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制拼装式矩形排水涵洞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797309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22 02: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公路工程建设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预制拼装式矩形排水涵洞,包括沿前后分布的若干个横截面呈矩形的涵节,每个涵节上均开设有一个前后贯通的涵腔,每个涵节的前端面上均开设有沿左右分布的两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预制拼装式矩形排水涵洞


[0001]本技术涉及公路工程建设
,具体是一种预制拼装式矩形排水涵洞


技术介绍

[0002]在公路工程建设中,为了迅速排除公路沿线的地表水,保证路基安全,常常会在路面以下修筑涵洞,通过这种结构可以让水从公路的下面流过从而达到排水的目的

目前,常采用的现有涵洞类型有圆管涵

钢波纹管涵

盖板涵

箱涵

拱涵

[0003]然而在实际应用中,现有的涵洞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圆管涵和钢波纹管涵通常采用工厂预制

现场安装的方式进行施工,但在现场安装过程中,由于其断面形状一般采用圆形,因此存在接口对接困难

管涵位置固定不便

管周回填质量得不到保证的缺点;二是盖板涵

箱涵

拱涵通常采用现场绑扎钢筋

浇筑混凝土的方式进行施工,该方法施工工期长

施工质量受现场工人的操作水平影响大,而且混凝土养护质量得不到保证

[0004]因此有必要专利技术一种预制拼装式矩形排水涵洞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为了解决现有的涵洞存在的接口对接困难

管涵位置固定不便

管周回填不密实,且工期长

工程质量得不到保证的问题,提供了一种预制拼装式矩形排水涵洞

[0006]本技术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7]一种预制拼装式矩形排水涵洞,包括沿前后分布的若干个横截面呈矩形的涵节,每个涵节上均开设有一个前后贯通的涵腔,每个涵节的前端面上均开设有沿左右分布的两组
T
形豁槽,每组
T
形豁槽均包括沿上下分布的两个
T
形豁槽,每个涵节的后端面上均开设有与相邻涵节前端面上的两组
T
形豁槽相对接的两组
T
形豁槽Ⅰ,每个
T
形豁槽与相对接的
T
形豁槽Ⅰ中均共同穿设有一根紧固螺栓,每根紧固螺栓的尾端均旋拧有一个紧固螺母,相邻两个涵节通过四根紧固螺栓和四个紧固螺母连接固定

[0008]进一步地,所述涵节的前端面上同轴开设有呈环形的凹槽,凹槽内嵌设有呈环形的橡胶止水带,且橡胶止水带高出涵节的前端面

[0009]进一步地,所述涵腔的横截面呈矩形,且涵腔内设置有四个倒角

[0010]进一步地,所述紧固螺栓为高强螺栓,所述紧固螺母为高强螺母

[0011]本技术结构设计合理可靠,降低了涵洞四周回填的难度,从而实现了回填密实的目的,延长了工程寿命,同时便于涵节位置的固定与接口对接;可根据实际需要做成不同的断面尺寸,适用性能进一步提升;同时通过提前预制和现场安装的方式缩短了工期

保证了工程质量;进一步的,具有方便拆卸并循环使用的优点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3]图2是本技术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0014]图3是本技术中涵节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0015]图4是本技术中涵节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0016]图5是本技术中涵节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三

[0017]图6是本技术中涵节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四

[0018]图中:1‑
涵节,2‑
涵腔,3‑
T
形豁槽,4‑
T
形豁槽Ⅰ,5‑
紧固螺栓,6‑
紧固螺母,7‑
凹槽,8‑
橡胶止水带,9‑
倒角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一种预制拼装式矩形排水涵洞,如附图
1~
附图6所示,包括沿前后分布的若干个横截面呈矩形的涵节1,每个涵节1上均开设有一个前后贯通的涵腔2,每个涵节1的前端面上均开设有沿左右分布的两组
T
形豁槽3,每组
T
形豁槽3均包括沿上下分布的两个
T
形豁槽3,每个涵节1的后端面上均开设有与相邻涵节1前端面上的两组
T
形豁槽3相对接的两组
T
形豁槽Ⅰ4
,每个
T
形豁槽3与相对接的
T
形豁槽Ⅰ4
中均共同穿设有一根紧固螺栓5,每根紧固螺栓5的尾端均旋拧有一个紧固螺母6,相邻两个涵节1通过四根紧固螺栓5和四个紧固螺母6连接固定

[0020]涵节1纵截面呈矩形的结构设计不仅便于涵节1位置的固定和接口的对接,还降低了涵洞四周回填的难度,从而便于实现回填密实的目的,延长了工程寿命,而且可根据实际需要做成不同的断面尺寸,适用性能进一步提升;同时通过提前预制涵节1和现场安装涵节1的方式缩短了工期

保证了工程质量;
T
形豁槽
3、T
形豁槽Ⅰ4、
紧固螺栓
5、
紧固螺母6的组合结构设计使得相邻涵节1之间的连接快速且稳固,提高了工作效率,且方便拆卸,便于后期的循环使用

[0021]安装时,首先将预制好的涵节1运输至施工现场,然后在涵洞的基础上进行测量放线,用吊装设备将若干个涵节1放置到其标线位置,为控制涵洞全长,先安装两头端部的涵节1,然后依次安装其他涵节1,相邻两个涵节1通过
T
形豁槽3与相匹配的
T
形豁槽Ⅰ4
中共同穿设的紧固螺栓5和紧固螺母6连接固定,安装过程中要保证相邻涵节1不出现错口,且接口宽度不大于
10~20mm
;待涵节安装全部完成,经检查复核后,再采用同标号的快硬水泥对
T
形豁槽
3、T
形豁槽Ⅰ4
进行封堵,最后进行洞口的砌筑和涵洞四周的回填,由此完成了本涵洞的安装;克服了现有的涵洞存在的接口对接困难

管涵位置固定不便

管周回填不密实,且工期长

工程质量得不到保证的问题

[0022]如附图
1~
附图4所示,所述涵节1的前端面上同轴开设有呈环形的凹槽7,凹槽7内嵌设有呈环形的橡胶止水带8,且橡胶止水带8高出涵节1的前端面

[0023]橡胶止水带8的结构设计满足了相邻两个涵节1之间缝隙的防水要求,通过填充缝隙

阻断水流路径从而达到防水的目的,而且提前预埋橡胶止水带8使得安装连接涵节1时十分方便,进一步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橡胶止水带8具有良好的抗腐蚀特性和气密性,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预制拼装式矩形排水涵洞,其特征在于:包括沿前后分布的若干个横截面呈矩形的涵节(1),每个涵节(1)上均开设有一个前后贯通的涵腔(2),每个涵节(1)的前端面上均开设有沿左右分布的两组
T
形豁槽(3),每组
T
形豁槽(3)均包括沿上下分布的两个
T
形豁槽(3),每个涵节(1)的后端面上均开设有与相邻涵节(1)前端面上的两组
T
形豁槽(3)相对接的两组
T
形豁槽Ⅰ(4),每个
T
形豁槽(3)与相对接的
T
形豁槽Ⅰ(4)中均共同穿设有一根紧固螺栓(5),每根紧固螺栓(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东赵昇孙科成丹娜时竹星杨小磊王枫刘文俊赵建邦侯豪斌徐日雄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