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叶时堃专利>正文

FFC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802880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22 02:34
本发明专利技术所提供一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FFC高频传输线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是涉及高频传输线领域,特别是指一种
FFC(
柔性扁平电缆
)
高频传输线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柔性扁平电缆
(Flexible Flat Cable

FFC)
为一种讯号传输用组件,该柔性扁平电缆是与电连接器搭配使用,以将讯号由一端传递至另外一端,达到讯号传递之目的

[0003]如图
1A、1B
所示,目前的柔性扁平电缆
10
是一种层状结构,并包含由多根相互平行金属导线
111
所组成的导体层
11、
由热熔胶水固化而成并包覆该导体层
11
的内绝缘层
12、
包覆该内绝缘层
12
的耐热绝缘膜层
13、
包覆该耐热绝缘膜层
13
的金属屏蔽层
14、
及包覆该金属屏蔽层
14
的外绝缘层
15。
然而,该柔性扁平电缆
10
的制程中包含了分条流程及导通测试流程,其中分条流程是指按照需求将扁平电缆分为固定
pin
数,同时将固化成型后的扁平电缆按相应宽度平均分割成条状并收取成卷;导通绝缘测试流程是指将收取的整卷半成品首尾作
100
%电气性能
(
短路

断路

绝缘
)
测试,以便将导电及绝缘没问题的线材进行包装,然而,目前柔性扁平电缆是将该金属屏蔽层
14
与内绝缘层
12、
耐热绝缘膜层
13
及外绝缘层
15
为等宽的结构设计,因此,柔性扁平电缆
10
进行裁切后
(
如图
1B
所示
)
,该金属屏蔽层
14
会裸露,进而无法通过后续的绝缘测试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
FFC
高频传输线结构,其主要使
FFC
高频传输线裁切后,内部的金属屏蔽层不会裸露,由此通过后续的绝缘测试

[000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
FFC
高频传输线结构,包含:多个导体层,各该导体层金属导线导体层是由多根金属导线组成,且每两相邻的导体层之间界定出间隔空间;多个内绝缘层,各该内绝缘层对应包覆各该导体层,并各具有第一内绝缘表面及反向于该第一内绝缘表面的第二内绝缘表面;多个第一绝缘膜层,各该第一绝缘膜层对应设置在各该内绝缘层的第一内绝缘表面;多个第二绝缘膜层,各该第二绝缘膜层对应设置在各该内绝缘层的第二内绝缘表面;多个第一金属屏蔽层,各该第一金属屏蔽层对应设置在各该第一绝缘膜层的表面,并使每两相邻该第一金属屏蔽层之间具有该间隔空间;多个第二金属屏蔽层,各该第二金属屏蔽层对应设置在各该第二绝缘膜层的表面,并使每两相邻该第二金属屏蔽层之间具有该间隔空间;屏蔽绝缘层,具有多个对应包覆各该第一金属屏蔽层与各该第二金属屏蔽层的屏蔽绝缘包覆部

及多个连接两该屏蔽绝缘部之间且位于该间隔空间的屏蔽绝缘连接部;以及外绝缘层,具有多个外绝缘包覆部及多个外绝缘连接部,各该外绝缘包覆部对应包覆各该屏蔽绝缘包覆部,各该外绝缘连接部连接两该外绝缘包覆部之间且对应包覆各该屏蔽绝缘连接部并位于该间隔空间

[0006]本专利技术功效在于:由于本专利技术主要使每两相邻该第一金属屏蔽层之间以及每两相邻该第二金属屏蔽层之间皆设有该间隔空间,同时该第一金属屏蔽层及第二金属屏蔽层分
别被该屏蔽绝缘层的屏蔽绝缘包覆部

及外绝缘层的外绝缘包覆部所包覆,又最外层的外绝缘层在该间隔空间处设有外绝缘连接部,因此,可将该外绝缘连接部做为切割线,使得
FFC
高频传输线裁切后,内部的金属屏蔽层不会裸露,由此通过后续的绝缘测试

[0007]较佳地,其中各该第一绝缘膜层

各该第二绝缘膜层

该屏蔽绝缘层及该外绝缘层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
(PET)、
聚酰亚胺
(PI)、
聚丙烯
(PP)
或者聚四氟乙烯
(PTFE)
其中之一

[0008]较佳地,其中各该第一金属屏蔽层及各该第二金属屏蔽层为铝
(Al)
或铜
(Cu)。
[0009]较佳地,其中该外绝缘层的每两相邻外绝缘包覆部及连接两相邻外绝缘包覆部之间的外绝缘连接部界定出切割凹槽

