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阀门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翻板阀轴密封结构,包括壳体和阀轴本体,壳体的壁面开设贯穿整个壳体的孔洞,阀轴本体穿过孔洞,壳体的腔内设置密封组件,密封组件包括密封囊、气管、延伸部和卡槽,延伸部22与密封囊20一体成型,密封囊20的上下端面均设置相同的延伸部22,壳体10为断面呈工字形的块,阀轴本体11为表面光滑的圆柱体,通过气管向着密封囊腔内充气使得密封囊腔内形成正压,密封囊腔内气体膨胀推动密封囊与阀轴本体接触形成密封,通过在卡槽内设置卡簧,卡簧为弹簧首尾相连形成环形,通过卡簧在延伸部的圆周面形成向心压力使得延伸部与阀轴本体形成接触密封,实现对阀轴本体的多重密封,密封效果好,结构简单。单。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翻板阀轴密封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阀门
,尤其涉及一种翻板阀轴密封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经检索现有技术公开了一种阀门上轴孔密封结构(CN201911417318.9),包括阀体、阀轴、第一O形圈、第二O形圈、压盖、填料压环、填料、填料垫、支撑轴套、间隔套以及调整螺栓;所述第一O形圈设置在所述压盖的内侧壁上,所述第二O形圈设置在所述压盖的外侧壁上,所述压盖套在阀轴上并压入到阀体上部的上轴孔内,在上轴孔的填料函中用填料压环和填料垫将填料夹紧,并用压盖压紧,所述压盖上环周均匀连接有若干个所述调整螺栓,调整螺栓的下部阀体的顶部配合,所述支撑轴套为两个,设置在填料函的下部,两个支撑轴套之间通过所述间隔套分开。本装置通过在压盖上设置两个O形圈,将阀轴和阀体进行密封,保证了上轴孔处的密封;
[0003]现有技术中,通过O形圈嵌入阀体内部,密封圈与阀轴本体接触并形成密封,随着使用时间的推移,密封圈会出现老化、硬化弹性变差等问题,造成密封圈与阀轴接触不充分进而限制了密封圈对阀轴的密封效果,有一定可优化空间。
[0004]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翻板阀轴密封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主要是解决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翻板阀轴密封结构。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翻板阀轴密封结构,包括壳体和阀轴本体,所述壳体的壁面开设贯穿整个壳体的孔洞,阀轴本体穿过孔洞,所述壳体的腔内设置密封组件,所述密封组件包括密封囊、气管、延伸部和卡槽,所述密封囊设置在壳体腔内,气管与密封囊固定连接,密封囊具有空腔,气管与密封囊腔室相连通,延伸部与密封囊固定连接,延伸部的壁面开设卡槽,卡槽内设置有卡簧。
[0007]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所述密封囊呈环形,壳体内壁面开设若干与密封囊相互配合的凹槽,密封囊嵌入凹槽内,壳体的外壁面还开设有与凹槽相互连通的孔洞,气管穿过孔洞延伸至壳体旁侧。
[0008]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所述延伸部呈圆台状,延伸部与密封囊一体成型,密封囊的上下端面均设置相同的延伸部。
[0009]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所述密封组件还包括导向部、连通管、限位槽、滑动部、弹簧和润滑部,所述导向部与壳体内壁面固定连接,连通管与导向部固定连接且连通管与气管连通,导向部壁面开设限位槽,滑动部与限位槽滑动连接,滑动部通过弹簧与导向部弹性连接,润滑部放置在滑动部旁侧,滑动部可推动润滑部与阀轴本体接触。
[0010]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所述导向部内嵌于壳体内壁面并与壳体齐平,导向部环形且导向部靠近阀轴本体的壁面开设两段弧形槽,滑动部与限位槽腔室相互配合。
[0011]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所述弹簧的一端与导向部腔内壁面固定连接,弹簧的另一端与滑动部的侧壁面固定连接,润滑部为断面呈弧形的石墨块,润滑部的凹面朝向阀轴本体。
[0012]有益效果
[0013]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翻板阀轴密封结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4](1)、该一种翻板阀轴密封结构,通过气管向着密封囊腔内充气使得密封囊腔内形成正压,密封囊腔内气体膨胀推动密封囊与阀轴本体接触形成密封,通过在卡槽内设置卡簧,卡簧为弹簧首尾相连形成环形,通过卡簧在延伸部的圆周面形成向心压力使得延伸部与阀轴本体形成接触密封,实现对阀轴本体的多重密封,密封效果好,结构简单。
