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捷逵专利>正文

一种侧面全向碰撞抗垂直撞击传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804157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22 02: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侧面全向碰撞抗垂直撞击传感器,涉及水银全向碰撞开关技术领域,包括壳体,设置于壳体内的静触点上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侧面全向碰撞抗垂直撞击传感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水银全向碰撞开关
,尤其涉及一种侧面全向碰撞抗垂直撞击传感器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汽车安全气囊传感器,因指向性太强,无法感知其它来袭事故

而当前的水银万向碰撞开关,虽具有全方位无死角侦测能力,但又因过于全面覆盖,导致对上下颠簸冲击也敏感,比如,偶遇减速带或特殊路障路况时,总会发出虚假的不实事故信息

随着车联网智能信息化的普及,遍地的不实的事故信息上传,会扰乱平台动态数据采集的失实,严重时,会干扰误导交通系统的高效运转,引发虚惊和混乱

[0003]现有技术中,专利号为
ZL200920090304.6
的万向碰撞开关,每当车轮碰到异物或凹凸颠簸路况时,总自动上传错误的撞车事故信息

[0004]为解决上述问题,专利号为
ZL201521008718.1《
一种自抑制抗共振微型万向碰撞开关

很有成效,既确保车身强烈颠簸冲击不错误动作,又满足全向无死角碰撞侦测,但美中不足的是,该万向碰撞开关的响应阀值太高
(
水银珠须破碎飞溅
)
,因设置的太高易漏报,反被车厂拒用
(
毕竟,恶性事故为少数,只有低阀值能兼小顾大
)。
又由于其固有的设计缺陷
(
除汽车,实质上是优点
)
,即使加大水银体积来提高灵敏度和降低阀值,但因全覆盖,导致颠簸亦敏感,总之顾此失彼,不可兼得

[0005]基于上述问题,出现了当前车联网的辅助安全系统所装备的都是低阀值的万向碰撞传感器
(
专利号
ZL200920090304.6
万向碰撞开关
)
,或者是大水银低阀值的专利号
ZL201521008718.1《
一种自抑制抗共振微型万向碰撞开关
》。
[0006]在此情形下,为弥补乱报警问题,当前的监控中心得靠人工核实去滤除不实信息

具体做法是,所有节点事故信息的上传,须经后台人工核实,方可录入态势感知平台再公开信息交互

如此一来,本应实时高效的交通态势感知,却成了蜗牛
(
过程繁琐复杂,低效拖延,耗时费力
)
,尤其是低能见度下,事故信息的拖延又引起相撞
――
拖延
――
再相撞
――
沉默
――
再相撞的恶性循环

如此低效的态势感知,名不符实

[0007]虽然此类传感器早已标配和普及
(
包括三轴六轴加速度传感器和陀螺仪等
)
,但是,大规模连环相撞仍时有发生,而政府标配全向碰撞传感器的目的,就是为杜绝此类群死群伤事件,尤其是易燃

易爆

毒品

化学及危险品的泄漏的二次侵害

[0008]另外,作为自身乘客辅助安全防护,该传感器是被动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而当前这种乱作为或不作为,是对人身安全的渎职失职
(
指事故发生时,司机可能休克,车辆可能起火落水

中控需解锁,高压电需跳闸,防漏电短路起火或触电,四窗需下降,天窗需打开,方便逃生,双闪灯需开启,防后车再追撞,无人驾驶需语音播报诱导等,以及车身各应激机制的响应与反制或补救
)。
[0009]因此,提出一种侧面全向碰撞抗垂直撞击传感器,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困难,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10]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侧面全向碰撞抗垂直撞击传感器,能够在对事故进行准确识别与传递,减少事故漏报的同时,有效减少因急刹车

常规摇晃

抖动

振动

颠簸

急转弯,甚至
90
度偏置

上下倒置或者翻滚等带来的事故误报,在车联网与智能交通的节点系统中,减少人工介入环节,提高信息交互的智能高效性,真实可靠性,准确可信性以及实时同步性

[0011]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12]一种侧面全向碰撞抗垂直撞击传感器,包括壳体,还包括设置于壳体内的静触点上盖

静触点下盖

绝缘骨架

水银珠;
[0013]其中,静触点上盖设置于绝缘骨架的一端,静触点下盖设置于绝缘骨架的另一端并与静触点上盖对应;
[0014]水银珠设置于绝缘骨架内部,正常使用时,水银珠仅与静触点上盖或静触点下盖中的一种接触

[0015]上述的传感器,可选的,绝缘骨架为两头宽中间窄的空心绝缘骨架

[0016]上述的传感器,可选的,静触点上盖设有限位坑,限位坑用于兜住水银球

[0017]上述的传感器,可选的,限位坑为一方形槽,其宽度窄于绝缘骨架外径

[0018]上述的传感器,可选的,静触点下盖设有吸收槽

[0019]上述的传感器,可选的,吸收槽底部靠近中间位置向静触点上盖的方向凸起后形成一平台,水银球则位于该平台上

[0020]上述的传感器,可选的,水银珠的表面覆盖有一层粉末微粒层

[0021]一种碰撞智能紧急开关,包括上述任一项的一种侧面全向碰撞抗垂直撞击传感器

晶闸管和常开开关;
[0022]晶闸管的阳极与控制极分别连接侧面全向碰撞抗垂直撞击传感器的两脚,常开开关的两脚分别连接晶闸管的阳极和阴极

[0023]一种正脉冲碰撞控制电路,包括上述任一项的一种侧面全向碰撞抗垂直撞击传感器

电子控制单元和电阻,侧面全向碰撞抗垂直撞击传感器的一端连接高电平,另一端连接电子控制单元的输入端,并通过电阻接地;当侧面全向碰撞抗垂直撞击传感器侦测到碰撞时导通,电子控制单元的输入端获正脉冲触发其输出端工作输出

[0024]一种负脉冲碰撞控制电路,上述任一项的一种侧面全向碰撞抗垂直撞击传感器

电子控制单元和电阻,侧面全向碰撞抗垂直撞击传感器的一端连接低电平,另一端连接电子控制单元的输入端,以及通过电阻连接高电平;当侧面全向碰撞抗垂直撞击传感器侦测到碰撞时导通,电子控制单元的输入端获负脉冲触发其输出端工作输出

[0025]经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侧面全向碰撞抗垂直撞击传感器

不仅能够在对事故进行准确识别与传递,减少事故漏报的同时,有效减少因急刹车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侧面全向碰撞抗垂直撞击传感器,包括壳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壳体内的静触点上盖

静触点下盖

绝缘骨架

水银珠;其中,静触点上盖设置于绝缘骨架的一端,静触点下盖设置于绝缘骨架的另一端并与静触点上盖对应;水银珠设置于绝缘骨架内部,正常使用时,水银珠仅与静触点上盖或静触点下盖中的一种接触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侧面全向碰撞抗垂直撞击传感器,其特征在于,绝缘骨架为两头宽中间窄的空心绝缘骨架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侧面全向碰撞抗垂直撞击传感器,其特征在于,静触点上盖设有限位坑,限位坑用于兜住水银球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侧面全向碰撞抗垂直撞击传感器,其特征在于,限位坑为一方形槽,其宽度窄于绝缘骨架外径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侧面全向碰撞抗垂直撞击传感器,其特征在于,静触点下盖设有吸收槽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侧面全向碰撞抗垂直撞击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吸收槽底部靠近中间位置向静触点上盖的方向凸起后形成一平台,水银球则位于该平台上
。7.
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捷逵
申请(专利权)人:李捷逵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