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天线检测控制电路及检测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753548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17 23: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天线检测控制电路及检测控制方法,包括用于连接待检测射频天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天线检测控制电路及检测控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芯片检测天线状态
,具体地说,是一种天线检测控制电路及检测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检测天线连接状态时,可以通过软件查询参考信号接收质量来判断射频天线是否脱落或异常

也可以使用专门的模块进行硬件检测,但是,当信号质量不好时,无法通过参考信号接收质量准确确定射频天线是否正常工作

或者适用范围比较小,成本较高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设计一种天线检测控制电路及检测控制方法,所述电路能够低成本实现检测射频天线状态的功能,并且可以通过控制模块关闭射频天线供电,提高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所述方法基于所述电路实现,能够低成本实现检测射频天线状态的功能,并且可以通过控制模块关闭射频天线供电,提高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0004]本专利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天线检测控制电路,包括用于连接待检测射频天线
RF1
的射频电路

天线检测电路及控制电路,所述射频电路连接天线检测电路,所述控制电路连接天线检测电路;所述射频电路包括电容
C13、
电容
C14、
电容
C15、
电阻
R13、
电感
L1
及电感
L2
,电容
C13
的第一端接地,电容
C13
的第二端连接电阻
R13
的第一端,电容
C14
的第一端接地,电容
C14
的第二端连接电阻
R13
的第二端,电感
L1
的第一端连接电容
C13
和电阻
R13
的共接端,电感
L1
的第二端分别与待检测射频天线
RF1

RF
端口

电感
L2
的第一端连接,且电感
L1
和电感
L2
的共接端还形成
RF_IN
端口,电感
L2
的第二端通过电容
C15
接地,电感
L2
和电容
C15
的共接端接入控制电路

[0005]进一步为更好地实现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天线检测控制电路,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控制电路包括
MOS

Q1、
三极管
Q3、
电阻
R16、
电阻
R20、
电阻
R22

MOS

Q1
的漏极连接射频电路(电感
L2
和电容
C15
的共接端),电阻
R16
连接在
MOS

Q1
的栅极和源极,
MOS

Q1
的栅极连接三极管
Q3
的集电极,电阻
R22
连接在三极管
Q3
的基极和发射极上,三极管
Q3
的发射极还接地,电阻
R20
的第一端形成
ANT_ON
端口,电阻
R20
的第二端连接在三极管
Q3
的基极上,
MOS

Q1
的源极接入天线检测电路

[0006]进一步为更好地实现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天线检测控制电路,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天线检测电路包括电阻
R1、
电阻
R2、
电阻
R3、
电阻
R4、
电阻
R15、
电阻
R17、
电阻
R18
,电阻
R17、
电阻
R2、
电阻
R1
依次串联,且电阻
R2
和电阻
R1
的共接端形成
ANT2
端口,电阻
R1
的非共接端接地,电阻
R18、
电阻
R4
和电阻
R3
依次串联,电阻
R4
和电阻
R3
的共接端形成
ANT1
端口,电阻
R3
的非共接端接地,电阻
R15
连接在电阻
R17
的非共接端和电阻
R18
的非共接端上,电阻
R15
和电阻
R18
的共接端还形成
VCC_RF
端口,电阻
R15
和电阻
R17
的共接端接入控制电路(电阻
R16

MOS

Q1
的源极)

[0007]进一步为更好地实现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天线检测控制电路,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待检测射频天线
RF1
的其余端口接地

[0008]一种天线检测控制方法,基于一种天线检测控制电路实现,包括下述步骤:1)将待检测射频天线
RF1
连接在天线检测控制电路上,使用支持
ADC
检测的
CPU
对电阻
R15
两端的电压进行测量;2)经步骤1)后,设定上阈值和下阈值,而后读取电阻
R15
两端的电压降:当电压降大于上阈值时,则判断待检测射频天线
RF1
处于短路状态;当电压降小于下阈值时,则判断待检测射频天线
RF1
处于断路状态;当上阈值>电压降>下阈值时,则判断待检测射频天线
RF1
处于正常工作状态;3)根据检测到的不同工作状态,
CPU
对待检测射频天线
RF1
供电进行控制,将
ANT_ON
端口电压拉低,当检测到待检测射频天线
RF1
处于短路状态时,
CPU
控制三极管
Q3

MOS

Q1
,断开天线的供电;当检测到待检测射频天线
RF1
断开或者正常连接时,
CPU
控制
ANT_ON
端口电压拉高,正常给待检测射频天线
RF1
供电

[0009]进一步为更好地实现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天线检测控制方法,特别采用下述设置方式:所述上阈值和下阈值通过下述公式计算:
V
SENSE1
=V
SENSE
/K
SENSE
,计算所得的最小值即为下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天线检测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连接待检测射频天线
RF1
的射频电路

天线检测电路及控制电路,所述射频电路连接天线检测电路,所述控制电路连接天线检测电路;所述射频电路包括电容
C13、
电容
C14、
电容
C15、
电阻
R13、
电感
L1
及电感
L2
,电容
C13
的第一端接地,电容
C13
的第二端连接电阻
R13
的第一端,电容
C14
的第一端接地,电容
C14
的第二端连接电阻
R13
的第二端,电感
L1
的第一端连接电容
C13
和电阻
R13
的共接端,电感
L1
的第二端分别与待检测射频天线
RF1

RF
端口

电感
L2
的第一端连接,且电感
L1
和电感
L2
的共接端还形成
RF_IN
端口,电感
L2
的第二端通过电容
C15
接地,电感
L2
和电容
C15
的共接端接入控制电路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天线检测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包括
MOS

Q1、
三极管
Q3、
电阻
R16、
电阻
R20、
电阻
R22

MOS

Q1
的漏极连接射频电路,电阻
R16
连接在
MOS

Q1
的栅极和源极,
MOS

Q1
的栅极连接三极管
Q3
的集电极,电阻
R22
连接在三极管
Q3
的基极和发射极上,三极管
Q3
的发射极还接地,电阻
R20
的第一端形成
ANT_ON
端口,电阻
R20
的第二端连接在三极管
Q3
的基极上,
MOS

Q1
的源极接入天线检测电路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天线检测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检测电路包括电阻
R1、
电阻
R2、
电阻
R3、
电阻
R4、
电阻
R15、
电阻
R17、
电阻
R18
,电阻
R17、
电阻
R2、
电阻
R1
依次串联,且电阻
R2
和电阻
R1
的共接端形成
ANT2
端口,电阻
R1
的非共接端接地,电阻
R18、
电阻
R4
和电阻
R3
依次串联,电阻
R4
和电阻
R3
的共接端形成
ANT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文王云刚田超罗波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天合智控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