[0015](2)、该一种翻板阀轴密封结构,通过气管内的部分气体输送中连通管内,经过连通管送入导向部的腔室内,通过气体推动滑动部在限位槽内滑动,同时弹簧的弹力推动滑动部,滑动部将润滑部推动至与阀轴本体接触,通过润滑部与阀轴本体紧密接触,在延伸部运动过程中,润滑部与阀轴本体接触摩擦使得润滑部表面产生一定的石墨粉末,通过石墨粉末润滑滑动的阀轴本体以及密封囊,减缓阀轴本体运动对密封囊造成的磨损,延长密封囊的寿命,同时兼顾密封效果。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剖面图;
[0017]图2为技术图1中A处放大图;
[0018]图3为技术图1中B处放大图。
[0019]图例说明:
[0020]10、壳体;11、阀轴本体;20、密封囊;21、气管;22、延伸部;23、卡槽;30、导向部;31、连通管;32、限位槽;33、滑动部;34、弹簧;35、润滑部。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一种翻板阀轴密封结构,如图1
‑
图2所示,包括壳体10和阀轴本体11,壳体10的壁面开设贯穿整个壳体10的孔洞,阀轴本体11穿过孔洞,壳体10的腔内设置密封组件,密封组件包括密封囊20、气管21、延伸部22和卡槽23,密封囊20设置在壳体10腔内,气管21与密封囊20固定连接,密封囊20具有空腔,气管21与密封囊20腔室相连通,延伸部22与密封囊20固定连接,延伸部22的壁面开设卡槽23,卡槽23内设置有卡簧,密封囊20呈环形,壳体10内壁面开设若干与密封囊20相互配合的凹槽,密封囊20嵌入凹槽内,壳体10的外壁面还开设有与凹槽相互连通的孔洞,气管21穿过孔洞延伸至壳体10旁侧,延伸部22呈圆台状,延伸部22与密封囊20一体成型,密封囊20的上下端面均设置相同的延伸部22,壳体10为断面呈工字形的块,阀轴本体11为表面光滑的圆柱体,通过气管21向着密封囊20腔内充气使得密封囊20腔内形成正压,密封囊20腔内气体膨胀推动密封囊20与阀轴本体11接触形成密封,通过在卡槽23内设置卡簧,卡簧为弹簧首尾相连形成环形,通过卡簧在延伸部22的圆周面形成向心压力使得延伸部22与阀轴本体11形成接触密封,实现对阀轴本体11的多重密封,密封效果好,结构简单。
[0022]一种翻板阀轴密封结构,如图1和图3所示,密封组件还包括导向部30、连通管31、
限位槽32、滑动部33、弹簧34和润滑部35,导向部30与壳体10内壁面固定连接,连通管31与导向部30固定连接且连通管31与气管21连通,导向部30壁面开设限位槽32,滑动部33与限位槽32滑动连接,滑动部33通过弹簧34与导向部30弹性连接,润滑部35放置在滑动部33旁侧,滑动部33可推动润滑部35与阀轴本体11接触,导向部30内嵌于壳体10内壁面并与壳体10齐平,导向部30环形且导向部30靠近阀轴本体11的壁面开设两段弧形槽,滑动部33与限位槽32腔室相互配合,弹簧34的一端与导向部30腔内壁面固定连接,弹簧34的另一端与滑动部33的侧壁面固定连接,润滑部35为断面呈弧形的石墨块,润滑部35的凹面朝向阀轴本体11,在实现上述效果的基础上,通过气管21内的部分气体输送中连通管31内,经过连通管31送入导向部30的腔室内,通过气体推动滑动部33在限位槽32内滑动,同时弹簧34的弹力推动滑动部33,滑动部33将润滑部35推动至与阀轴本体11接触,通过润滑部35与阀轴本体11紧密接触,在延伸部22运动过程中,润滑部35与阀轴本体11接触摩擦使得润滑部35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翻板阀轴密封结构,包括壳体(10)和阀轴本体(11),所述壳体(10)的壁面开设贯穿整个壳体(10)的孔洞,阀轴本体(11)穿过孔洞,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的腔内设置密封组件,所述密封组件包括密封囊(20)、气管(21)、延伸部(22)和卡槽(23),所述密封囊(20)设置在壳体(10)腔内,气管(21)与密封囊(20)固定连接,密封囊(20)具有空腔,气管(21)与密封囊(20)腔室相连通,延伸部(22)与密封囊(20)固定连接,延伸部(22)的壁面开设卡槽(23),卡槽(23)内设置有卡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翻板阀轴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囊(20)呈环形,壳体(10)内壁面开设若干与密封囊(20)相互配合的凹槽,密封囊(20)嵌入凹槽内,壳体(10)的外壁面还开设有与凹槽相互连通的孔洞,气管(21)穿过孔洞延伸至壳体(10)旁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翻板阀轴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部(22)呈圆台状,延伸部(22)与密封囊(20)一体成型,密封囊(20)的上下端面均设置相同的延伸部(22)。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翻板阀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国,宋强,孙文博,朱元军,孟祥华,
申请(专利权)人:鲁南中联水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