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混合肋的双向叠合板预制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801546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22 02: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混合肋的双向叠合板预制构件,包括预制底板和设置在预制底板的上侧的混合肋,混合肋包括若干混凝土肋块和若干贯通筋,混凝土肋块沿预制底板的长度和宽度方向矩阵排布在预制底板的上侧,贯通筋分为第一贯通筋和第二贯通筋,混凝土肋块支撑第一贯通筋和第二贯通筋,施工时,在预制底板的上侧浇筑混凝土,混凝土的上侧和混凝土肋块的上侧齐平,或,混凝土的上侧高出混凝土肋块的上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混合肋的双向叠合板预制构件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装配式结构
,尤其涉及一种带混合肋的双向叠合板预制构件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叠合板预制构件可参考申请号为
CN2021106483655
的专利,现有的叠合板预制构件包括底板和上层钢筋桁架,上层钢筋桁架和底板之间设置有由钢材制成的腹杆,腹杆用于支撑上层钢筋桁架,方便施工阶段在底板上侧浇筑混凝土

[0003]现有的叠合板预制构件中,腹杆只是用于施工阶段,当在底板的上侧浇筑混凝土后,腹杆滞留在混凝土中,在叠合板预制构件的使用阶段,腹杆基本不参与受力,即,无法帮助叠合板预制构件抗弯,导致了钢材的浪费

另外,现有的叠合板预制构件中,受钢筋桁架单向布置的原因,施工阶段均为单向受力,同一区格需采用若干预制构件进行拼接,无法实现大板整体预制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现有的叠合板预制构件中,需要利用腹杆支撑上层钢筋桁架而导致钢材浪费,以及底板宽度较小的缺点,提出一种带混合肋的双向叠合板预制构件,采用混凝土肋块对第一贯通筋和第二贯通筋进行支撑,浇筑混凝土后,混凝土肋块和后浇的混凝土一起参与受力,达到节省钢材的目的,另外,混凝土肋上双向设置的贯通筋,可实现整区格大板整体预制,避免传统叠合板构件的拼缝,提高施工效率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带混合肋的双向叠合板预制构件,包括预制底板和设置在预制底板的上侧的混合肋,混合肋包括若干混凝土肋块和若干贯通筋,混凝土肋块沿预制底板的长度和宽度方向矩阵排布在预制底板的上侧,贯通筋分为第一贯通筋和第二贯通筋,第一贯通筋沿预制底板的长度方向依次穿过混凝土肋块,第二贯通筋沿预制底板的宽度方向依次穿过混凝土肋块,混凝土肋块支撑第一贯通筋和第二贯通筋,施工时,在预制底板的上侧浇筑混凝土,混凝土的上侧和混凝土肋块的上侧齐平,或,混凝土的上侧高出混凝土肋块的上侧

[0006]通过上述设置,第一,在施工阶段,混凝土肋块支撑贯通筋,方便在预制底板上浇筑混凝土,减少钢材的使用和浪费;第二,混凝土和混凝土肋块固结在一起后,在叠合板预制构件的使用阶段中,混凝土肋块参与受力,帮助叠合板预制构件抗弯;第三,本申请由预制底板

混凝土肋块和贯通筋构成,结构简单,方便制作;第四,在预制底板的长度和宽度方向均设置了贯通筋,可实现大跨度免支撑或少支撑施工,从而节省措施费,另外,第一贯通筋和第二贯通筋在两个方向上对预制底板进行支撑,方便增加预制底板的宽度,从而提高施工效率

[0007]作为一种实现方式,每个混凝土肋块穿过两根第一贯通筋和两根第二贯通筋

[0008]通过上述设置,使贯通筋的密度较大,增加叠合板预制构件施工和使用阶段时的
稳定性和力学性能

[0009]作为一种实现方式,第一贯通筋和第二贯通筋的直径均大于等于
10mm。
[0010]通过上述设置,使贯通筋的直径较大,增加叠合板预制构件施工和使用阶段时的稳定性和力学性能

具体的,贯通筋的直径可根据实际的工程需求增大或减小

[0011]作为一种实现方式,混凝土肋块的上侧面呈方形,且边长为
100

200mm。
[0012]通过上述设置,使后浇的混凝土和混凝土肋块之间有较大的接触面积,提高结合性能

[0013]作为一种实现方式,混凝土肋块在预制底板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的间距相等,混凝土肋块的间距为
300

600mm。
[0014]通过上述设置,使后浇的混凝土和混凝土肋块之间有较大的接触面积,提高结合性能

[0015]作为一种实现方式,预制底板的厚度大于等于
50mm。
[0016]通过上述设置,使预制底板具有较好的承载力,在浇筑混凝土的时候,预制底板能较好支撑混凝土

