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下供电管线巡检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769659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22 02: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下供电管线巡检装置,包括壳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下供电管线巡检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供电管线巡检
,尤其涉及一种水下供电管线巡检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输电是用变压器将发电机发出的电能升压后,再经断路器等控制设备接入输电线路来实现,按结构形式,输电线路分为架空输电线路和电缆线路,电缆线路可分为陆上电缆线路和水底电缆线路,水底电缆线路在安装完成后,需要定期进行巡检;
[0003]早期的巡检方式一般为采用潜水员水下观测的方式进行检测和维护,采用该方式成本较大且容易出现遗漏检测的现象,为此,有改进技术提出一种水下输电供电管线巡检装置,其包括
U
型安装架

第一液压推杆

弧形夹板

导向滚轮,该改进技术方案通过放置巡检器在待巡检管线管壁上行走,可以避免人工水下巡检,有利于降低成本,同时可以提高巡检时的安全性,通过调整调节检测探头的角度,可以得到更全面的巡检数据,避免出现检测遗漏的现象;
[0004]但是上述改进技术仍存在较大的弊端,影响其实用性,一是其放置时仍需要人工潜水后放置以及取出,二是其通过弧形板夹持在管线外壁行走时,仅仅通过尾部的螺旋桨推动前进,无法保持机身的平衡性,容易侧翻,为解决这两个问题,有必要对水下供电管线巡检装置的结构进行进一步优化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水下供电管线巡检装置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水下供电管线巡检装置,包括壳体

多组防水马达,所述壳体上壁且靠近前端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架,所述第一支架上端固定连接有朝向壳体前侧伸出的第二支架,所述第二支架远离第一支架的一端下壁通过卡箍固定连接有用于检测的探头,所述壳体上壁且位于远离第一支架的一端设置有用于推动壳体沿着供电管线外壁移动的第一动力结构,所述壳体左右两侧设置有用于带动壳体在水中升降以及保持平衡的第二动力结构,所述壳体上壁且居中位置固定连接有防水罩,所述防水罩内侧壁设置有用于检测壳体平衡状态的检测结构,所述壳体左壁与右壁之间通过多组导柱滑动连接有两组夹持板,多组所述导柱分别固定连接在两组夹持板相背的一侧,多组所述导柱远离夹持板的一端分别贯穿壳体左右两侧壁,所述夹持板由上下分布的直板及弧板组成,两组所述夹持板的弧板相对一侧之间形成用于夹持供电管线的夹持区,所述弧板内侧壁设置有多组用于同供电管线外壁接触的滚珠,两组所述夹持板与壳体内侧壁之间设置有用于将两组夹持板朝向壳体中心挤压的弹力结构,所述壳体上壁设置有用于带动两组夹持板朝向相背一侧移动的第三动力结构

[000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08]所述第一动力结构为第二螺旋桨,所述第二螺旋桨固定连接在壳体上壁且靠近后
壁位置,所述第二螺旋桨通过多组防水马达中的其中一组驱动

[000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0]所述第二动力结构包括两组平衡板

第一螺旋桨,两组所述平衡板分别固定连接壳体左右两侧壁且两组平衡板上表面均与壳体上表面齐平,两组所述第一螺旋桨分别固定连接在两组平衡板内壁,两组所述第一螺旋桨分别通过多组防水马达中的一组驱动

[001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2]所述检测结构为倾角传感器,所述倾角传感器固定连接在防水罩内侧上壁

[001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4]所述弹力结构包括两组弹簧,两组所述弹簧分别固定连接在两组夹持板相背的一侧且分别位于夹持板的直板外壁,两组所述弹簧远离夹持板的一端分别与壳体内侧左壁

壳体内侧右壁抵接

[001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6]所述第三动力结构包括防水电机

拨块,所述防水电机固定连接在壳体上壁且位于防水罩内部,所述防水电机伸出轴贯穿壳体上壁并伸入至壳体内侧壁,所述防水电机伸出轴端部伸入至两组夹持板之间,所述拨块固定连接在防水电机伸出轴端部,所述拨块呈长条形且长条形居中位置与防水电机固定连接,所述拨块长条形长度大于弧板内侧壁弧度的直径

