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叶时堃专利>正文

排线改良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884258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2 12: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关于一种排线改良结构,包含一排线,此排线依序层叠有一导体层、一发泡体层、一金属层及一绝缘层,其中的导体层包含彼此间隔的复数条讯号线,且发泡体层为聚乙烯层;据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排线改良结构能够使排线在厚度变薄的情况下仍旧可以维持高速的传输效率优势。输效率优势。输效率优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排线改良结构


[0001]本新型为讯号传输的
,尤指一种借由改变排线的发泡体层的材质来使排线在厚度变薄的情况下仍旧可以维持高速的传输效率的排线改良结构。

技术介绍

[0002]一般排线改良结构包含一排线(例如用于计算机的PCIE规格总线、 SATA规格汇流排等讯号传输线)以及分别设置于排线两端的连接器,连接器与排线电性接合并连接至外部设备的对应的连接器(例如公、母对应的连接器),讯号则经由排线内的讯号线并透过连接器而于外部设备之间传输。
[0003]请同时参照图1及图2,其中图1为习知排线的平面图,图2为取自图1A

A截面的剖视图。如图1及图2所示,习知的排线9层叠有导体层91、发泡体层92、金属层93、绝缘层94等,且导体层91设有复数条讯号线911及复数条接地线912。于习知作法上,二条讯号线911 会配合一条接地线912,以此重复设置成具有规格宽度的排线9,例如具有四十八条线路或七十二条线路的规格宽度的排线9。
[0004]如上所述,习知排线9的导体层91因具有接地线912,故在排线9 具有规格宽度的条件限制下,讯号线911的宽度会因此受到限制,进而降低传输速率。因此,排线9的结构必须进行妥善设计,而其在设计上一般必须考虑到所谓的集肤效应与特性阻抗。
[0005]上述的集肤效应亦称为趋肤效应,其指导体(例如讯号线911)中有交流电或者交变电磁场时,导体内部的电流分布不均匀的一种现象,随着与导体表面的距离逐渐增加,导体内的电流密度呈指数衰减,亦即导体内的电流会集中在导体的表面,当从与电流方向垂直的横截面来看时,导体的中心部分几乎没有电流流过,只在导体边缘的部分会有电流,简单而言,就是电流集中在导体的皮肤部分。由于集肤效应使得交变电流只通过导体的表面,因此电流只在导体的表面产生热效应,故例如在钢铁工业中,可利用集肤效应来为钢材进行表面淬火,使钢材表面的硬度增大。减缓集肤效应的方法可例如采用所谓的利兹线,亦即将多条金属导线相互缠绕,以使电磁场能够比较均匀地分布;或者可将实心导线换成空心导线管,中间补上绝缘材料。
[0006]另外,上述的特性阻抗指高频讯号或电磁波在导体中传播时所遇到的阻力,以欧姆为单位。导体中的阻抗值的起伏差异必须加以控制,以使讯号可以正确的速度传输,而对于不同型态的导体所形成的传输线(例如同轴传输线、线条式传输线、微条传输线、共面传输线等),会有不同的阻抗计算公式。可以配合变更不同的设计条件来达成阻抗控制,例如改变传输线中发泡体层的使用材质、厚度及介电常数等。
[0007]然而,习知的排线9因为使用材质的影响,在为了迁就传输效率的情况下,例如为了控制阻抗,排线9会具有较厚的厚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8]为解决上述习知排线因为使用材质所造成为了迁就传输速率而使厚度增厚的问
题,本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排线改良结构以改变排线的发泡体层的材质来使排线在厚度变薄的情况下仍旧可以维持高速的传输效率。
[0009]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如下所述。
[0010]本技术所提出的排线改良结构包含一排线,该排线依序层叠有一导体层、一发泡体层、一金属层及一绝缘层,该导体层包含彼此间隔的复数条讯号线,且该发泡体层的材质为聚乙烯(PE,Polyethylene)。
[0011]可选择地,于一非限制性的实施示例中,该排线更包含一皮膜层,其层叠于该导体层与该发泡体层之间。
[0012]可选择地,于一非限制性的实施示例中该皮膜层的材质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
[0013]可选择地,于一非限制性的实施示例中,进一步地,该排线由该导体层往上下两侧依序层叠有该皮膜层、该发泡体层、该金属层及该绝缘层。
[0014]可选择地,于一非限制性的实施示例中,该导体层与该皮膜层之间、该皮膜层与该发泡体层之间、该发泡体层与该金属层之间,以及该金属层与该绝缘层之间分别使用一胶层来接合。
[0015]可选择地,于一非限制性的实施示例中,该导体层更包含彼此间隔的复数条接地线。
[0016]可选择地,于一非限制性的实施示例中,该复数条讯号线呈单排排列。
[0017]可选择地,于一非限制性的实施示例中,该复数条讯号线呈双排排列。
[0018]可选择地,于一非限制性的实施示例中,该排线为一柔性扁平排线 (FFC,Flexible Flat Cable)。
[0019]本技术所产生的技术效果如下所述。
[0020]本新型所提出的排线改良结构在结构设计上是将排线的发泡体层为聚乙烯层,由于聚乙烯的介电常数小,依照阻抗公式计算,所得到的阻抗值会变大,相对的排线的厚度就可变薄。换言的,排线在厚度变薄的情况下仍旧可以维持高速的传输效率。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习知排线的平面图。
[0022]图2为取自图1A

A截面的剖视图。
[0023]图3为本新型第一较佳具体实施例的立体图。
[0024]图4为本新型第一较佳具体实施例的剖视图。
[0025]图5为本新型第二较佳具体实施例的剖视图。
[0026]图6为本新型第三较佳具体实施例的剖视图。
[0027]图7为本新型第四较佳具体实施例的剖视图。
[0028]图号说明:
[0029]1:排线改良结构
[0030]2:排线
[0031]21:导体层
[0032]211:讯号线
[0033]212:接地线
[0034]22:金属层
[0035]23:绝缘层
[0036]24:发泡体层
[0037]25:胶层
[0038]26:皮膜层
[0039]3:连接器
[0040]5:电路板
[0041]51:讯号传导线
[0042]52:接地传导线
[0043]7:讯号传输装置
[0044]9:排线
[0045]91:导体层
[0046]911:讯号线
[0047]912:接地线
[0048]92:发泡体层
[0049]93:金属层
[0050]94:绝缘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51]请参照图3,其为本新型第一较佳具体实施例的立体图。于图3中显示有一讯号传输装置7,其包含一排线改良结构1,且此排线改良结构 1包含一排线2,于本实施例中,排线2为一柔性扁平排线(FFC),当然并不以此为限,排线2例如亦可为柔性印刷电路(FPC,Flexible PrintedCircuitry)。
[0052]此外,讯号传输装置7尚包含一连接器3以及一电路板5,其中,电路板5包含彼此间隔排列的复数条讯号传导线51与复数条接地传导线 52,电路板5并与排线2电性连接,而连接器3接合于排线2与电路板 5的连接处,并藉此与其它电气设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排线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含:一排线(2),依序层叠有一导体层(21)、一发泡体层(24)、一金属层(22)及一绝缘层(23),该导体层(21)包含彼此间隔的复数条讯号线(211),且该发泡体层(24)为聚乙烯层。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线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排线(2)更包含一皮膜层(26),其层叠于该导体层(21)与该发泡体层(24)之间。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排线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皮膜层(26)的材质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排线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排线(2)由该导体层(21)往上下两侧依序层叠有该皮膜层(26)、该发泡体层(24)、该金属层(22)及该绝缘层(23)。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时堃
申请(专利权)人:叶时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