[0017]作为一种实现方式,预制底板内设置有预应力钢丝,预制底板的厚度大于等于
40mm。
[0018]通过上述设置,当预制底板内设置有预应力钢丝时,预制底板承载力提升,可适当缩小预制底板的厚度

[0019]作为一种实现方式,施工时,在墙上或梁上安装支承部,然后将预制底板的边缘搁置在支承部上,当有多个叠合板预制构件需要相邻施工时,相邻的预制底板之间形成缝隙,在相邻的预制底板之间设置若干上连接筋和若干下连接筋,下连接筋的延伸方向和缝隙的延伸方向垂直,上连接筋和下连接筋平行,上连接筋和下连接筋均沿缝隙的延伸方向依次排布设置,下连接筋的两端分别搭接在对应的预制底板的上侧,上连接筋的两端分别搭接在对应的贯通筋上,然后再在预制底板的上侧浇筑混凝土,相邻的叠合板预制构件通过混凝土

上连接筋和下连接筋连接

[0020]通过上述设置,在施工相邻的叠合板预制构件时,通过上连接筋和下连接筋使得相邻的叠合板预制构件连接更加牢靠

[0021]作为一种实现方式,上连接筋和下连接筋的直径大于等于
8mm。
[0022]通过上述设置,进一步提高了相邻叠合板预制构件之间连接的可靠性

具体的直径可根据实际的工程需求增大或减小

[0023]作为一种实现方式,上连接筋之间的距离小于等于
300mm
,下连接筋之间的距离小于等于
300mm。
[0024]通过上述设置,使上连接筋和下连接筋的密度较大,进一步提高了相邻叠合板预制构件之间连接的可靠性

具体的间距可根据实际的工程需求增大或减小

附图说明
[0025]图1为实施例的叠合板预制构件的示意图

[0026]图2为图1的
A
处放大图

[0027]图3为实施例的叠合板预制构件施工时的俯视图

[0028]图4为相邻的叠合板预制构件施工时的示意图

[0029]图5为相邻的叠合板预制构件浇筑混凝土后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0031]参见图1至图5,一种带混合肋的双向叠合板预制构件,包括预制底板1和设置在预制底板1的上侧的混合肋,混合肋包括若干混凝土肋块2和若干贯通筋3,混凝土肋块2沿预制底板1的长度和宽度方向矩阵排布在预制底板1的上侧,贯通筋3分为第一贯通筋和第二贯通筋,第一贯通筋沿预制底板1的长度方向依次穿过混凝土肋块2,第二贯通筋沿预制底板1的宽度方向依次穿过混凝土肋块2,混凝土肋块2支撑第一贯通筋和第二贯通筋,预制底板1中设置了若干分布筋4,预制底板中的分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带混合肋的双向叠合板预制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预制底板和设置在所述预制底板的上侧的混合肋,所述混合肋包括若干混凝土肋块和若干贯通筋,所述混凝土肋块沿预制底板的长度和宽度方向矩阵排布在所述预制底板的上侧,所述贯通筋分为第一贯通筋和第二贯通筋,所述第一贯通筋沿所述预制底板的长度方向依次穿过所述混凝土肋块,所述第二贯通筋沿所述预制底板的宽度方向依次穿过所述混凝土肋块,所述混凝土肋块支撑所述第一贯通筋和所述第二贯通筋,预制底板中设置了若干分布筋,预制底板中的分布筋分为第一分布筋和第二分布筋,第一分布筋沿预制底板的长度方向预埋在预制底板中,第二分布筋沿预制底板的宽度方向预埋在预制底板,施工时,在所述预制底板的上侧浇筑混凝土,所述混凝土的上侧和所述混凝土肋块的上侧齐平,或,所述混凝土的上侧高出所述混凝土肋块的上侧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混合肋的双向叠合板预制构件,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混凝土肋块穿过两根所述第一贯通筋和两根所述第二贯通筋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混合肋的双向叠合板预制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贯通筋和所述第二贯通筋的直径均大于等于
10mm。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混合肋的双向叠合板预制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肋块的上侧面呈方形,且边长为
100

200mm。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带混合肋的双向叠合板预制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肋块在所述预制底板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的间距相等,所述混凝土肋块的间距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剑周勋甜王朴炎吴广彬刘刚舒恺闫紫娟钟维军姚艳李然任雷孙科操瑞发何挺冯乔陈玄俊张洁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市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中建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宁波供电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