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转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755708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17 23:54
本公开涉及一种转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转子、永磁电机及压缩机


[0001]本公开涉及永磁电机的
,具体涉及一种转子

永磁电机及压缩机


技术介绍

[0002]内嵌式永磁电机,由于其功率密度高

转子结构强度高,被广泛应用于多种领域

如高性能压缩机领域中,内嵌式永磁电机仍然是首选方案

[0003]现有技术中,应用于压缩机的内嵌式永磁电机按照磁场方向主要分为径向磁场和切向磁场两种,切向磁场方案因其磁极两面产生的磁场通过磁极直接面向定转子气隙,因而具有更高的磁铁利用率

然而,切向磁场方案因永磁体的一端伸入到转子内孔附近,永磁体插入转子后充磁难以饱和,并且可能带来气隙磁密谐波含量大的问题

[0004]经检索,现有专利文献
【CN 110768421A】
公开了一种永磁电机的转子

永磁电机及压缩机,所述的转子包括转子铁芯和多个永磁体,所述转子铁芯具有中心孔和多个磁体槽,所述多个磁体槽沿所述中心孔的周向排布,每个所述磁体槽沿所述中心孔的径向方向延伸,每个所述磁体槽的位于每个所述永磁体径向两端的部分形成第一隔磁槽

所述转子铁芯在每个所述磁体槽周向的至少一侧设有第二隔磁槽,所述第二隔磁槽将所在的单侧区域分隔成沿径向分布的多个磁场通路,径向上相邻两个所述磁场通路中,位于径向外侧的所述磁场通路的最小宽度小于位于径向内侧的所述磁场通路的最小宽度

[0005]该专利文献的技术方案的充磁磁通量可以达到饱和状态,解决了上述充磁难以饱和的问题,但在实际测试过程中存在着以下的缺陷:
[0006]该技术方案达到饱和状态所需的充磁电压高,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7]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公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转子

永磁电机及压缩机

本公开可达到充磁磁通量饱和状态,且所需的充磁电压低,更易充磁饱和

[0008]本公开所述的一种转子,包括:
[0009]转子铁芯,其具有中心孔以及多个磁体槽,多个所述磁体槽围绕所述中心孔沿周向排布,且所述磁体槽沿所述转子铁芯的径向延伸;
[0010]多个永磁体,多个所述永磁体一一对应设置在多个所述磁体槽中;
[0011]在每个所述磁体槽沿所述转子铁芯的周向上的两侧均形成有隔磁槽,所述隔磁槽与所述磁体槽之间形成磁场通路,所述隔磁槽倾斜于所述转子铁芯的径向,且所述隔磁槽沿着所述转子铁芯的径向向内逐渐远离所述磁体槽,使所述磁场通路的宽度沿着所述转子铁芯的径向向内逐渐变大

[0012]优选地,定义相邻的两个磁体槽分别为第一磁体槽和第二磁体槽,位于所述第一磁体槽靠近所述第二磁体槽一侧的隔磁槽为第一隔磁槽,位于所述第二磁体槽靠近所述第一磁体槽一侧的隔磁槽为第二隔磁槽,所述第一隔磁槽与所述中心孔边沿的最小间距为
d1
,所述第一隔磁槽与所述第二隔磁槽的最小间距为
d2
,所述永磁体在所述转子径向上的
长度为
L
,满足:
[0013]0.5L≦d1≦L

[0014]0.5L≦d2≦L。
[0015]优选地,定义相邻两个所述永磁体之间的对称轴为磁极中线,定义所述永磁体与所述转子铁芯的径向同向的中轴线为磁体中线,所述中心孔的轴心位置沿所述磁极中线到转子外边缘的距离为
R1
,所述中心孔的轴心位置沿所述磁体中线到转子外边缘的距离为
R2
,满足:
[0016]0.9R1≦R2≦0.98R1。
[0017]优选地,所述永磁体为稀土永磁体

