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件、固定组件及光伏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762411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22 02: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光伏发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连接件、固定组件及光伏装置。连接件用于将安装有边框的光伏组件与支架连接固定,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在各自的一端边缘相连接,第一连接部远离第二连接部的侧面抵接光伏组件,第二连接部连接支架;抵接部成型在第一连接部远离第二连接部的一端且向第二连接部反向平行的方向延伸,抵接部的内侧抵接光伏组件;第一卡接部与抵接部在相对于第一连接部的同侧间隔设置,且第一卡接部一端固定在第一连接部上,另一端向远离抵接部的方向弯折,第一卡接部与第一连接部之间形成第一卡接空间,第一卡接部适于与边框卡接固定。连接件能够实现与待安装光伏组件的卡接稳定连接,保证光伏组件的发电效率。件的发电效率。件的发电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连接件、固定组件及光伏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光伏发电
,具体涉及一种连接件、固定组件及光伏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随着新能源产业的不断发展,光伏产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尤其是在如何提高光伏组件的功率方面。在光伏装置的安装中,首先是将光伏层压件安装到边框上形成光伏组件,再将光伏组件通过边框与螺栓等固定在支架上。
[0003]在上述应用中,通常采用传统的有C面的边框结构,便于通过螺栓等固定件与支架固定,但是,由于C面宽度比A面宽,边框的C面会遮挡住电池片,从而影响组件的功率。以166

144版型组件为例,长边框的C面遮挡电池面积为478.08cm2,短边框的C面遮挡电池面积为125.5cm2,而一块166半片电池的面积约为136.12cm2,从计算结果来看边框C面的遮挡面积占比较大。因此,行业内开始使用无C边框,无C边框的一端用于安装光伏层压件,另一端通过连接件固定在支架上,减少C面遮挡造成的功率损失。
[0004]现有的无C边框在实际应用中,边框与连接件之间主要依靠过盈配合的摩擦力实现固定,由于无C边框与连接件的接触面积小,在测试载荷的过程中边框和连接件之间容易产生滑移,稳定性差,导致连接件与边框松动甚至脱开,造成载荷测试失败,影响光伏组件的发电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5]因此,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现有技术中无C边框与连接件的接触面积小,在测试载荷的过程中边框和连接件之间容易产生滑移,稳定性差,导致连接件与边框松动甚至脱开,造成载荷测试失败,影响光伏组件的发电效率,从而提供一种连接件、固定组件及光伏装置。
[0006]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连接件,用于将安装有边框的光伏组件与支架连接固定,包括:
[0007]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在各自的一端边缘相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远离所述第二连接部的侧面适于抵接光伏组件,所述第二连接部适于连接支架;
[0008]抵接部,所述抵接部成型在所述第一连接部远离所述第二连接部的一端且向所述第二连接部反向平行的方向延伸,所述抵接部的内侧适于抵接光伏组件;
[0009]第一卡接部,所述第一卡接部与所述抵接部在相对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同侧间隔设置,且所述第一卡接部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一连接部上,另一端向远离所述抵接部的方向弯折,所述第一卡接部与所述第一连接部之间形成第一卡接空间,所述第一卡接部适于与所述边框卡接固定。
[0010]可选地,上述的连接件,所述抵接部朝向所述第一卡接部的端面上成型有第一防滑结构。
[0011]可选地,上述的连接件,所述第一卡接部弯折处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一斜面;所述抵接部在所述第一防滑结构相对的另一端面上成型有第二斜面。
[0012]可选地,上述的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部固定成型在所述第一连接部远离所述抵接部一端的端部;所述第二连接部还设置有支撑部,所述支撑部在所述第二连接部远离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一端朝向远离所述抵接部的方向延伸设置;所述支撑部的下端面在所述连接件与所述边框卡接固定时,适于与光伏组件的边缘相平齐。
[0013]本技术还提供一种固定组件,包括:
[0014]上述的连接件,以及边框,所述边框包括一体成型的第一结构和第二结构;
[0015]所述第一结构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在与所述第二结构相邻的一侧开设有第一开口,所述安装槽内适于容置光伏层压件的边缘;
[0016]所述第二结构开设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槽在与所述第一开口相反的方向开设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卡接部适于伸入所述连接槽内,所述第二结构在远离所述第一结构的一端具有向所述第一结构一侧延伸的第二卡接部,所述第二卡接部适于伸入所述第一卡接空间中以将所述连接件与所述边框连接固定。
