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玻璃纤维复合板的生产工艺优化控制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9753133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17 23:5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玻璃纤维复合板的生产工艺优化控制方法及系统,涉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通过基于制备需求信息匹配树脂胶液配方信息制备树脂胶液,并基于粘接片加工设备加工样品粘接片;获得样品粘接片性能检测结果并比对制备需求信息,根据比对结果对粘接片加工设备进行控制优化调整以进行粘接片批量生产和多层压制获取玻璃纤维复合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玻璃纤维复合板的生产工艺优化控制方法及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数据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玻璃纤维复合板的生产工艺优化控制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的玻璃纤维复合板生产中,用于树脂胶液和粘结片的生产过程需要涉及到大量的参数和技术细节,难以实现完全自动化的调整和控制

[0003]在树脂胶液的生产过程中,需要掌握多种复杂的技术要求,比如溶液浓度

混合比例

浸渍时间等多个参数,这些参数之间还存在着相互影响的关系

此外,树脂胶液的稳定性也会受到环境温度

湿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这进一步增加了产品的生产难度

[0004]现有技术中存在进行玻璃纤维复合板的生产工艺参数调节控制的智能化程度较低,导致所获玻璃纤维复合板性能与用户需求适配度较低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玻璃纤维复合板的生产工艺优化控制方法及系统,用于针对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进行玻璃纤维复合板的生产工艺参数调节控制的智能化程度较低,导致所获玻璃纤维复合板性能与用户需求适配度较低的技术问题

[0006]鉴于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玻璃纤维复合板的生产工艺优化控制方法及系统

[0007]本申请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玻璃纤维复合板的生产工艺优化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接收制备需求信息,其中,所述制备需求信息包括尺寸约束信息和性能约束信息;将所述性能约束信息的第一子性能约束信息输入配方库匹配树脂胶液配方信息,根据所述树脂胶液配方信息调取原料控制树脂胶液制备设备,获取树脂胶液;将所述树脂胶液输送至粘接片加工设备,获取样品粘接片;通过图像采集装置采集所述样品粘接片的尺寸特征信息,通过取样设备对所述样品粘接片进行取样检测,获取性能检测结果;当所述性能检测结果不满足所述性能约束信息的第二子性能约束信息,或
/
和所述尺寸特征信息不满足所述尺寸约束信息时,对所述粘接片加工设备进行控制优化调整;控制优化调整的所述粘接片加工设备处理所述树脂胶液,生成批量粘接片;将所述批量粘接片输送至压制加工设备进行压制,获取玻璃纤维复合板

[0008]进一步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0009]所述第一子性能约束信息包括固体含量期望区间和第一凝胶期望时长区间;根据所述配方库随机生成
M
个初始树脂胶液配方信息,其中,所述
M
个初始树脂胶液配方信息包括
M
个成份配比和
M
个配置控制工艺;以固体含量检测结果为第一检索任务,以凝胶时长为第二检索任务,基于所述
M
个成份配比和所述
M
个配置控制工艺进行生产数据挖掘,获得树脂胶液生产日志信息;根据所述树脂胶液生产日志信息,获取满足所述固体含量期望区间,且满足所述第一凝胶期望时长区间的所述树脂胶液配方信息

[0010]进一步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0011]获取所述
M
个成份配比的第一个成份配比,遍历所述
M
个配置控制工艺进行组合,生成第一个扩充配方信息集;获取所述
M
个成份配比的第
M
个成份配比,遍历所述
M
个配置控制工艺进行组合,生成第
M
个扩充配方信息集;以固体含量检测结果为第一检索任务,以凝胶时长为第二检索任务,遍历所述第一个扩充配方信息集直到所述第
M
个扩充配方信息
、M
个初始树脂胶液配方信息进行生产数据挖掘,获得所述树脂胶液生产日志信息

[0012]进一步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0013]通过所述图像采集装置对采集所述样品粘接片的样品图像信息;根据所述制备需求信息,构建粘接片概念模型,与所述样品图像信息进行尺寸偏差计算,生成所述尺寸特征信息;所述第二子性能约束信息包括树脂期望含量

