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湘潭大学专利>正文

钢-混组合梁桥两阶段响应面模型修正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774860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22 02: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混组合梁桥两阶段响应面模型修正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土木工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钢

混组合梁桥两阶段响应面模型修正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模型修正是结构健康监测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模型修正技术能有效减小模型与实际结构的误差,在土木工程领域中应用广泛,也是目前比较热门的研究方向

近年来兴起的响应面法,通过建立待修正参数与结构响应之间的近似显式函数关系,代替有限元模型进行优化,可显著提高修正效率

[0003]虽然传统的响应面方法在材料较为单一

结构相对简单的梁



索桥中能有较好的修正效果,但在针对存在多种材料,且桥梁横截面较为复杂的钢

混组合梁桥修正中,尚未得到广泛应用

原因是,传统的响应面方法不仅存在待修正参数多,从而导致参数灵敏度分析困难,且样本空间大耗时长的特点,而且在缺少应变响应值时,常常无法求得唯一解,或在加入应变响应值时,又会导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钢

混组合梁桥两阶段响应面模型修正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对钢

混组合梁桥进行荷载试验,通过静载测试获得钢

混组合梁桥的结构整体响应:挠度

倾角

支座反力,以及结构局部响应:应变;通过动载测试获得钢

混组合梁桥的结构整体响应:频率;(2)以结构整体响应为目标值进行第一阶段响应面模型修正,修正得到组合梁桥的组合截面刚度及其他相关参数值;(3)以结构局部响应应变为目标值进行第二阶段响应面模型修正,修正得到组合梁中混凝土和钢材各自的弹性模量
E1、E2的实际值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

混组合梁桥两阶段响应面模型修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具体步骤如下:
a
)根据桥梁结构的具体特征,选择有限元模型;
b
)筛选待修正参数,即组合梁中混凝土的弹性模量
E1和钢材的弹性模量
E2,假设混凝土的弹性模量
E1和钢材的弹性模量
E2的初始值分别为
E
10
、E
20
,采用调整系数
K
同步变化,即
E1=K
×
E
10
、E2=K
×
E
20
,只修正调整系数
K
,不直接修正
E1、E2,减少一个待修正参数,并确定待修正参数初值和取值区间;
c
)对待修正参数进行试验设计,得到待修正参数的样本空间,并通过有限元方法计算各样本点对应的响应值;
d
)建立待修正参数与响应值的关系,拟合得到响应面方程,并进行精度检验;
e
)以结构整体响应为目标值,运用优化算法得到待修正参数的最优解,优化算法求得的待修正参数的值存在多解,取实测响应值与计算响应值误差最小的解做为最优解,即得到修正后的调整系数
K
o
和其他待修正参数的值;
f
)根据
K
o
×
E
10
、K
o
×
E
20
和组合梁截面特征,通过换算截面法计算组合梁的组合截面刚度
EI
,完成第一阶段响应面模型修正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钢

混组合梁桥两阶段响应面模型修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
a
)中,有限元模型依据具体使用的有限元分析软件,结合组合梁桥的特点选择,采用梁格模型



板模型



实体模型



壳模型



实体模型或实体模型
。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钢

混组合梁桥两阶段响应面模型修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
b
)中,待修正参数筛选采用参数灵敏度法
、Plackett

Burman
试验设计方法或方差分析方法
。5.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钢

混组合梁桥两阶段响应面模型修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
c
)中,当待修正参数为两个时,采用中心复合试验设计,即
CCD
试验设计,当待修正参数为三个以上时,采用
Box

Behnken
试验设计或者
CCD
试验设计
。6.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钢

混组合梁桥两阶段响应面模型修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
d
)中,响应面模型采用多项式模型

克里格模型

径向基函数和
BP
神经网络模型中的一种;利用
Design Expert
软件
、MINITA...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盛华康振兴张学兵秦付倩周锦睿郭宝峰蔡东亨
申请(专利权)人:湘潭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