第二顶点集合,包括:确定每一所述其它顶点与所述第一顶点集合中各个第一顶点之间的各个第一距离,以及每一所述其它顶点与所述第二顶点集合中各个第二顶点之间的各个第二距离;基于每一所述其它顶点对应的各个第一距离和各个第二距离,确定每一所述其它顶点对应的第五最小值;将所述目标阿尔法包裹结果中的其它顶点按照各自对应的第五最小值的降序顺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楷模,
申请(专利权)人: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