[0018]优选地,所述永磁体为铁氧永磁体

[0019]优选地,所述隔磁槽为长条形槽

[0020]优选地,所述隔磁槽与所述转子铁芯的径向成朝向所述转子铁芯内侧的锐角,所述锐角角度为
10
°

20
°

[0021]本公开的一种永磁电机,包括上述的转子

[0022]优选地,所述永磁电机还包括定子,所述转子转动嵌设于所述定子中

[0023]本公开的一种压缩机,包括上述的永磁电机

[0024]本公开所述的一种转子

永磁电机及压缩机,其优点在于,本公开可达到充磁磁通量饱和状态,且所需的充磁电压低,能更易实现充磁饱和

此外还能有效降低改善气隙磁密的谐波畸变率,进而降低电机振动噪音,并能兼顾高功率密度

附图说明
[0025]图1是本实施例所述转子沿轴垂直线的剖视示意图之一;
[0026]图2是本实施例所述转子沿轴垂直线的剖视示意图之二;
[0027]图3是本实施例所述转子沿轴垂直线的剖视示意图之三;
[0028]图4是本实施例所述永磁电机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5是本实施例所述转子使用充磁工装充磁时的磁场分布图;
[0030]图6是本实施例的转子与现有技术中的转子对比的充磁曲线图

[0031]附图标记说明:1‑
转子,
10

转子铁芯,
11

中心孔,
12

磁体槽,
12a

第一磁体槽,
12b

第二磁体槽,
13

隔磁槽,
13a

第一隔磁槽,
13b

第二隔磁槽,2‑
永磁体,3‑
永磁电机,
31

定子,4‑
充磁工装

具体实施方式
[0032]如图1所示,本公开所述的一种转子,包括:
[0033]转子铁芯
10
,转子铁芯
10
在其中心位置形成有圆形的中心孔
11
,在中心孔
11
的外侧形成有多个磁体槽
12
,多个磁体槽
12
围绕中心孔
11
沿周向排布,且磁体槽
12
沿着转子铁芯
10
的径向延伸;
[0034]多个永磁体2,多个永磁体2一一对应设置在多个磁体槽
12
中,永磁体2的工作面大体沿转子的切向方向,在每个磁体槽
12
沿转子铁芯
10
周向上的两侧均形成有至少一个的隔磁槽
13
,隔磁槽
13
与磁体槽
12
之间形成磁场通路

[0035]隔磁槽
13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转子,其特征在于,包括:转子铁芯,其具有中心孔以及多个磁体槽,多个所述磁体槽围绕所述中心孔沿周向排布,且所述磁体槽沿所述转子铁芯的径向延伸;多个永磁体,多个所述永磁体一一对应设置在多个所述磁体槽中;在每个所述磁体槽沿所述转子铁芯的周向上的两侧均形成有隔磁槽,所述隔磁槽与所述磁体槽之间形成磁场通路,所述隔磁槽倾斜于所述转子铁芯的径向,且所述隔磁槽沿着所述转子铁芯的径向向内逐渐远离所述磁体槽,使所述磁场通路的宽度沿着所述转子铁芯的径向向内逐渐变大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转子,其特征在于,定义相邻的两个磁体槽分别为第一磁体槽和第二磁体槽,位于所述第一磁体槽靠近所述第二磁体槽一侧的隔磁槽为第一隔磁槽,位于所述第二磁体槽靠近所述第一磁体槽一侧的隔磁槽为第二隔磁槽,所述第一隔磁槽与所述中心孔边沿的最小间距为
d1
,所述第一隔磁槽与所述第二隔磁槽的最小间距为
d2
,所述永磁体在所述转子径向上的长度为
L
,满足:
0.5L≦d1≦L

0.5L≦d2≦L。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转子,其特征在于,定义相邻两个所述永磁体之间的对称轴为磁极中线,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明湖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航海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