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食药用菌养生配方及其加工设备组成比例

技术编号:39755845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17 23:5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食药用菌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食药用菌养生配方及其加工设备,包括:箱体,箱体内滑动连接有进料盒,进料盒的底面设有筛网,箱体的两侧均开设有箱槽,两个箱槽内均转动连接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食药用菌养生配方及其加工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食药用菌加工
,具体为一种食药用菌养生配方及其加工设备


技术介绍

[0002]食药用菌富含多糖

碳水化合物和多种氨基酸等成分,不仅能改善人类的食物构成

提高营养水平

增强免疫力,还具有防癌抗癌

预防多种疾病的功效

膳食纤维是人体必需的七大营养素之一

目前我国成人每人每天摄取的膳食纤维仅有8至
12
克,即每天应最少额外补充
18
克膳食纤维

水溶性膳食纤维可稀释和加速食物中致癌物质的清除,可减缓胆固醇吸收速度和加速其排泄,维持血糖和胆固醇在健康的水平,能够促进肠道自然蠕动和肠道有益菌群增殖,协同发挥整肠作用,可自然减轻体重和降低血脂
[0003]现有的将食药用菌中在加工时,由于将食药用菌会夹杂大量的尘土或其他杂质,因此需要对将食药用菌中的尘土以及其它杂质进行去除,现有的装置通常先对杂质进行筛除,再对食药用菌进行清洗,因此在加工时,清洗与筛除杂质的步骤需要分开进行,这样大大降低了生产率

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食药用菌养生配方及其加工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食药用菌养生配方及其加工设备,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食药用菌养生配方,食药用菌养生配方采用以下原料:
[0007]桦褐孔菌,松茸,桑黄,耙齿菌,松彬灵芝,松罗,茯苓,地参;
[0008]食药用菌养生配方包括以下步骤:
[0009]步骤
1、
将桦褐孔菌,松茸,桑黄,耙齿菌,松彬灵芝,松罗,茯苓,地参,通过清洗设备进行清洗,将原料表面附着的灰尘进行清理;
[0010]步骤
2、
将清洗后的原料放入筛网内,将桦褐孔菌,松茸,桑黄,耙齿菌,松彬灵芝,松罗,茯苓,地参内夹杂的杂质进行筛除,增强了原料的纯净度,提高了原料生产时的质量;
[0011]步骤
3、
将清洗与筛选后的原料放入烘干装置内进行烘干;
[0012]步骤
4、
将烘干后的原料取出,进行粉碎,得到原料粉末,将原料进行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获得食药用菌提取物和食药用菌渣;
[0013]步骤
5、
将步骤4中的食药用菌提取物和食药用菌渣混合,获得食药用菌有效成分的提取物;
[0014]步骤
6、
将食药用菌有效成分的提取物真空浓缩成膏状,得到食药用菌膏

[0015]优选的,所述步骤1中,在清洗设备清洗时,采用
80

95℃
的水,提前浸泡
20

60
分钟,在浸泡时,原料与水的重量比例为1比
3。
[0016]优选的,所述步骤1中,每次清洗时长为1‑
1.5
小时,共清洗次数2‑4次

[0017]优选的,所述步骤3中,烘干温度为
60℃
,烘干时长为1‑2小时

[0018]优选的,所述步骤4中,萃取的方法为:将所述原料干粉加入到超临界萃取釜中,在压力为
18

26MPa
,温度为
35

50℃
的条件下,采用原料干粉质量的
0.5
‑3倍的乙醇水溶液为夹带剂,萃取2‑
3h
,在分离釜中分离获得食药用菌提取物

[0019]一种食药用菌加工设备,包括:
[0020]箱体,所述箱体内滑动连接有进料盒,所述进料盒的底面设有筛网,所述箱体的两侧均开设有箱槽,两个所述箱槽内均转动连接有
L
型杆,两个所述
L
型杆的顶端与进料盒的底面相接触;
[0021]两组调节组件,所述两组调节组件分别设置在箱体的两侧,且用于带动两个
L
型杆转动;
[0022]两个安装板,两个所述安装板固定安装在箱体的顶面,两个所述安装板之间转动连接有同一个进水盒,所述进水盒的一侧设有多个喷头;
[0023]安装架,所述安装架固定安装在箱体的一侧,所述安装架上固定安装有蓄水箱,所述蓄水箱上设有送水软管,所述送水软管的一端与进水盒的一侧固定连接;
[0024]活动组件,所述活动组件设置在安装架上,且用于带动进水盒转动

