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锂离子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799186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22 02: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包括锂离子电池,所述锂离子电池的顶部外壁固定安装有电极片定位外壳,所述电极片定位外壳的后侧内壁固定黏合有固定粘合剂,所述固定粘合剂的前侧外壁固定黏合有电极片二,所述电极片二的前侧外壁搭接有电极片一,所述电极片定位外壳的两端后侧内壁活动安装有正反螺纹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安装电极片一时通过将电极片一插入电极片定位外壳内,并与电极片二搭接上,然后同时旋转旋钮利用绝缘层将电极片一与电极片二紧紧夹持固定在一起,电极片一损坏时,反向旋转旋钮,即可使压板反向移动,即可抽出电极片一进行更换,达到了方便对电极片一进行更换,提高电极片拆装效率的效果。果。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锂离子电池


[0001]本技术涉及电池
,具体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

技术介绍

[0002]锂离子电池是一种二次电池(充电电池),它主要依靠锂离子在正极和负极之间移动来工作,在充放电过程中,Li+在两个电极之间往返嵌入和脱嵌:充电时,Li+从正极脱嵌,经过电解质嵌入负极,负极处于富锂状态;放电时则相反,锂离子电池被广泛应用于智能手机、手表、手环、音响、电子烟等。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以下问题:
[0003]因为现有的锂离子电池进行供电时,采用正负电极片进行供电,但电极片的固定方式则是利用锂离子电池的外壳进行固定安装,并与内部的正电极层以及负电极层进行接通,导致出现当正负电极片出现损坏时只能通过将整体锂离子电池进行拆卸并更换,造成更换速度慢,拆装不便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6]一种锂离子电池,包括锂离子电池,所述锂离子电池的顶部外壁固定安装有电极片定位外壳,所述电极片定位外壳的后侧内壁固定黏合有固定粘合剂,所述固定粘合剂的前侧外壁固定黏合有电极片二,所述电极片二的前侧外壁搭接有电极片一,所述电极片定位外壳的两端后侧内壁活动安装有正反螺纹杆,所述正反螺纹杆的左侧顶端外壁固定安装有旋钮,所述旋钮位于电极片定位外壳的前侧外壁,所述正反螺纹杆的两侧相反螺纹外壁上均活动安装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的外壁固定安装有压板,所述压板的前侧外壁固定安装有绝缘层,所述绝缘层的外壁与电极片一的外壁搭接。
[0007]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电极片定位外壳的两侧内壁之间固定安装有限位滑杆。
[0008]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限位滑杆的外壁与移动板的孔洞内壁滑动连接。
[0009]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该方案中的限位滑杆、移动板之间的相互配合,使移动板在进行移动时,利用限位滑杆进行限位,从而使移动板移动更加稳定。
[0010]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锂离子电池的内腔设置有锂离子内芯,所述锂离子内芯的包括有正极层,所述正极层的外壁固定缠绕有负极层。
[0011]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锂离子内芯的外壁固定安装有铝合金层。
[0012]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铝合金层的外壁固定安装有铜片层。
[0013]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该方案中的铝合金层、铜片层之间的相互配合,使锂离子
内芯在使用时散发的高温,利用铝合金层进行导热,并通过铜片层进行快速散热。
[0014]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相对现有技术来说,取得的技术进步是:
[0015]1、本技术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采用电极片定位外壳、电极片一、旋钮、绝缘层、电极片二的配合,安装电极片一时通过将电极片一插入电极片定位外壳内,并与电极片二搭接上,然后同时旋转旋钮利用绝缘层将电极片一与电极片二紧紧夹持固定在一起,电极片一损坏时,反向旋转旋钮,即可使压板反向移动,即可抽出电极片一进行更换,解决了现有的锂离子电池进行供电时,采用正负电极片进行供电,但电极片的固定方式则是利用锂离子电池的外壳进行固定安装,并与内部的正电极层以及负电极层进行接通,导致出现当正负电极片出现损坏时只能通过将整体锂离子电池进行拆卸并更换,造成更换速度慢,拆装不便的问题,达到了方便对电极片一进行更换,提高电极片拆装效率的效果。
[0016]2、本技术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采用铝合金层、铜片层的配合,当锂离子电池内的锂离子内芯散发热量时,通过紧贴锂离子内芯的铝合金层将热量进行传递,然后导出的热量再利用铜材质的铜片层进行快速散热,达到了使锂离子电池散热效果得到提升,防止锂离子电池工作时热量过热造成一定安全隐患,提高锂离子电池使用寿命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结构的整体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结构的电极片定位外壳俯视剖面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结构的电极片定位外壳侧视剖面示意图;
[0020]图4为本技术结构的锂离子电池剖面示意图。
[0021]图中:1、锂离子电池;11、正极层;12、负极层;13、铝合金层;14、铜片层;2、电极片定位外壳;21、电极片一;22、旋钮;221、正反螺纹杆;222、移动板;223、压板;224、绝缘层;23、电极片二;231、固定粘合剂;24、限位滑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3]实施例1
[0024]如图1