[0010]另外,同样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另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
FFC
高频传输线结构,包含:多个导体层,各该导体层是由多个根金属导线组成,且每两相邻的导体层之间界定出间隔空间;内绝缘层,包覆各该导体层,并具有第一内绝缘表面及反向于该第一内绝缘表面的第二内绝缘表面;第一绝缘膜层,设置在该内绝缘层的第一内绝缘表面;第二绝缘膜层,设置在该内绝缘层的第二内绝缘表面;多个第一金属屏蔽层,各该第一金属屏蔽层设置在该第一绝缘膜层的表面且对应遮蔽各该导体层,并使每两相邻该第一金属屏蔽层之间具有该间隔空间;多个第二金属屏蔽层,各该第二金属屏蔽层设置在该第二绝缘膜层的表面且对应遮蔽各该导体层,并使每两相邻该第二金属屏蔽层之间具有该间隔空间;多个第一屏蔽绝缘层,各该第一屏蔽绝缘层对应设置在各该第一金属屏蔽层的表面,并使每两相邻该第一屏蔽绝缘层之间具有该间隔空间;多个第二屏蔽绝缘层,各该第二屏蔽绝缘层对应设置在各该第二金属屏蔽层的表面,并使每两相邻该第二屏蔽绝缘层之间具有该间隔空间;第一外绝缘层,具有多个第一外绝缘包覆部及多个第一外绝缘连接部,各该第一外绝缘包覆部对应包覆各该第一金属屏蔽层及各该第一屏蔽绝缘层,各该第一外绝缘连接部连接两该第一外绝缘包覆部之间且设在该第一绝缘模层表面并位于该间隔空间;以及一第二外绝缘层,具有多个第二外绝缘包覆部及多个第二外绝缘连接部,各该第二外绝缘包覆部对应包覆各该第二金属屏蔽层及各该第二屏蔽绝缘层,各该第二外绝缘连接部连接两该第二外绝缘包覆部之间且设在该第二绝缘模层表面并位于该间隔空间

[0011]本专利技术功效在于:由于本专利技术主要使每两相邻该第一金属屏蔽层之间以及每两相邻该第二金属屏蔽层之间皆设有该间隔空间,同时该第一金属屏蔽层被该第一外绝缘层的第一外绝缘包覆部所包覆

及该第二金属屏蔽层被该第二外绝缘层的第二外绝缘包覆部所包覆,又最外层的第一外绝缘层及第二外绝缘层在该间隔空间处设有第一外绝缘连接部及第二外绝缘连接部,因此,可将该第一外绝缘连接部或第二外绝缘连接部做为切割线,使得
FFC
高频传输线裁切后,内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
FFC
高频传输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含:多个导体层,各该导体层是由多根金属导线组成,且每两相邻的导体层之间界定出间隔空间;多个内绝缘层,各该内绝缘层对应包覆各该导体层,并各具有第一内绝缘表面及反向于该第一内绝缘表面的第二内绝缘表面;多个第一绝缘膜层,各该第一绝缘膜层对应设置在各该内绝缘层的第一内绝缘表面;多个第二绝缘膜层,各该第二绝缘膜层对应设置在各该内绝缘层的第二内绝缘表面;多个第一金属屏蔽层,各该第一金属屏蔽层对应设置在各该第一绝缘膜层的表面,并使每两相邻该第一金属屏蔽层之间具有该间隔空间;多个第二金属屏蔽层,各该第二金属屏蔽层对应设置在各该第二绝缘膜层的表面,并使每两相邻该第二金属屏蔽层之间具有该间隔空间;屏蔽绝缘层,具有多个对应包覆各该第一金属屏蔽层与各该第二金属屏蔽层的屏蔽绝缘包覆部

及多个连接两个该屏蔽绝缘部之间且位于该间隔空间的屏蔽绝缘连接部;以及外绝缘层,具有多个外绝缘包覆部及多个外绝缘连接部,各该外绝缘包覆部对应包覆各该屏蔽绝缘包覆部,各该外绝缘连接部连接两个该外绝缘包覆部之间且对应包覆各该屏蔽绝缘连接部并位于该间隔空间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之
FFC
高频传输线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各该第一绝缘膜层

各该第二绝缘膜层

该屏蔽绝缘层及该外绝缘层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
(PET)、
聚酰亚胺
(PI)、
聚丙烯
(PP)
或者聚四氟乙烯
(PTFE)
其中之一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之
FFC
高频传输线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各该第一金属屏蔽层及各该第二金属屏蔽层为铝
(Al)
或铜
(Cu)。4.
如权利要求1所述之
FFC
高频传输线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外绝缘层的每两相邻外绝缘包覆部及连接两相邻外绝缘包覆部之间的外绝缘连接部界定出一切割凹槽
。5.
一种
FFC
高频传输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含:多个导体层,各该导体层是由多根金属导线组成,且每两相邻的导体层之间界定出间隔空间;内绝缘层,包覆各该导体层,并具有第一内绝缘表面及反向于该第一内绝缘表面的第二内绝缘表面;第一绝缘膜层,设置在该内绝缘层的第一内绝缘表面;第二绝缘膜层,设置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时堃
申请(专利权)人:叶时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