[0025]优选的,所述调节组件包括第二连接座,所述第二连接座固定安装在箱体的外侧壁,所述
L
型杆的底面固定安装有第一连接座,所述第二连接座内转动连接有第一电动推杆,所述第一电动推杆的顶端转动连接在第一连接座内

[0026]优选的,所述活动组件包括第二活动座,所述第二活动座固定安装在安装架的一侧,所述进水盒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活动座,所述第二活动座内转动连接有第二电动推杆,所述第二电动推杆的一端转动连接在第一活动座内

[0027]优选的,所述箱体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上设有阀门

[002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9]该食药用菌养生配方及其加工设备,将需要清洗原料放入进料盒内,启动喷头,喷头会将蓄水箱内的水喷出,对原料进行冲洗,在对原料进行冲洗时,启动第一电动推杆,第一电动推杆通过与第二连接座

第一连接座的配合会带动
L
型杆在箱槽内往返转动,实现了
L
型杆的摆动,当
L
型杆摆动时,进料盒会进行抖动,抖动不仅可以翻动原料,加快清洗时的均匀性,抖动时筛网也会将原料中夹杂的杂质筛除,从而实现清洗与筛除杂质同步进行

附图说明
[0030]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流程示意图;
[0031]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2]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进水盒结构示意图;
[0033]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安装架结构示意图;
[0034]图5为本专利技术中箱体剖面结构示意图

[0035]图中:
1、
箱体;
2、
进料盒;
3、
筛网;
4、
箱槽;
5、L
型杆;
6、
安装板;
7、
进水盒;
8、
喷头;
9、
安装架;
10、
蓄水箱;
11、
送水软管;
12、
第一连接座;
13、
第二连接座;
14、
第一电动推杆;...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食药用菌养生配方,其特征在于:食药用菌养生配方采用以下原料:桦褐孔菌,松茸,桑黄,耙齿菌,松彬灵芝,松罗,茯苓,地参;食药用菌养生配方包括以下步骤:步骤
1、
将桦褐孔菌,松茸,桑黄,耙齿菌,松彬灵芝,松罗,茯苓,地参,通过清洗设备进行清洗,将原料表面附着的灰尘进行清理;步骤
2、
将清洗后的原料放入筛网内,将桦褐孔菌,松茸,桑黄,耙齿菌,松彬灵芝,松罗,茯苓,地参内夹杂的杂质进行筛除,增强了原料的纯净度,提高了原料生产时的质量;步骤
3、
将清洗与筛选后的原料放入烘干装置内进行烘干;步骤
4、
将烘干后的原料取出,进行粉碎,得到原料粉末,将原料进行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获得食药用菌提取物和食药用菌渣;步骤
5、
将步骤4中的食药用菌提取物和食药用菌渣混合,获得食药用菌有效成分的提取物;步骤
6、
将食药用菌有效成分的提取物真空浓缩成膏状,得到食药用菌膏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药用菌养生配方,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在清洗设备清洗时,采用
80

95℃
的水,提前浸泡
20

60
分钟,在浸泡时,原料与水的重量比例为1比
3。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药用菌养生配方,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每次清洗时长为1‑
1.5
小时,共清洗次数2‑4次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药用菌养生配方,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烘干温度为
60℃
,烘干时长为1‑2小时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药用菌养生配方,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萃取的方法为:将所述原料干粉加入到超临界萃取釜中,在压力为
18

26MPa
,温度为
35

50℃
的条件下,采用原料干粉质量的
0.5
‑3倍的乙醇水溶液为夹带剂,萃取2‑
3h
,在分离釜中分离获得食药用菌提取物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药用菌养生配方,其特征在于:所述食药用菌渣用水煎煮提取的方法为:食药用菌渣加入食药用菌粉重的
7.5

8.5
倍量水,加热煎煮提取三次,每次的保温时间为
1.4

1.6
小时,离心分离提取液,合并三次提取液
。7.
一种食药用菌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
(1)
,所述箱体
(1)
内滑动连接有进料盒
(2)
,所述进料盒
(2)
的底面设有筛网
(3)
,所述箱体
(1)
的两侧均开设有箱槽
(4)
,两个所述箱槽
(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斌王鹏王松伟
申请(专利权)人:延边灵桦工坊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