4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锂离子电池,包括锂离子电池1,锂离子电池1的顶部外壁固定安装有电极片定位外壳2,电极片定位外壳2的后侧内壁固定黏合有固定粘合剂231,固定粘合剂231的前侧外壁固定黏合有电极片二23,电极片二23的前侧外壁搭接有电极片一21,电极片定位外壳2的两端后侧内壁活动安装有正反螺纹杆221,正反螺纹杆221的左侧顶端外壁固定安装有旋钮22,旋钮22位于电极片定位外壳2的前侧外壁,正反螺纹杆221的两侧相反螺纹外壁上均活动安装有移动板222,移动板222的外壁固定安装有压板223,压板223的前侧外壁固定安装有绝缘层224,绝缘层224的外壁与电极片一21的外壁搭接。
[0025]在本实施例中,安装电极片一21时通过将电极片一21插入电极片定位外壳2内,并与电极片二23搭接上,然后同时旋转旋钮22带动正反螺纹杆221旋转,从而使移动板222带动压板223向内侧移动,利用绝缘层224将电极片一21与电极片二23紧紧夹持固定在一起,即可进行通电,电极片一21损坏时,反向旋转旋钮22,即可使正反螺纹杆221反向旋转,从而
使压板223带动绝缘层224反向移动,即可抽出电极片一21进行更换,绝缘层224采用橡胶材质制成,在电极片一21与电极片二23进行通电时防止漏电。
[0026]实施例2
[0027]如图1

4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优选的,电极片定位外壳2的两侧内壁之间固定安装有限位滑杆24,限位滑杆24的外壁与移动板222的孔洞内壁滑动连接。
[0028]在本实施例中,当移动板222进行移动时,利用在限位滑杆24上的滑动进行限位,从而使移动板222带动压板223的移动更加稳定。
[0029]实施例3
[0030]如图1

4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优选的,锂离子电池1的内腔设置有锂离子内芯11,锂离子内芯11的包括有正极层111,正极层111的外壁固定缠绕有负极层112,锂离子内芯11的外壁固定安装有铝合金层12,铝合金层12的外壁固定安装有铜片层13。
[0031]在本实施例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锂离子电池,包括锂离子电池(1),其特征在于:所述锂离子电池(1)的顶部外壁固定安装有电极片定位外壳(2),所述电极片定位外壳(2)的后侧内壁固定黏合有固定粘合剂(231),所述固定粘合剂(231)的前侧外壁固定黏合有电极片二(23),所述电极片二(23)的前侧外壁搭接有电极片一(21),所述电极片定位外壳(2)的两端后侧内壁活动安装有正反螺纹杆(221),所述正反螺纹杆(221)的左侧顶端外壁固定安装有旋钮(22),所述旋钮(22)位于电极片定位外壳(2)的前侧外壁,所述正反螺纹杆(221)的两侧相反螺纹外壁上均活动安装有移动板(222),所述移动板(222)的外壁固定安装有压板(223),所述压板(223)的前侧外壁固定安装有绝缘层(224),所述绝缘层(224)的外壁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海明夏彬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汇聚鑫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