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磁性液体悬浮特性的主动控制颗粒碰撞阻尼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机械工程
(
包括重力和失重环境下的机器
、
机构和各类零件等
)
振动控制领域
。
技术介绍
[0002]颗粒碰撞阻尼器是一种在外部振动激励下,依靠颗粒之间的碰撞消耗振动能量的阻尼器,应用振动频率高,具有结构简单和寿命长等优点
。
然而现有的颗粒碰撞阻尼器基本都为被动式阻尼,减振频带窄,往往只能对某一段特定的频率产生减振效果,而且由于固体颗粒之间的摩擦力大,无法解决中低频振动问题
。
对
1000Hz
以下振动的抑振效果不好,而对
100Hz
以下或频率更低的振动,现有颗粒碰撞阻尼甚至基本无效
。
此外,目前的颗粒阻尼器依靠重力使颗粒堆积在壳体中产生摩擦,一旦在失重环境下,颗粒将处于自由飘逸状态,无法再产生有效碰撞,产生失效问题
。
[0003]为了提高颗粒间的碰撞几率和颗粒碰撞阻尼器的减振效率,通常采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基于磁性液体悬浮特性的主动控制颗粒碰撞阻尼器,其特征在于:该阻尼器包括:球体
(1)、
磁性液体
(2)、
下磁场源
(3)、
壳体
(4)、
左电磁铁
(5)、
上磁场源
(6)
和右电磁铁
(7)
;将球体
(1)
全部装入壳体
(4)
中,形成颗粒碰撞阻尼;在壳体
(4)
中充入磁性液体
(2)
;在所述壳体
(4)
的外壳底部固定安装下磁场源
(3)
,在所述壳体
(4)
的外壳顶部固定安装上磁场源
(6)
,形成约束磁场;将左电磁铁
(5)
固定安装在壳体
(4)
的左侧壁面,将右电磁铁
(7)
固定安装在壳体
(4)
的右侧壁面,形成激励磁场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磁性液体悬浮特性的主动控制颗粒碰撞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球体
(1)
数量大于1,材料采用非导磁性金属,且密度大于磁性液体
(2)
的密度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磁性液体悬浮特性的主动控制颗粒碰撞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
(4)
为非导磁性金属,下磁场源
(3)
和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杰,刘庭欣,李辉,赵心语,李德才,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