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锂离子电池的配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859255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7 10: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的配料装置,涉及电池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包括配料罐,所述配料罐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撒料机构、进料机构,所述配料罐的内部设置有搅拌机构,所述配料罐的底部开设有出料口。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进料机构便于将锂电池原料加入撒料机构内,撒料机构设置有三组,可同时将多组原料准备待加入搅拌罐内,同时粉末状的原料首先加入至撒料机构内,避免扬尘现象发生,节省原料,通过撒料机构将原料初步粉碎均匀喷洒在配料罐内,后续只需快速搅拌即可实现原料的充分混合,锂电池原料混合速率较快,通过搅拌机构使得配料罐内壁上不会附着有原料,出料更彻底,减去清洗罐体环节,便于维护配料罐,进而缩短整个锂电池生产流程时间。间。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锂离子电池的配料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池生产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的配料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锂离子电池主要由正极、负极、电解液和隔膜等部分组成。锂离子电池的正极和负极分别由锂化合物和石墨或其他化合物制成,电解液通常由有机溶液和锂盐混合而成,用于离子传递和催化反应,隔膜则用于隔离正负极,同时又能使离子通透。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高、充电效率高、寿命长以及稳定性好等,广泛应用于移动电源、笔记本电脑、电动车等领域。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以下问题:
[0003]锂离子电池的主要正负极活性材料:正极材料一般采用锂钴酸锂、锂镍钴锰氧化物等材料;负极材料一般采用石墨、硅等材料,在锂离子电池传统的配料工艺一般采用工人选用电子秤称量各原料重量,再按照工艺要求依次加入搅拌罐内进行充分搅拌处理,在倾倒原料时,粉尘状的原料会大量飘散,造成部分原料缺失,进而导致锂电池配料不均,影响最终电池性能、质量。
[0004]同时粉尘状的原料在加入混合罐后为局部堆积在一起,在若要与其他原料充分混合,需要较长的时间均匀搅拌,导致锂电池原料混合速率较慢。
[0005]且出料时,一般搅拌机构采用搅拌杆进行混合搅拌,部分原料会附着在搅拌罐体内壁上,导致出料不完全,造成原料浪费、增加清洗罐体环节,进而延长锂电池生产流程时间。
[0006]为此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的配料装置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8]一种锂离子电池的配料装置,包括配料罐,所述配料罐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撒料机构、进料机构,所述配料罐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支腿,所述配料罐的内部设置有搅拌机构,所述配料罐的底部开设有出料口,所述进料机构包括有电动推杆;所述撒料机构包括有撒料罐体;所述搅拌机构包括有第二电机。
[0009]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撒料机构的顶部与进料机构的一侧卡合连接,所述撒料机构插接在配料罐的顶部,通过进料机构驱动上升与下降。
[0010]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电动推杆的顶部搭接有连接盖板,所述连接盖板的一侧底部固定安装有限位连接卡环,所述连接盖板的一侧螺纹插接有插接螺杆。
[0011]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插接螺杆螺纹贯穿连接盖板的一侧后螺纹插接在电动推杆的顶部内,将连接盖板固定在电动推杆上。
[0012]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连接盖板的一侧底部通过固定安装的限位连接卡环与撒料机构的顶部卡接连接。
[0013]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撒料罐体上开设有撒料孔,所述撒料罐体的底部内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顶部驱动安装有搅拌叶片。
[0014]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撒料罐体用于将待搅拌的锂离子电池原料放入其中,通过搅拌叶片将原料通过撒料孔洒出至配料罐内,所述撒料罐体的顶部与进料机构的顶部一侧卡合连接。
[0015]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二电机的顶部驱动安装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搅拌连杆,所述传动轴通过搅拌连杆固定安装有螺旋刮片。
[0016]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螺旋刮片的外表面与配料罐的内部接触连接。
[0017]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相对现有技术来说,取得的技术进步是:
