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周雪梅专利>正文

一种高气密性核磁帽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794058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22 02: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核磁实验装置的领域,公开了一种高气密性核磁帽,与通用核磁管配合使用,包括一体设置的帽体和主体,所述主体远离帽体的一端插入核磁管中且主体的侧壁紧贴核磁管的内壁,解决了现有的普通核磁帽难以保证气密性,而高气密性的核磁帽结构复杂且成本高昂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气密性核磁帽


[0001]本技术涉及核磁实验装置的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气密性核磁帽


技术介绍

[0002]核磁共振波谱法
(NMR)
是一种不破坏样品的无损伤分析技术,是对各种有机和无机物的成分

结构进行定性分析的最强有力的工具之一,有时亦可进行定量分析

因此,核磁共振作为检测和鉴定有机化合物结构的最重要手段已广泛应用于有机化学

生物

医药等学科,在各个领域均发挥着重要作用

[0003]在实验中,待检测的样品需要放置在特定的容器内(一般为核磁管)才能进行核磁测试

常规的标准核磁管的规格是外径
5mm
且长度为
18cm
的管状结构

由于不同厂家生产的核磁管的壁厚存在一定差异,核磁管的内径通常为
3mm

4.5mm。
某些对空气和水分高度敏感的样品,如金属有机化合物,在做核磁测试时需要保持核磁管的高度气密性,防止外界空气破坏样品的分子结构导致测试失败,而决定核磁管气密性是否良好的关键在于核磁帽

[0004]现有的普通核磁帽难以保证高气密性,而高气密性的核磁帽往往结构复杂且需要采用具有特定结构的核磁管与之配合使用(如
J. Young
核磁管,不仅核磁帽和核磁管的结构复杂,而且价格昂贵),在实验中大量使用这种结构复杂且价格昂贵的核磁管不仅增加了实验操作难度还大幅增加了实验成本,故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气密性核磁帽,具有结构简单

高气密性的优点,可与通用核磁管配合使用,操作简单

成本低廉,适用性强,方便大面积推广应用

[0006]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
[0007]一种高气密性核磁帽,与核磁管配合使用,包括一体设置的帽体和主体,所述主体远离帽体的一端插入核磁管中且主体的侧壁紧贴核磁管的内壁

[0008]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主体上设置有与核磁管连通的压力缓释腔,所述压力缓释腔的直径为
0.5
ꢀ‑
6mm。
[0009]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主体的外缘上设置有至少两片密封螺环,所述密封螺环与主体一体设置

[0010]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主体和帽体上设置有与外界连通的压力缓释腔,所述压力缓释腔的直径为
0.5
ꢀ‑
6mm。
[0011]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主体的外缘上设置有至少两片密封螺环,所述密封螺环与主体一体设置

[0012]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还包括抽充结构,所述抽充结构包括限位凹槽

中空管以及相互连通的第一抽充通道和第二抽充通道,所述第一抽充通道竖直贯穿帽体并深入主体内部,所述第二抽充通道一端连通第一抽充通道且另一端连通核磁管;所述中空管的外
径与第一抽充通道的内径相适配,所述中空管竖直插入第一抽充通道且可沿着第一抽充通道往复移动,所述限位凹槽的内径与第一抽充通道相同,且所述限位凹槽位于第一抽充通道的正下方,所述限位凹槽底部的高度低于第二抽充通道底部的高度

[0013]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还包括抽充结构,所述抽充结构包括限位卡槽

封闭杆以及相互连通的第一抽充通道和第二抽充通道,所述第一抽充通道竖直贯穿帽体并深入主体内部,所述第二抽充通道一端连通第一抽充通道且另一端连通核磁管,所述限位卡槽设置于帽体上且所述限位卡槽连通第一抽充通道,所述封闭杆的外径与限位卡槽的内径相适配,所述封闭杆插入限位卡槽并可沿着限位卡槽往复移动

[0014]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帽体和主体采用氟橡胶材料制成

[0015]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帽体和主体采用全氟醚橡胶材料制成

[0016]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主体表面和帽体表面均设置有一层可与有机溶剂直接接触的高分子材料制成的包覆层

[0017]综上所述,本技术实现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8](1)核磁帽仅由帽体和主体构成,结构简单,且可直接与标准核磁插接配合,便于操作,生产成本低;
[0019](2)压力缓释腔以及主体外缘上的密封螺环均可以在核磁帽插入核磁管的过程中起到缓释压力的作用,主体外缘上的密封螺环还提供了多个气密室,进一步加强了核磁帽对核磁管的密封效果;
[0020](3)当核磁帽插入核磁管后,核磁帽上设置的抽充结构可在维持核磁管内气密性的前提下向核磁管内抽取或充入气体或低沸点溶剂;
[0021](4)核磁帽的帽体和主体全部采用氟橡胶材料制成或在主体表面和帽体表面设置高分子材料制成的包覆层均可利用氟橡胶或高分子材料具有的优良力学性能

耐高温

耐油及耐多种化学药品侵蚀的特性,使得核磁帽获得耐受有机溶剂腐蚀的能力

附图说明
[002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3]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中核磁帽插入核磁管后的剖视图;
[0024]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一中核磁帽的剖视图;
[0025]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二中核磁帽的剖视图;
[0026]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三中核磁帽的剖视图;
[0027]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四中核磁帽的剖视图;
[0028]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五中抽充结构处于关闭状态时核磁帽的剖视图;
[0029]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五中抽充结构处于打开状态时核磁帽的剖视图;
[0030]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六中抽充结构处于关闭状态时核磁帽的剖视图;
[0031]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六中抽充结构处于打开状态时核磁帽的剖视图;
[0032]图
10
为本技术实施例七中具有包覆层的核磁帽的剖视图

[0033]图中:
1、
帽体;
2、
主体;
21、
密封螺环;
22、
压力缓释腔;
3、
抽充结构;
31、
第一抽充通道;
32、
第二抽充通道;
33、
限位凹槽;
34、
中空管;
35、
限位卡槽;
36、...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高气密性核磁帽,与核磁管(4)配合使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体设置的帽体(1)和主体(2),所述主体(2)远离帽体(1)的一端插入核磁管(4)中且主体(2)的侧壁紧贴核磁管(4)的内壁;所述主体(2)的外缘上设置有至少两片密封螺环(
21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气密性核磁帽,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2)上设置有与核磁管(4)连通的压力缓释腔(
22
),所述压力缓释腔(
22
)的直径为
0.5

6mm。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气密性核磁帽,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螺环(
21
)与主体(2)一体设置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气密性核磁帽,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2)和帽体(1)上设置有与外界连通的压力缓释腔(
22
),所述压力缓释腔(
22
)的直径为
0.5

6mm。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气密性核磁帽,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抽充结构(3),所述抽充结构(3)包括限位凹槽(
33


中空管(
34
)以及相互连通的第一抽充通道(
31
)和第二抽充通道(
32
),所述第一抽充通道(
31
)竖直贯穿帽体(1)并深入主体(2)内部,所述第二抽充通道(
32
)一端连通第一抽充通道(
31
)且另一端连通核磁管(4);所述中空管(
34
)的外径与第一抽充通道(
31
)的内径相适配,所述中空管(
34
)竖直插入第一抽充通道(
31
)且可沿着第一抽充通道(
31
)往复移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武丰陈继周许非凡
申请(专利权)人:周雪梅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