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极耳及极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773670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22 02: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揭示了一种复合极耳,其包括极耳件以及金属件,金属件包括第一金属片以及两个第二金属片,两个第二金属片分别与第一金属片的两端连接,且位于第一金属片的同一侧,极耳件与第二金属片靠近第一金属片的一端连接,并向远离第二金属片的方向延伸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复合极耳及极片


[0001]本技术涉及电池极片
,具体地,涉及一种复合极耳及极片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复合集流体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金属层

高分子材料层以及金属层,然而,高分子材料层不具备导电性,为了使两层金属层之间互相导通,现有工艺通常采用双极耳复合的复合结构,来连接导通复合集流体的上下两层

[0003]例如,中国专利
ZL202221381474.1
公开了一种复合极耳,通过第一极耳的头部和第二极耳的头部叠放设置,来连接导通复合集流体的上下两层

然而这种头部叠放的结构会导致极耳外露在极片部分较厚,对电芯的体积造成影响,导致电芯的能量密度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复合极耳及极片

[0005]本技术公开的一种复合极耳包括极耳件以及金属件,金属件包括第一金属片以及两个第二金属片,两个第二金属片分别与第一金属片的两端连接,且位于第一金属片的同一侧,极耳件与第二金属片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复合极耳,其特征在于,包括极耳件(1)以及金属件(2),所述金属件(2)包括第一金属片(
21
)以及两个第二金属片(
22
),两个所述第二金属片(
22
)分别与所述第一金属片(
21
)的两端连接,且位于所述第一金属片(
21
)的同一侧,所述极耳件(1)与所述第二金属片(
22
)靠近所述第一金属片(
21
)的一端连接,并向远离所述第二金属片(
22
)的方向延伸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极耳,其特征在于,所述极耳件(1)包括第一极耳(
11


第二极耳(
12
)以及第三极耳(
13
),所述第一极耳(
11
)和所述第三极耳(
13
)均沿所述第二金属片(
22
)的延伸方向设置,且所述第二极耳(
12
)与所述第一金属片(
21
)连接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极耳,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件(2)还包括第三金属片(
23
),所述第三金属片(
23
)与所述第二金属片(
22
)远离所述第一金属片(
21
)的一端连接,并与所述第二金属片(
22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周财张宇屈永辉魏小亮李聪纪荣进陈贤锐王诗龙陈杰郑明清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锂威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