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供搏动式血流的循环辅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773040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22 02: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提供搏动式血流的循环辅助装置,包括植入单腔导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提供搏动式血流的循环辅助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循环辅助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提供搏动式血流的循环辅助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心脏泵血功能严重减弱和丧失会导致心脏供血量急剧降低并引起急性周围循环衰竭,使患者出现心原性休克

由于心原性休克患者的心脏泵血功能衰竭,心输出量不能维持重要脏器和组织的,引起患者机体缺血

缺氧

代谢障碍及重要脏器损害,严重威胁患者生命,据报道该疾病的致死率高达
70


能微创植入

快速提高患者血液循环的循环辅助装置是救治心原性休克患者的有效手段

目前在紧急循环辅助治疗心衰领域,主动脉内气囊反搏术
(IABP)
和体外膜式氧合器
(extracorporeal membraneoxy

genation

ECMO)
的应用较为广泛
。IABP
的主要缺陷是辅助流量不足,
ECMO
总体的主要缺陷是存在泵内血栓形成

主机体积和重量均较大不方便携带

植入和护理复杂等

所以提供一种可短中期使用

经外周血管快速植入和撤除

辅助流量充足

便携式的循环辅助装置具有重要意义

[0003]心力衰竭不仅会引起循环系统和呼吸系统损害,还会造成肾脏功能损害

心脏和肾脏均为人体的重要脏器,心脏和肾脏疾病相互影响而形成心肾综合征,心脏或肾脏某一器官功能异常会导致另一器官功能异常的综合征称为心肾综合征

临床研究表明约
30
%的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伴有肾功能不全

心肾综合征由于心

肾两个人体重要器官的功能均发生障碍,所以此类患者的病死率高

心力衰竭时心输出量降低,导致肾脏获得灌注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提供搏动式血流的循环辅助装置,降低左室负荷和心肌耗氧量,增强患者血液循环或肾脏灌注

[0005]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提供搏动式血流的循环辅助装置,包括植入单腔导管

阀门组件和体外膜式腔,该植入单腔导管道包括第一导管和第二导管,该第一导管和第二导管之间连接阀门组件,该第一导管的自由端设有入流端口,在靠近入流端口的第一导管的侧壁上开设入流侧孔,该阀门组件包括管体和阀瓣,该管体的管壁开设流出窗口,该管体上铰接阀瓣,该阀瓣与该流出窗口对应,该阀瓣包括伸入流路侧和不受约束侧,该伸入流路侧伸入该管体的孔腔,以使得该阀瓣的伸入流路侧不能旋转出管体的孔腔,该阀瓣的伸入流路侧靠近第一导管侧,阀瓣的铰接点与不受约束侧的水平距离大于该铰接点与伸入流路侧的水平距离,该体外膜式腔包括上下两个独立的容纳腔,上

下容纳腔通过隔膜隔开,该体外膜式腔的上容纳腔连通上管路接头,该体外膜式腔的下容纳腔连通下管路接头,
[0007]该下管路接头连接第二导道,该上管路接头连通体外双向泵

[0008]所述体外双向泵与上管路接头的管路上安装压力传感器

[0009]所述体外膜式腔包括圆周带有上法兰盘的上容纳壳和圆周带有下法兰盘的下容纳壳,上

下法兰盘之间压设所述隔膜,并通过螺栓密封连接,上容纳壳和下容纳壳形成球形壳体,为透明材质,所述隔膜包括上柔性隔膜和下柔性隔膜,上柔性隔膜与下柔性隔膜预充生理盐水,上

下柔性隔膜处于原始自然状态时,上容纳腔与上柔性隔膜之间的容积小于下容纳腔与下柔性隔膜之间的容积

[0010]所述流出窗口沿着轴线方向呈对称状,该流出窗口底窄顶宽,在该流出窗口的底壁下方两相对管壁上开设对正的销轴孔,两该销轴孔上插固销轴,在销轴上铰接有与流出窗口对应的阀瓣,该阀瓣底窄顶宽,该阀瓣的左端壁面为弧形,该阀瓣的左端为伸入流路侧,该阀瓣的右端为不受约束侧,该不受约束侧为开启端,当血液经管体左侧的流入口流入时,该阀瓣关闭流出窗口,该阀瓣的右侧开启端不能朝下旋转,当该血液经管体右侧流入时,该阀瓣绕着销轴逆时针旋转为竖向状态,该阀瓣的左端面与管体的内壁贴触,以使得血液经流出窗口流出

[0011]两所述销轴孔的中心点的连线与轴线呈垂直相交状

[0012]所述阀瓣与管体内壁相对的部位留有间隙为
0.1cm。
[00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为一种由短期

全经皮

经股动脉路入,血液通过植入单腔导管引流和泵回,股动脉穿刺时创伤小;采用气动或液压方式将从左心室引流的血液经由阀门组件泵回人体循环系统的方式,可直接卸负荷左心室,同时在升主动脉
(
或降主动脉
)
中产生搏动血流,为患者循环系统提供脉动血流支持

附图说明
[001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实施例,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施例进行描述

[0015]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
阀瓣关闭
)。
[0016]图2是本技术的第一导管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3本技术的阀门组件关闭状态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0018]图4是本技术的技术组件关闭状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5是本技术的阀门组件打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6是阀门组件未安装阀瓣和销轴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7是阀瓣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8是阀瓣的平面示意图

[0023]图9是体外膜式腔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
10
是隔膜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以下仅以实施例说明本技术可能的实施态样,然并非用以限制本技术所欲保护的范畴,合先叙明

[0026]如图1至图9所示,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一种提供搏动式血流的循环辅助装置,包括植入单腔导管
1、
阀门组件
2、
体外膜式腔3和体外双向泵
4。
[0027]该植入单腔导管1包括第一导管
11
和第二导管
12
,该第一导管
11
和第二导管
12
之间连接阀门组件2,该第一导管
11
呈折弯状,其自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提供搏动式血流的循环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植入单腔导管

阀门组件和体外膜式腔,该植入单腔导管道包括第一导管和第二导管,该第一导管和第二导管之间连接阀门组件,该第一导管的自由端设有入流端口,在靠近入流端口的第一导管的侧壁上开设入流侧孔,该阀门组件包括管体和阀瓣,该管体的管壁开设流出窗口,该管体上铰接阀瓣,该阀瓣与该流出窗口对应,该阀瓣包括伸入流路侧和不受约束侧,该伸入流路侧伸入该管体的孔腔,以使得该阀瓣的伸入流路侧不能旋转出管体的孔腔,该阀瓣的伸入流路侧靠近第一导管侧,阀瓣的铰接点与不受约束侧的水平距离大于该铰接点与伸入流路侧的水平距离,该体外膜式腔包括上下两个独立的容纳腔,上

下容纳腔通过隔膜隔开,该体外膜式腔的上容纳腔连通上管路接头,该体外膜式腔的下容纳腔连通下管路接头,该下管路接头连接第二导道,该上管路接头连通体外双向泵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供搏动式血流的循环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体外双向泵与上管路接头的管路上安装压力传感器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供搏动式血流的循环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体外膜式腔包括圆周带有上法兰盘的上容纳壳和圆周带有下法兰盘的下容纳壳,上

下法兰盘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盛寿柳光茂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深圳医院深圳市孙逸仙心血管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