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起重机导轨多轴自动检测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763079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22 02:1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导轨检测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用于起重机导轨多轴自动检测机器人,包括第一侧板,所述第一侧板的外壁左侧固定连接有机体架,所述机体架的外壁左侧固定安装有第二侧板,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的底部均设置有夹紧轮,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的内部均设置有弹性夹板,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的内部均固定安装有夹紧弹簧,所述第一侧板的内部插接安装有直线轴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起重机导轨多轴自动检测机器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导轨检测
,具体为一种用于起重机导轨多轴自动检测机器人


技术介绍

[0002]由于重工业的进步各类型的配套的起重设备也逐渐得到发展,在桥架式起重机运输作业过程当中,起重机始终运行在轨道上,所以轨道承受着由车轮传来的起重载荷,作为大负荷的承重结构需要定期进行检测避免事故的发生

[0003]起重机械通过导轨进行运输,由于导轨常年荷载较大以及安装梁结构的形变

不均与下沉等因素会导致导轨横向变形从而产生侧向力,会使得导致轮缘与轨道侧壁摩擦和磨损进而导致轨道卷曲,目前的安全技术规范,技术标准对起重机轨道的公差都做了明确的规定,起重机制造

安装过程中应满足检规和技术标准的要求,制造单位,安装单位以及检验检测机构都需对轨道的公差进行检测,传统的检测方法,主要通过全站仪

经纬仪

水准仪

标尺等工具进行,需要人工站在轨道上进行采样,由于轨道所处环境都为危险区域,这样的方法效率低,危险性高,误差大,无法满足检验检测的数据要求,并且,在维修使用时还需要多次的确认,整改后也需多次的修正,这样大大的增加了检测的人力成本,增加了工程项目的风险,同时,传统的检测方法,对于恶劣的工作环境,如大型垃圾焚烧厂,大型钢铁冶炼厂,核电站等,人员无法进入的场所,轨道的检测工作无法完成,需要一种自动的检测装置进行方便

快捷

>准确的检测,故而提出一种用于起重机导轨多轴自动检测机器人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

)
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起重机导轨多轴自动检测机器人,具备自动化检测等优点,解决了危险区域人工检测不便的问题

[0006](

)
技术方案
[0007]为实现上述自动检测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起重机导轨多轴自动检测机器人,包括第一侧板,所述第一侧板的外壁左侧固定连接有机体架,所述机体架的外壁左侧固定安装有第二侧板,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的底部均设置有夹紧轮,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的内部均设置有弹性夹板,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的内部均固定安装有夹紧弹簧,所述第一侧板的内部插接安装有直线轴承,直线轴承的外壁固定安装有连接块,所述直线轴承的内部活动安装有导向轴,所述导向轴的外壁固定安装有支撑橡胶轮,所述直线轴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快压组件,所述机体架的底部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底部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固定板,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电机减速器,所述电机减速器的外部固定安装有行走橡胶轮,所述机体架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一定位块,所述机体架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二定位块,所述第二定位块的内壁固定安装有编码
器固定板,所述编码器固定板的外壁固定安装有编码器,所述第一侧板的正面与背面均固定安装有第二防倾覆件,两个所述第二防倾覆件相离一侧的外部均固定安装有星形把手,所述第二侧板的正面与背面均固定安装有第一防倾覆件,所述机体架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顶部支撑部件,所述机体架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摄像头固定板,所述机体架的正面与背面均固定安装有单点测距雷达模块,所述摄像头固定板的正面固定安装有摄像头,所述摄像头固定板的正面固定安装有高强度
LED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
:
所述驱动电机

行走橡胶轮和电机减速器的数量均为两个,且机体架的底部正面所述电机减速器的输出端与编码器固定连接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
:
所述星形把手的数量为两个,且第一防倾覆件的正面固定安装有星形把手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
:
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的底部均螺纹安装有定位螺钉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
:
所述机体架的内部设置有内置锂电池,机体架的内部固定安装有主控制器
、FLASH
内存

