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折弯机多模具快速切换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9771348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22 02: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折弯机多模具快速切换系统,包括下模座,所述下模座的上表面中部开设有底模卡合槽,所述下模座的前表面等间距贯穿安装有紧固螺栓,所述底模卡合槽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支板,所述下模座通过支板与液压缸固定连接,所述液压缸与活动座之间设置有液压杆,所述活动座的下表面对称开设有插槽,所述活动座的前表面与后表面均等间距贯穿安装有卡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由于顶模预先插入顶模嵌槽中,使用时将上模座上设置的卡榫插入插槽中,并将卡栓卡合在卡榫上开设的限位孔中便可以快速完成顶模的更换,底模插入底模卡合槽中,拧紧紧固螺栓便可以将底模安装在下模座中,该系统的应用有效的避免了上述问题并提高了设备的实用性。提高了设备的实用性。提高了设备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折弯机多模具快速切换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折弯机
,特别涉及一种折弯机多模具快速切换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折弯机是一种能够对薄板进行折弯的机器,分为手动折弯机、液压折弯机和数控折弯机,其结构主要包括支架、工作台和夹紧板,工作台置于支架上,工作台由底座和压板构成,底座通过铰链与夹紧板相连,底座由座壳、线圈和盖板组成,线圈置于座壳的凹陷内,凹陷顶部覆有盖板,折弯机可以通过更换折弯机模具,从而满足各种工件的需求。
[0003]但是,现有技术中,由于顶模需要多次拼接安装在顶模座上,耗费的时间过长,导致顶模组装拆卸进行切换时的速度缓慢,进而影响了折弯机的工作效率,该系统的应用有效的避免了上述问题并提高了设备的实用性,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折弯机多模具快速切换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折弯机多模具快速切换系统。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折弯机多模具快速切换系统,包括下模座,所述下模座的上表面中部开设有底模卡合槽,所述下模座的前表面等间距贯穿安装有紧固螺栓,所述底模卡合槽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支板,所述下模座通过支板与液压缸固定连接,所述液压缸与活动座之间设置有液压杆,所述活动座通过液压杆与液压缸活动连接,所述活动座的下表面对称开设有插槽,所述活动座的前表面与后表面均等间距贯穿安装有卡栓。
[0006]优选的,所述支板的数量为两组,两组所述支板相向的一侧外表面均开设有导槽。
[0007]优选的,所述活动座的两侧外表面均固定安装有导块,所述活动座通过导块与导槽活动连接。
[0008]优选的,所述插槽与上模座之间设置有卡榫,所述上模座通过卡榫与插槽活动连接。
[0009]优选的,所述上模座的长度值与底模卡合槽的长度值相等,所述上模座的下表面中部开设有顶模嵌槽。
[0010]优选的,所述卡榫的前表面等间距开设有限位孔,所述卡栓延伸至插槽的内部贯穿安装在限位孔的中部,所述卡栓与限位孔的数量相等。
[0011]优选的,所述顶模嵌槽的后壁设置有顶模卡板。
[0012]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顶模预先插入顶模嵌槽中,使用时只需要通过将上模座上设置的卡榫插入插槽中,并将卡栓卡合在卡榫上开设的限位孔中便可以快速完成顶模的更换,底模插入底模卡合槽中,拧紧紧固螺栓便可以将底模安装在下模座中,拆卸时只需要拧松紧固螺栓和卡栓,便可以完成对顶模和底模的更换,提高了折弯机对不同工件进行加工过程中切换不同规格的模具的速率,进而提高了折弯机的工作效率;
[0013]由于活动座利用导块在支板上开设的导槽中升降,顶模可以朝着既定方向下压放置在底模上工件进行折弯处理,可以防止上模座上切换安装的顶模和下模座上切换安装的底模之间的下压对接方向出现偏差而影响折弯机加工的工件的质量,提高了折弯机多模具切换后对接折弯的精准性,并且活动座通过导块在导槽中降落过程中,可以方便操作人员及时调整上模座和下模座未安装模具时两者之间的高度差,防止因压力不足或压力过大而导致折弯处理的工件出现报废,改善了折弯机多模具切换系统的使用效果。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提出一种折弯机多模具快速切换系统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提出一种折弯机多模具快速切换系统的局部爆炸图;
[0016]图3为本技术图2中A处的放大图;
