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的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753371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17 23:5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的制造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的制造方法
[0001]本申请是申请日为
2018

12

12
日,申请号为
201880082277.X
,专利技术名称为“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的制造方法”的申请的分案申请



[0002]本公开涉及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的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0003]锂离子二次电池等二次电池为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的1种,被用于移动电话

数码相机

笔记本
PC、
混合动力汽车

电动汽车等广泛的领域

锂离子二次电池中,使用锂金属氧化物作为正极活性物质

使用石墨等碳材料作为负极活性物质的锂离子二次电池成为主流

[0004]作为正极活性物质的制造方法,例如,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的制造方法,该制造方法中,在通式
Li
z
Ni1‑
x

y
Co
x
M
y
O2(
其中,
0.10≤x≤0.35、0≤y≤0.35、0.97≤z≤1.20

M
为选自
Mn、V、Mg、Mo、Nb、Ti

Al
中的至少1种元素
)
所示的一次颗粒和前述一次颗粒聚集而构成的二次颗粒所形成的锂金属复合氧化物粉末中,添加溶解有钨化合物的碱溶液并混合,对得到的混合物进行热处理,从而在前述锂金属复合氧化物粉末的一次颗粒的表面形成包含
W

Li
的细颗粒

[0005]另外,例如,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一种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的制造方法,该制造方法中,在通式
Li
z
Ni1‑
x

y
Co
x
M
y
O2(
其中,
0≤x≤0.35、0≤y≤0.35、0.95≤z≤1.30

M
为选自
Mn、V、Mg、Mo、Nb、Ti

Al
中的至少1种元素
)
所示的一次颗粒和一次颗粒聚集而构成的二次颗粒所形成的锂金属复合氧化物粉末中,混合不含有锂的钨化合物粉末,对得到的钨混合物进行热处理,从而在锂金属复合氧化物的一次颗粒表面形成钨酸锂化合物

[0006]现有技术文献
[0007]专利文献
[0008]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
2012

79464
号公报
[0009]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
2016

127004
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10]然而,虽然镍的比率高

钴的比率为
10
摩尔%以下的
(
换言之,上述通式中,
0≤x≤0.1)
锂金属复合氧化物为优异的正极活性物质,但存在低温下的放电容量降低的问题

[0011]通常,通过在锂金属复合氧化物的一次颗粒表面形成包含
W

Li
的颗粒,从而低温下的放电容量得到改善

然而,即使利用上述专利文献1和2中公开的方法,在镍的比率高

钴的比率为
10
摩尔%以下的锂金属复合氧化物的一次颗粒表面形成包含
W

Li
的颗粒,也基本未改善低温下的放电容量

[0012]因此,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的制造
方法,其既能够使用镍的比率高

钴的比率为
10
摩尔%以下的锂金属复合氧化物又能够改善低温下的放电容量

[0013]作为本公开的一方式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具备如下工序:第1工序,在通式
Li
z
Ni1‑
x

y
Co
x
M
y
O2(
其中,
0≤x≤0.1、0≤y≤0.1、0.97≤z≤1.20

M
为选自
Mn、W、Mg、Mo、Nb、Ti、Si

Al
中的至少1种元素
)
所示的一次颗粒和前述一次颗粒聚集而构成的二次颗粒所形成的锂金属复合氧化物粉末中,添加溶解有钨化合物的碱溶液并混合;和,第2工序,将混合的前述碱溶液与前述锂金属复合氧化物粉末进行热处理,从而在前述锂金属复合氧化物粉末的一次颗粒的表面形成包含
W

Li
的颗粒,前述第1工序中,前述碱溶液的添加量相对于前述锂金属复合氧化物粉末为
0.1

10
质量%

[0014]根据本公开的一方式,可以得到能改善低温下的放电容量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

具体实施方式
[0015]通式
Li
z
Ni1‑
x

y
Co
x
M
y
O2(
其中,
0≤x≤0.1、0≤y≤0.1、0.97≤z≤1.20

M
为选自
Mn、W、Mg、Mo、Nb、Ti、Si

Al
中的至少1种元素
)
所示的一次颗粒和前述一次颗粒聚集而构成的二次颗粒所形成的锂金属复合氧化物例如在能实现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的高能量密度化等方面为优异的正极活性物质,但存在低温
(
例如

10℃
以下
)
下的放电容量降低的问题

为了改善低温下的放电容量,考虑在锂金属复合氧化物的一次颗粒表面形成包含
W

Li
的颗粒

包含
W

Li
的颗粒的锂离子传导性高,因此,通过在一次颗粒表面形成包含
W

Li
的颗粒,从而锂金属复合氧化物的反应阻力降低,低温下的放电容量得到改善

[0016]然而,如上述专利文献2的技术那样,将锂金属复合氧化物粉末与钨化合物粉末混合并进行热处理的方法中,钨化合物粉末难以分散于二次颗粒内部,因此,难以在二次颗粒内部的一次颗粒表面形成包含
W

Li
的颗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的制造方法,其具备如下工序:第1工序,在通式
Li
z
Ni1‑
x

y
Co
x
M
y
O2所示的一次颗粒和所述一次颗粒聚集而构成的二次颗粒所形成的锂金属复合氧化物粉末中,添加溶解有钨化合物的碱溶液,其中,
0≤x≤0.1、0≤y≤0.1、0.97≤z≤1.20

M
为选自
Mn、W、Mg、Mo、Nb、Ti、Si

Al
中的至少1种元素;和,第2工序,将添加的所述碱溶液和所述锂金属复合氧化物粉末进行热处理,从而在所述锂金属复合氧化物粉末的一次颗粒的表面形成包含
W

Li
的颗粒,所述第1工序中,所述碱溶液的添加量相对于所述锂金属复合氧化物粉末为
0.1

10
质量%
。2.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杤尾孝哉金井敏信小笠原毅
申请(专利权)人: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