[0017]可选地,上述的固定组件,所述第二卡接部的尺寸与所述第一卡接空间的尺寸相适应。
[0018]可选地,上述的固定组件,所述第二开口为在所述边框长度方向上间隔设置的若干通孔;在所述边框的高度方向,所述通孔设置在所述边框的中部。
[0019]可选地,上述的固定组件,所述第二结构还包括:挡板,所述挡板设置在所述连接槽内以将所述连接槽分隔为第二卡接空间和角码槽;所述第二开口在所述边框的长度方向上贯通设置,所述第一卡接部伸入所述第二卡接空间;所述第二卡接空间的尺寸与所述第一卡接部的尺寸相适应。
[0020]可选地,上述的固定组件,所述第二结构在与所述第二开口相对的端面外侧成型有第二防滑结构。
[0021]本技术还提供一种光伏装置,包括:上述的固定组件;
[0022]以及光伏层压件和支架,所述边框包围设置在所述光伏层压件的外周,所述支架适于与所述第二连接部相连。
[0023]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0024]1.本技术提供的连接件,设置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抵接部和第一卡接部,在第一连接部同侧设置的抵接部和第一卡接部,能够对待安装的光伏组件的边框进行上下相对两端面的固定,下端的第一卡接部和所形成的第一卡接空间能够适配待安装的边框等结构上的不同卡接结构,比如凹槽或者凸块,或者卡勾等等,实现与待安装结构的卡接固定,同时,上端的抵接部配合下端的第一卡接部使得边框的端面与第一连接部相抵接,从而限位连接件和边框出现相对滑动和脱出,连接件能够实现与待安装光伏组件的稳定连接,有助于保证光伏组件的发电效率。
[0025]2.本技术提供的连接件,抵接部靠近第一卡接部的端面上成型有第一防滑结构。第一防滑结构能够增强连接件的抵接部在抵接光伏组件的边框时增大摩擦力,提高夹持稳定性。
[0026]3.本技术提供的连接件,第一卡接部弯折处外表面的第一斜面便于第一卡接
部与待安装的边框进行卡接,避免尖锐的边缘部分造成安装卡滞及损伤待安装工件,抵接部远离第一连接部一端上的第二斜面能够避免工人在安装抵接部时划伤,增强安全性,同时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均具有节省材料,降低成本的效果。
[0027]4.本技术提供的固定组件,光伏组件边框的安装槽固定光伏层压件,同时连接槽的第一开口处设置第二卡接部,第一卡接部伸入连接槽的同时,第二卡接部能够伸入第一卡接空间,第一卡接部与第二卡接部的朝向相反,有助于形成相对稳定的卡接固定,保证连接件与光伏组件边框的连接可靠性。
[0028]5.本技术提供的固定组件,边框的第二开口为在边框长度方向上间隔设置的若干通孔,在边框的高度方向,通孔设置在边框的中部;第二卡接部具有一定的高度,便于卡接,同时中部开孔也有助于载荷分布均匀,通孔能够避免减少第一卡接部随意偏移。
[0029]6.本技术提供的固定组件,挡板设置在连接槽内以将连接槽分隔为第二卡接空间和角码槽,使得第一卡接部在伸入第二卡接空间后,相对的两端分别与第二卡接部的内壁面和挡板相抵接,稳定性好;第二开口在边框的长度方向上贯通设置,能够使得连接件能够在边框整个长度方向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接件,用于将安装有边框(20)的光伏组件与支架连接固定,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连接部(101)和第二连接部(102),所述第一连接部(101)与所述第二连接部(102)在各自的一端边缘相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101)远离所述第二连接部(102)的侧面适于抵接光伏组件,所述第二连接部(102)适于连接支架;抵接部(103),所述抵接部(103)成型在所述第一连接部(101)远离所述第二连接部(102)的一端且向与所述第二连接部(102)反向平行的方向延伸,所述抵接部(103)的内侧适于抵接光伏组件;第一卡接部(104),所述第一卡接部(104)与所述抵接部(103)在相对于所述第一连接部(101)的同侧间隔设置,且所述第一卡接部(104)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一连接部(101)上,另一端向远离所述抵接部(103)的方向弯折,所述第一卡接部(104)与所述第一连接部(101)之间形成第一卡接空间(1042),所述第一卡接部(104)适于与所述边框(20)卡接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接部(103)朝向所述第一卡接部(104)的端面上成型有第一防滑结构(103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接部(104)弯折处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一斜面(1041);所述抵接部(103)在所述第一防滑结构(1031)相对的另一端面上成型有第二斜面(1032)。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部(102)固定成型在所述第一连接部(101)远离所述抵接部(103)一端的端部;所述第二连接部(102)还设置有支撑部(1021),所述支撑部(1021)在所述第二连接部(102)远离所述第一连接部(101)的一端朝向远离所述抵接部(103)的方向延伸设置;所述支撑部(1021)的下端面在所述连接件(10)与所述边框(20)卡接固定时,适于与光伏组件的边缘相平齐。5.一种固定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

4任意一项所述的连接件(10),以及边框(2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裴世超郭琦萧吉宏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华晟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