图像数字传感模块和六轴姿态传感器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
:
所述驱动电机

编码器

高强度
LED


单点测距雷达模块

摄像头
、FLASH
内存

图像数字传感模块和六轴姿态传感器均与主控制器电连接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
:
所述机体架的内部设置有无线模块,且无线模块与无线局域网接入,且主控制器配套有远程手持终端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
:
所述快压组件由按压塑料件

顶轴和横插销组成

[0015](

)
有益效果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起重机导轨多轴自动检测机器人,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7]1、
该用于起重机导轨多轴自动检测机器人,通过驱动电机配合行走橡胶轮式驱动在导轨上位移,直线轴承和支撑橡胶轮能够通过快压组件进行锁紧,而直线轴承能够在导向轴外部调节间距以此来适配不同宽度型号的导轨,并且机体架的内部设置有六轴姿态传感器,能够检测到机器人整体的运行状况,配合第一防倾覆件和第二防倾覆件进行物理层面的空间限位,进一步增加机器人在导轨上运行的安全性,而工作人员也无需近距离跟随导轨检测全程自动化测量,其机器人检测的数据图片均会实时传输至工作人员的远程手持终端上,起到了更加便捷

安全

快速以及直观的效果

[0018]2、
该用于起重机导轨多轴自动检测机器人,通过将各部件实现模块化运行组装,不同模块部件之间独立运行实现自检测功能,并且不会因单独模块部件故障导致整体机械失灵,便于现场组装安放以及维修检测,而自动检测的对象包括有轨道检测超差磨损

初始安装不正确

轨道压板松脱

轨道梁结构不平

弯曲

压板衬垫磨损等参数,自动测量起重机导轨水平度,直线度,平行度,双导轨共面性,机器据人自动测量数值,并根据规范标准给出判断数据
,
并提供修正数值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用于起重机导轨多轴自动检测机器人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用于起重机导轨多轴自动检测机器人夹紧弹簧和夹紧轮
的结构俯视图;
[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用于起重机导轨多轴自动检测机器人,包括第一侧板
(11)
,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板
(11)
的外壁左侧固定连接有机体架
(10)
,所述机体架
(10)
的外壁左侧固定安装有第二侧板
(12)
,所述第一侧板
(11)
和第二侧板
(12)
的底部均设置有夹紧轮
(20)
,所述第一侧板
(11)
和第二侧板
(12)
的内部均设置有弹性夹板
(21)
,所述第一侧板
(11)
和第二侧板
(12)
的内部均固定安装有夹紧弹簧
(23)
,所述第一侧板
(11)
的内部插接安装有直线轴承
(32)
,直线轴承
(32)
的外壁固定安装有连接块
(31)
,所述直线轴承
(32)
的内部活动安装有导向轴
(33)
,所述导向轴
(33)
的外壁固定安装有支撑橡胶轮
(34)
,所述直线轴承
(32)
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快压组件
(30)
,所述机体架
(10)
的底部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
(401)
,所述驱动电机
(401)
的底部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固定板
(41)
,所述驱动电机
(401)
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电机减速器
(402)
,所述电机减速器
(402)
的外部固定安装有行走橡胶轮
(43)
,所述机体架
(10)
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一定位块
(42)
,所述机体架
(10)
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二定位块
(45)
,所述第二定位块
(45)
的内壁固定安装有编码器固定板
(46)
,所述编码器固定板
(46)
的外壁固定安装有编码器
(44)
,所述第一侧板
(11)
的正面与背面均固定安装有第二防倾覆件
(52)
,两个所述第二防倾覆件
(52)
相离一侧的外部均固定安装有星形把手
(51)
,所述第二侧板
(12)
的正面与背面均固定安装有第一防倾覆件
(50)
,所述机体架
(10)
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顶部支撑部件
(13)
,所述机体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林郑登国董凯孙常亮胡海波郭峰吕杰王文达陈林霄施云操陈攀王豪乔伟张晓玲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万曦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