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牛鼻子引流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771345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22 02: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牛鼻子引流器,包括双腔接头,所述双腔接头的两个接口分别可拆卸连接第一引流管和第二引流管,所述第一引流管和第二引流管均为横截面为椭圆形的管道结构,所述第一引流管和第二引流管内壁设有肝素涂层,所述双腔接头另一端合并为单管道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减小了患者的苦痛,同时肝素涂层能够兼备灭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牛鼻子引流器


[0001]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为一种牛鼻子引流器


技术介绍

[0002]降低伤口感染的方式有很多,其中最重要的是伤口的精心护理和充分引流

有证据表明,如果不让伤口自由引流,血液

体液

脓液和坏死物质就会聚集在伤口上,为微生物提供生长介质,形成生物膜,导致换药作用大打折扣,并且新的肉芽组织生长困难,手术伤口引流被认为是促进愈合过程的关键因素

伤口引流系统的目的是为了引出坏死组织及液体,为组织再生提供基床

不仅仅是污染伤口需要引流,常规手术中,如果术者认为术后伤口可能有较多的渗液及血液,在权衡利弊后,有限选择常规引流

[0003]目前常规使用的引流管容易出现滑脱及缝扎过紧导致引流不畅甚至无法引流的情形,如何对传统引流管进行改进,是需要临床医生和科技工作者共同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牛鼻子引流器,具体的技术方案为:
[0005]一种牛鼻子引流器,包括双腔接头,所述双腔接头的两个接口分别可拆卸连接第一引流管和第二引流管,所述第一引流管和第二引流管均为横截面为椭圆形的管道结构,所述第一引流管和第二引流管内壁设有肝素涂层,所述双腔接头另一端合并为单管道结构

[0006]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引流管和第二引流管的外壁均设有若干宽度为
0.5mm
的凹槽r/>。
[0007]进一步地,第一引流管和第二引流管的横截面两端均为半圆,其圆心之间的中心距离为
2.5mm
,所述半圆内径
1.5mm
,所述半圆外径
2mm。
[0008]进一步地,所述肝素涂层包括普通肝素和低分子肝素

[0009]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引流管和第二引流管平行设置且固定连接

[0010]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引流管和第二引流管为硅胶管

[001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2](1)、
本技术中的第一引流器和第二引流器采用硅胶材质,材料易于获取,与人体组织反应小,抗老化作用强,不易与组织形成粘连,减小了患者的苦痛;
[0013](2)、
本技术第一引流器和第二引流器内侧所使用的肝素涂层,普通肝素既可以灭活
Xa
因子又可以灭活
IIa
因子及凝血因子,而低分子量肝素灭活
IIa
因子的能力低
,
但低分子量肝素能够抑制接触性血栓的形成,复合涂层能够兼备两种功能,增加坏死组织及液体流动性;
[0014](3)、
本技术中第一引流管和第二引流管外层设计有凹槽,方便用缝线固定,防止术后患者活动导致引流管脱落的风险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中引流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中第一引流管和第二引流管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中双腔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
1、
第一引流管;
2、
第二引流管;
3、
双腔接头;
4、
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中的图1至图3,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

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0]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牛鼻子引流器,包括双腔接头3,所述双腔接头3的两个接口分别可拆卸连接第一引流管1和第二引流管2,所述双腔接头3另一端合并为单管道结构,便于收集伤口的坏死组织及液体,所述第一引流管1和第二引流管2为硅胶管,材料易于获取,与人体组织反应小,抗老化作用强,不易与组织形成粘连,减小了患者的苦痛,第一引流管1和第二引流管2的横截面两端均为半圆,其圆心之间的中心距离为
2.5mm
,所述半圆内径
1.5mm
,所述半圆外径
2mm
,所述第一引流管1和第二引流管2平行设置且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引流管1和第二引流管2的外壁均设有若干宽度为
0.5mm
的凹槽4,方便用缝线固定引流器,防止术后患者活动导致引流器脱落的风险,所述第一引流管1和第二引流管2内壁设有肝素涂层,所述肝素涂层包括普通肝素和低分子肝素,普通肝素既可以灭活
Xa
因子又可以灭活
IIa
因子
,
而低分子量肝素灭活
IIa
因子的能力低
,
但低分子量肝素能够抑制接触性血栓的形成

[0021]本技术通过引流管外层设置若干凹槽,将引流管固定于患者伤口处,解决了引流管容易出现滑脱及缝扎过紧导致引流不畅甚至无法引流的情况;通过在引流管内侧设置肝素涂层,灭活
IIa
因子即凝血因子,以及抑制接触性血栓的产生,增加坏死组织及液体流动性,便于引流

[0022]本技术中的肝素涂层制备过程为,将
96
%的乙醇溶液注入第一引流管和第二引流管中,并封闭两端,使得
96
%乙醇溶液浸泡第一引流管和第二引流管内壁,浸泡2个小时后,倒出乙醇溶液,等待干燥后用蒸馏水冲洗5‑6遍,自然干燥后,注入
0.1g/mL

CaCl2溶液,并再次将两端封闭,将第一引流管和第二引流管放入
37
°
恒温振荡水箱中振荡反应
15min
,倒出
CaCl2溶液,自然干燥后,重复上述操作三次后,最后加入1%肝素混合流动液沿引流管长颈持续冲洗内壁,并且保持引流管以1周
/
分钟沿自身长颈旋转,持续
6h,
最后在
60
°
低温烘干

[0023]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技术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以及变形,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牛鼻子引流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双腔接头,所述双腔接头的两个接口分别可拆卸连接第一引流管和第二引流管,所述第一引流管和第二引流管均为横截面为椭圆形的管道结构,所述第一引流管和第二引流管内壁设有肝素涂层,所述双腔接头另一端合并为单管道结构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牛鼻子引流器,其特征在于
,
所述第一引流管和第二引流管的外壁均设有若干宽度为
0.5mm
的凹槽
。3.
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玉贺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