[0017]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8]1、
与现有技术相比,该水下供电管线巡检装置,在待检测水域,将装置从水面投入水中,经两组第一螺旋桨动作,配合探头的观测,可自行移动到待检测管线附近,不需要人工投放,通过防水电机带动拨块移动,将两组夹持板推开,以使得夹持板下方开口可以供管线外壁进入,待管线外壁进入后再通过防水电机带动拨块旋转,松开对夹持板的顶力,此时通过弹簧的弹力即可带动两组夹持板将管线夹紧,反向操作即可完成装置与管线的脱离,解决了以往必须人工潜水安装和取出的弊端;
[0019]2、
与现有技术相比,该水下供电管线巡检装置,第二螺旋桨推动装置沿着管线轴向移动时,可通过倾角传感器检测装置的水平状态,从而分别启用两组第一螺旋桨带动装置恢复成水平状态,使得装置运行更加稳定,不会侧翻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水下供电管线巡检装置的整体结构左后视角示意图;
[0021]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水下供电管线巡检装置的壳体内部结构局部剖视图;
[0022]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水下供电管线巡检装置的拨块俯面结构示意图

[0023]图例说明:
[0024]1、
壳体;
2、
第一支架;
3、
第二支架;
4、
探头;
5、
防水罩;
6、
倾角传感器;
7、
平衡板;
8、
第一螺旋桨;
9、
第二螺旋桨;
10、
导柱;
11、
夹持板;
12、
滚珠;
13、
弹簧;
14、
防水电机;
15、
拨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

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6]参照图1到图3,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水下供电管线巡检装置:包括壳体
1、
多组防水马达,壳体1上壁且靠近前端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架2,第一支架2上端固定连接有朝向壳体1前侧伸出的第二支架3,第二支架3远离第一支架2的一端下壁通过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水下供电管线巡检装置,包括壳体
(1)、
多组防水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
(1)
上壁且靠近前端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架
(2)
,所述第一支架
(2)
上端固定连接有朝向壳体
(1)
前侧伸出的第二支架
(3)
,所述第二支架
(3)
远离第一支架
(2)
的一端下壁通过卡箍固定连接有用于检测的探头
(4)
,所述壳体
(1)
上壁且位于远离第一支架
(2)
的一端设置有用于推动壳体
(1)
沿着供电管线外壁移动的第一动力结构,所述壳体
(1)
左右两侧设置有用于带动壳体
(1)
在水中升降以及保持平衡的第二动力结构,所述壳体
(1)
上壁且居中位置固定连接有防水罩
(5)
,所述防水罩
(5)
内侧壁设置有用于检测壳体
(1)
平衡状态的检测结构,所述壳体
(1)
左壁与右壁之间通过多组导柱
(10)
滑动连接有两组夹持板
(11)
,多组所述导柱
(10)
分别固定连接在两组夹持板
(11)
相背的一侧,多组所述导柱
(10)
远离夹持板
(11)
的一端分别贯穿壳体
(1)
左右两侧壁,所述夹持板
(11)
由上下分布的直板及弧板组成,两组所述夹持板
(11)
的弧板相对一侧之间形成用于夹持供电管线的夹持区,所述弧板内侧壁设置有多组用于同供电管线外壁接触的滚珠
(12)
,两组所述夹持板
(11)
与壳体
(1)
内侧壁之间设置有用于将两组夹持板
(11)
朝向壳体
(1)
中心挤压的弹力结构,所述壳体
(1)
上壁设置有用于带动两组夹持板
(11)
朝向相背一侧移动的第三动力结构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下供电管线巡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动力结构为第二螺旋桨
(9)
,所述第二螺旋桨
(9)
固定连接在壳体
(1)
上壁且靠近后壁位置,所述第二螺旋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国平徐明娟费荣
申请(专利权)人:索科江苏净化系统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