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金属粉尘过滤收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791162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22 02:2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过滤装置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金属粉尘过滤收集装置,筒体内设有第一板,第一板和筒体之间形成有过滤区域,投料口连通过滤区域;第一板具有多个输气道,第一板上设有多个用于通气的通气孔,第一风机的出口处与多个输气道相连通,第二风机的出口处与过滤区域相连通;筒体内设有转轴,转轴与驱动件传动连接,转轴与磁性板固定连接,磁性板位于第一板的底部,第一板具有第一下料口,第一下料口处设有第一单向开合件,磁性板围绕转轴转动时,能够拨动第一单向开合件关闭第一下料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金属粉尘过滤收集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过滤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金属粉尘过滤收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粉尘废物是指在生产

加工或其他工艺过程中产生的含有粉尘的废弃物,这些废物主要由颗粒状的固体物质组成,包括金属粉尘

木材粉尘

煤尘

灰尘等

其中,金属粉尘对人体健康和工作环境可能带来多种害处,如呼吸道问题

皮肤问题

中毒效应

火灾和爆炸风险

环境污染等,而金属粉尘又具有一定的再利用价值

因此,针对金属粉尘的过滤收集是一种重要的工业环保措施,可以有效防止金属粉尘对工人健康和生产环境产生影响,收集到的金属粉尘还可以进行再利用,或者用于其他工艺过程中

[0003]公开号为
CN107224803A
的专利申请文件公开了一种金属粉尘收集用布袋过滤装置,颗粒较小的粉尘会透过布袋经收集箱...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金属粉尘过滤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
10


筒体(
20


第一风机(
130
)和第二风机(
140
),所述筒体(
20
)设于所述支架(
10
)上,所述筒体(
20
)的顶部具有投料口(
210
),所述筒体(
20
)的底部具有出料口(
220
),所述筒体(
20
)内设有第一板(
30
),所述第一板(
30
)和所述筒体(
20
)之间形成有过滤区域(
230
),所述投料口(
210
)连通所述过滤区域(
230
);所述第一板(
30
)具有多个输气道(
310
),所述第一板(
30
)上设有多个用于通气的通气孔(
320
),所述通气孔(
320
)连通所述输气道(
310
)与所述过滤区域(
230
),所述第一风机(
130
)的出口处与多个所述输气道(
310
)相连通,所述第二风机(
140
)的出口处与所述过滤区域(
230
)相连通,所述第一风机(
130
)用于向所述输气道(
310
)送风或排风,所述第二风机(
140
)用于为所述过滤区域(
230
)排风;所述筒体(
20
)内设有转轴(
40
),所述转轴(
40
)与驱动件(
410
)传动连接,所述驱动件(
410
)用于驱动所述转轴(
40
)转动,所述转轴(
40
)与磁性板(
420
)固定连接,所述磁性板(
420
)位于所述第一板(
30
)的底部,所述第一板(
30
)具有第一下料口(
340
),所述第一下料口(
340
)处设有第一单向开合件(
50
),所述磁性板(
420
)围绕所述转轴(
40
)转动时,能够拨动所述第一单向开合件(
50
)关闭所述第一下料口(
340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属粉尘过滤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
20
)呈圆柱状,所述第一板(
30
)的横截面呈圆形,所述转轴(
40
)位于所述筒体(
20
)的中心,并与所述第一板(
30
)转动连接;多个所述输气道(
310
)沿所述第一板(
30
)的周向均布,所述输气道(
310
)沿所述第一板(
30
)的径向延伸,所述第一板(
30
)具有沿其周向分布的输气环(
330
),多个所述输气道(
310
)分别与所述输气环(
330
)相连通,所述第一风机(
130
)的出口处与所述输气环(
330
)相连通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属粉尘过滤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性板(
420
)包括板体(
4220
)和磁性件(
4210
),所述磁性件(
4210
)位于所述板体(
4220
)的中部,并沿所述第一板(
30
)的径向延伸,所述第一下料口(
340
)沿所述第一板(
30
)的径向延伸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金属粉尘过滤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下料口(
340
)的上方覆盖有第一斜板(
610
),所述第一斜板(
610
)的一侧与所述第一板(
30
)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斜板(
610
)的另一侧倾斜向上并延伸出第一平板(
620
),所述第一平板(
620
)与所述第一板(
30
)之间具有与所述第一下料口(
340
)相连通的第一开口(
630
);所述第一板(
30
)具有第一滑槽(
350
),所述第一滑槽(
350
)位于所述第一下料口(
340
)背离所述第一开口(
630
)的一侧,所述第一滑槽(
350
)与第一盖板(
640
)沿所述第一下料口(
340
)的宽度方向限位滑动连接,所述第一盖板(
640
)能够关闭所述第一下料口(
340
),所述第一盖板(
640
)与所述第一滑槽(
350
)之间设有复位弹性件,所述第一盖板(
640
)的两端分别设有抵推杆(
6410
),所述抵推杆(
6410
)具有第三限位槽(
6420
),所述第三限位槽(
6420
)与抵推件(
6430
)沿所述第一下料口(
340
)的宽度方向限位滑动连接,所述抵推件(
6430
)与所述第三限位槽(
6420
)之间设有第一弹性件(
6440
);所述第一单向开合件(
50
)包括第一触发杆(
510
)和第一开合板(
520
),所述第一触发杆(
510
)与所述第一板(
30
)铰接,所述第一触发杆(
510
)的顶部具有第一限位槽,所述第一限位槽位于所述第一触发杆(
510
)背离所述第一下料口(
340
)的一侧,所述第一开合板(
520
)的底部设有第一连杆(
5210
),所述第一连杆(
5210
)在所述第一限位槽内与所述第一触发杆(
510
)铰接,所述第一开合板(
520
)能够打开所述第一开口(
630
);所述磁性板(
420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荣玉魏放王建华张诚礼薛佳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威拉里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