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态硅橡胶着色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797783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22 02: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液态硅橡胶着色检测装置,包括第一模座和第二模座,所述第一模座上设有能注入液态硅橡胶的凹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液态硅橡胶着色检测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硅胶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液态硅橡胶着色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液态硅橡胶因其具有易于混合并快速热固化的特性,拥有出色的加工性能,所以被广泛运用于食品接触

汽车配件

电力电缆件等领域

[0003]为了制造不同颜色的产品,液态硅橡胶的制作中通常需要加入着色剂,并通过搅拌等方式将液态硅橡胶中的着色剂均匀分散

然而如果着色剂在液态硅橡胶中分散不均匀,往往会导致经模腔成型后的产品表面存在色痕缺陷,极大地影响了制品品质要求

目前一般会通过目视法直接观测着色后的液态硅橡胶,以检测着色剂在液体硅橡胶中的分散性

但这种检测方法主观性较强,而且着色剂添加到遮盖透过液态硅橡胶的光线时,则不易观测着色剂在液态硅橡胶中是否分散均匀,常常会形成误判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快速且方便的液态硅橡胶着色检测装置解决这一难题,通过提高检测准确率,从而提升添加着色剂的液态硅橡胶的出货品质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液态硅橡胶着色检测装置,包括第一模座和第二模座,所述第一模座上设有能注入液态硅橡胶的凹腔

以及与凹腔连通的流道,所述第一模座的凹腔与第二模座的表面相互配合形成模具内腔,且所述模具内腔从中心到四周间隙高度逐渐减小
>。
[0006]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优化方案,所述凹腔为中心对称结构,所述流道的出口偏离凹腔的轴线

[0007]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优化方案,所述第一模座的凹腔为锥台型,所述第二模座上部设有与凹腔配合的锥台型凸垫

[0008]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优化方案,所述凸垫的上表面与侧面之间的夹角
A
的角度大于凹腔的上表面与侧面之间的夹角
B
的角度

[0009]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优化方案,所述凹腔在其中心轴上设有能抵接凸垫顶部的压杆

[0010]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优化方案,所述第一模座和第二模座之间设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围绕在模具内腔的外侧,所述环形槽与模具内腔之间设有通道间隙

[0011]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优化方案,所述第一模座上开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二模座上开有第二凹槽,所述环形槽由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配合组成

[0012]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优化方案,所述第一模座还包括有入料腔,所述流道的入口与入料腔连通,所述检测装置还包括第三模座,所述第三模座上设有能顶压入料腔内液态硅橡胶进入流道的顶压部

[0013]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优化方案,所述第一模座底部设有安装槽,所述第二模
座上设有与安装槽配合的安装块,所述凸垫设在安装块上

[0014]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优化方案,所述第一模座和第二模座的侧壁均设有用于安装把手的安装孔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有如下优点:通过从中心到四周间隙高度逐渐减小的模具内腔设置,使得注入的着色液态硅橡胶成型后,可以观察比较成型后的硅橡胶产品的中心位置与四周位置,从而直观的得出表面是否存在色痕缺陷,以及颜色是否具有偏差,相比于目视法直接观测着色后的液态硅橡胶,本技术稳定可靠,且检测准确率更高

【附图说明】
[001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
[0017]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中第一模座的立体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中第一模座的俯视示意图;
[0020]图4为本技术中第一模座的剖视示意图;
[0021]图5为图4中
C
处的局部放大图;
[0022]图6为图4中
D
处的局部放大图;
[0023]图7为本技术中第二模座的立体示意图;
[0024]图8为本技术中第二模座的剖视示意图;
[0025]图9为图8中
E
处的局部放大图;
[0026]图
10
为图8中
F
处的局部放大图;
[0027]图
11
为本技术中第三模座的立体示意图;
[0028]图
12
为本技术的剖视示意图;
[0029]图
13
为图
12

G
处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

[0031]如图1至图
13
所示,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液态硅橡胶着色检测装置,包括第一模座1和第二模座2,所述第一模座1上设有能注入液态硅橡胶的凹腔
11、
以及与凹腔
11
连通的流道
12
,所述第一模座1的凹腔
11
与第二模座2的表面相互配合形成模具内腔4,且所述模具内腔4从中心到四周间隙高度逐渐减小

着色后的液态硅橡胶通常是通过螺杆混合传送挤出到模腔中进行成型,而硅橡胶在进入模腔前会经过一定距离的流道,在压力作用下,分散不均匀的着色剂会在进入模腔的料口处汇集,容易在产品表面形成缺陷

如图
4、

12
所示,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模座1上设有与凹腔
11
连通的流道
12
,以在制备液态硅橡胶测试样品时模拟实际生产中的流道,质检员可以观察样品是否出现色痕缺陷,从而判断出该液态硅橡胶中着色剂是否分散不均匀;同时,所述模具内腔4从中心到四周间隙高度逐渐减小,如果液态硅橡胶中着色剂分散不均匀,则样品厚度较大的中心位置与样品厚度较小的四周位置的色差会较大

质检员可以通过比较样品的中心位置与四周位置的色差,从而判断液态硅橡胶中着色剂是否分散不均匀

通过从中心到四周间隙高度逐渐减小的模具内腔4设置,使得注入的着色液态硅橡胶成型后,可以观察比较成型后的硅橡胶产品的中心位置与四周位
置,从而直观的得出表面是否存在色痕缺陷,以及颜色是否具有偏差,相比于目视法直接观测着色后的液态硅橡胶,本技术稳定可靠,且检测准确率更高

[0032]所述凹腔
11
为中心对称结构,所述流道
12
的出口偏离凹腔
11
的轴线

通过流道
12
的出口在凹腔
11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液态硅橡胶着色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模座
(1)
和第二模座
(2)
,所述第一模座
(1)
上设有能注入液态硅橡胶的凹腔
(11)、
以及与凹腔
(11)
连通的流道
(12)
,所述第一模座
(1)
的凹腔
(11)
与第二模座
(2)
的表面相互配合形成模具内腔
(4)
,且所述模具内腔
(4)
从中心到四周间隙高度逐渐减小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态硅橡胶着色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腔
(11)
为中心对称结构,所述流道
(12)
的出口偏离凹腔
(11)
的轴线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态硅橡胶着色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模座
(1)
的凹腔
(11)
为锥台型,所述第二模座
(2)
上部设有与凹腔
(11)
配合的锥台型凸垫
(21)。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液态硅橡胶着色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垫
(21)
的上表面与侧面之间的夹角
A
的角度大于凹腔
(11)
的上表面与侧面之间的夹角
B
的角度
。5.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液态硅橡胶着色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腔
(11)
在其中心轴上设有能抵接凸垫
(21)
顶部的压杆
(13)。6.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液态硅橡胶着色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模座
(1)
和第二模座
(2)
之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代志祥谢荣斌黄琪
申请(专利权)人:埃肯有机硅广东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