[0017]图4为本技术提出一种折弯机多模具快速切换系统的活动座的剖切图。
[0018]图中,1、下模座;2、底模卡合槽;3、紧固螺栓;4、支板;5、液压缸;6、导槽;7、活动座;8、液压杆;9、插槽;10、导块;11、卡栓;12、上模座;13、卡榫;14、顶模嵌槽;15、限位孔;16、顶模卡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技术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0020]实施例1,如图1

4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折弯机多模具快速切换系统,包括下模座1,下模座1的上表面中部开设有底模卡合槽2,下模座1的前表面等间距贯穿安装有紧固螺栓3,底模卡合槽2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支板4,下模座1通过支板4与液压缸5固定连接,液压缸5与活动座7之间设置有液压杆8,活动座7通过液压杆8与液压缸5活动连接,活动座7的下表面对称开设有插槽9,活动座7的前表面与后表面均等间距贯穿安装有卡栓11,支板4的数量为两组,插槽9与上模座12之间设置有卡榫13,上模座12通过卡榫13与插槽9活动连接,上模座12的长度值与底模卡合槽2的长度值相等,上模座12的下表面中部开设有顶模嵌槽14,卡榫13的前表面等间距开设有限位孔15,卡栓11延伸至插槽9的内部贯穿安装在限位孔15的中部,卡栓11与限位孔15的数量相等,顶模嵌槽14的后壁设置有顶模卡板16。
[0021]由于顶模预先插入顶模嵌槽14中,使用时只需要通过将上模座12上设置的卡榫13插入插槽9中,并将卡栓11卡合在卡榫13上开设的限位孔15中便可以快速完成顶模的更换,底模插入底模卡合槽2中,拧紧紧固螺栓3便可以将底模安装在下模座1中,拆卸时只需要拧松紧固螺栓3和卡栓11,便可以完成对顶模和底模的更换,提高了折弯机对不同工件进行加工过程中切换不同规格的模具的速率,进而提高了折弯机的工作效率,该系统的应用有效的避免了上述问题并提高了设备的实用性。
[0022]实施例2,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如图1

3所示,两组支板4相向的一侧外表面均开设有导槽6,活动座7的两侧外表面均固定安装有导块10,活动座7通过导块10与导槽6活动连接。
[0023]由于活动座7利用导块10在支板4上开设的导槽6中升降,顶模可以朝着既定方向下压放置在底模上工件进行折弯处理,可以防止上模座12上切换安装的顶模和下模座1上切换安装的底模之间的下压对接方向出现偏差而影响折弯机加工的工件的质量,提高了折弯机多模具切换后对接折弯的精准性,并且活动座7通过导块10在导槽6中降落过程中,可以方便操作人员及时调整上模座12和下模座1未安装模具时两者之间的高度差,防止因压力不足或压力过大而导致折弯处理的工件出现报废,改善了折弯机多模具切换系统的使用效果,该系统的应用有效的避免了上述问题并提高了设备的实用性。
[0024]其整体的工作原理为,首先,放置多组上模座12,将顶模插入顶模嵌槽14中,顶模嵌槽14内设置的顶模卡板16可以为顶模的放置提供平台,不同规格的顶模安装完成后,将多组插入不同顶模的上模座12排列整齐放置在折弯机附近,接着,将底模嵌插入下模座1上开设的底模卡合槽2中,并且拧紧紧固螺栓3,防止底模在底模卡合槽2中出现晃动,选用上模座12通过卡榫13插入活动座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折弯机多模具快速切换系统,包括下模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座(1)的上表面中部开设有底模卡合槽(2),所述下模座(1)的前表面等间距贯穿安装有紧固螺栓(3),所述底模卡合槽(2)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支板(4),所述下模座(1)通过支板(4)与液压缸(5)固定连接,所述液压缸(5)与活动座(7)之间设置有液压杆(8),所述活动座(7)通过液压杆(8)与液压缸(5)活动连接,所述活动座(7)的下表面对称开设有插槽(9),所述活动座(7)的前表面与后表面均等间距贯穿安装有卡栓(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折弯机多模具快速切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板(4)的数量为两组,两组所述支板(4)相向的一侧外表面均开设有导槽(6)。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折弯机多模具快速切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座(7)的两侧外表面均固定安装有导块(10),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建国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市国泰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