[0018]1、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的配料装置,通过进料机构的电动推杆、连接盖板、插接螺杆、限位连接卡环的共同作用下,撒料机构的顶部与进料机构的一侧卡合连接,撒料机构插接在配料罐的顶部,电动推杆的顶部搭接有连接盖板,连接盖板的一侧底部固定安装有限位连接卡环,连接盖板的一侧螺纹插接有插接螺杆,插接螺杆螺纹贯穿连接盖板的一侧后螺纹插接在电动推杆的顶部内,将连接盖板固定在电动推杆上,电动推杆可带动连接盖板上升与下降,从而带动进料机构上升与下降,拧动插接螺杆,可将连接盖板从撒料机构与进料机构的顶部拆下,便于将锂电池原料加入撒料机构内,撒料机构设置有三组,可同时将多组原料准备待加入搅拌罐内,同时粉末状的原料首先加入至撒料机构内,避免扬尘现象发生,节省原料。
[0019]2、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的配料装置,通过撒料机构的撒料罐体、搅拌叶片、第一电机、撒料孔的共同作用下,撒料罐体上开设有撒料孔,撒料罐体的底部内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的顶部驱动安装有搅拌叶片,撒料罐体用于将待搅拌的锂离子电池原料放入其中,通过搅拌叶片将原料通过撒料孔洒出至配料罐内,撒料罐体的顶部与进料机构的顶部一侧卡合连接,拧动插接螺杆,可将连接盖板从撒料机构与进料机构的顶部拆下,从而将锂电池原料加入撒料机构内,此时通过连接盖板的一侧卡合在撒料罐体的顶部,连接盖板另一侧通过插接螺杆与电动推杆连接,通过电动推杆带动撒料罐体下降至配料罐的顶部内,此时通过第一电机驱动搅拌叶片转动,从而将原料初步粉碎,也可将粉末状原料高速搅动,使得原料经由撒料孔均匀喷洒在配料罐内,通过撒料机构配合进料机构,在将原料加入配料罐的过程中,不会发生原料大量飘散现象,节省原料,同时原料初步加入配料罐内后即为均匀混合状态,后续只需快速搅拌即可实现原料的充分混合,锂电池原料混合速率较快。
[0020]3、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的配料装置,通过搅拌机构的第二电机、传动轴、搅拌连杆、螺旋刮片的共同作用下,第二电机的顶部驱动安装有传动轴,传动轴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搅拌连杆,传动轴通过搅拌连杆固定安装有螺旋刮片,螺旋刮片的外表面与配料罐的内部接触连接,搅拌连杆、螺旋刮片可充分对原料进行混合,而螺旋刮片的外表面与配料罐的内部接触连接使得配料罐内壁上不会附着有原料,使得出料更彻底,不会造成原料浪费,减去清洗罐体环节,便于维护配料罐,进而缩短整个锂电池生产流程时间。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锂离子电池的配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锂离子电池的配料装置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3]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进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进料机构的剖面图;
[0025]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撒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搅拌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中:1、配料罐;2、支腿;3、撒料机构;4、进料机构;5、搅拌机构;6、出料口;41、限位连接卡环;42、连接盖板;43、插接螺杆;44、电动推杆;31、撒料罐体;32、撒料孔;33、搅拌叶片;34、第一电机;51、传动轴;52、搅拌连杆;53、螺旋刮片;54、第二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9]实施例1
[0030]如图1

6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锂离子电池的配料装置,包括配料罐1,配料罐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撒料机构3、进料机构4,配料罐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支腿2,配料罐1的内部设置有搅拌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锂离子电池的配料装置,包括配料罐(1),其特征在于:所述配料罐(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撒料机构(3)、进料机构(4),所述配料罐(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支腿(2),所述配料罐(1)的内部设置有搅拌机构(5),所述配料罐(1)的底部开设有出料口(6),所述进料机构(4)包括有电动推杆(44);所述撒料机构(3)包括有撒料罐体(31);所述搅拌机构(5)包括有第二电机(5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离子电池的配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撒料机构(3)的顶部与进料机构(4)的一侧卡合连接,所述撒料机构(3)插接在配料罐(1)的顶部,通过进料机构(4)驱动上升与下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离子电池的配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推杆(44)的顶部搭接有连接盖板(42),所述连接盖板(42)的一侧底部固定安装有限位连接卡环(41),所述连接盖板(42)的一侧螺纹插接有插接螺杆(43)。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锂离子电池的配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螺杆(43)螺纹贯穿连接盖板(42)的一侧后螺纹插接在电动推杆(44)的顶部内,将连接盖板(42)固定在电动推杆(4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海明夏彬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汇聚鑫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