第二凝胶期望时长区间

树脂流动期望度和挥发物期望含量;遍历所述树脂期望含量

所述第二凝胶期望时长区间

所述树脂流动期望度和所述挥发物期望含量,匹配取样工艺参数和检测工艺参数;根据所述取样工艺参数控制所述性能检测设备的取样机械臂进行取样,输送至所述性能检测设备的性能检测区域,基于所述检测工艺参数进行检测控制,获取所述性能检测结果

[0014]进一步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0015]当所述性能检测结果不满足所述性能约束信息的所述第二子性能约束信息时,获取缺陷指标属性信息和指标性能偏差值;根据所述缺陷指标属性信息,匹配关联控制参数;将所述指标性能偏差值和所述关联控制参数输入控制参数调整模型,输出关联控制参数优化结果;当所述尺寸特征信息不满足所述尺寸约束信息时,获取尺寸偏差分布信息,其中,所述尺寸偏差分布信息包括尺寸偏差位置和尺寸偏差值;根据所述尺寸偏差位置和所述尺寸偏差值对粘接片剪切控制参数进行调整,生成剪切控制参数优化结果;根据所述关联控制参数优化结果对所述粘接片加工设备的粘接片制备控制模块进行调整,根据所述剪切控制参数优化结果对所述粘接片加工设备的粘接片剪切控制模块进行调整

[0016]进一步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0017]根据缺陷指标预设属性进行关联性分析,获取关联控制参数类型;以所述关联控制参数类型为引导变量,以所述缺陷指标预设属性的指标性能偏差特征值为跟随变量进行数据挖掘,生成关联控制参数记录数据和指标性能偏差记录数据;以所述关联控制参数类型和所述指标性能偏差记录数据为输入数据,以所述关联控制参数记录数据为输出标识数据,生成控制参数调整模型构建数据集,训练所述控制参数调整模型内嵌于所述玻璃纤维复合板的生产工艺优化控制系统

[0018]进一步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0019]根据所述粘接片加工设备,获取粘接片制备控制参数类型集;以所述粘接片制备控制参数类型集的第
k
控制参数类型为变量类型,以所述粘接片制备控制参数类型集的其它控制参数为定量类型,采集粘接片制备记录数据;所述粘接片制备记录数据包括第
k
控制参数记录数据和所述缺陷指标预设属性的指标检测记录数据;根据所述第
k
控制参数记录数据和所述指标检测记录数据进行皮尔逊相关性分析,获取相关性分析结果;当所述相关性分析结果满足相关性阈值区间,将所述第
k
控制参数类型添加进所述关联控制参数类型

[0020]本申请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玻璃纤维复合板的生产工艺优化控制系统,所述系统包括:制备需求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制备需求信息,其中,所述制备需求信息包括尺
寸约束信息和性能约束信息;树脂胶液获取模块,用于将所述性能约束信息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玻璃纤维复合板的生产工艺优化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玻璃纤维复合板的生产工艺优化控制系统,所述系统与树脂胶液制备设备

粘接片加工设备和压制加工设备通信连接,包括:接收制备需求信息,其中,所述制备需求信息包括尺寸约束信息和性能约束信息;将所述性能约束信息的第一子性能约束信息输入配方库匹配树脂胶液配方信息,根据所述树脂胶液配方信息调取原料控制树脂胶液制备设备,获取树脂胶液;将所述树脂胶液输送至粘接片加工设备,获取样品粘接片;通过图像采集装置采集所述样品粘接片的尺寸特征信息,通过取样设备对所述样品粘接片进行取样检测,获取性能检测结果;当所述性能检测结果不满足所述性能约束信息的第二子性能约束信息,或
/
和所述尺寸特征信息不满足所述尺寸约束信息时,对所述粘接片加工设备进行控制优化调整;控制优化调整的所述粘接片加工设备处理所述树脂胶液,生成批量粘接片;将所述批量粘接片输送至压制加工设备进行压制,获取玻璃纤维复合板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性能约束信息的第一子性能约束信息输入配方库匹配树脂胶液配方信息,包括:所述第一子性能约束信息包括固体含量期望区间和第一凝胶期望时长区间;根据所述配方库随机生成
M
个初始树脂胶液配方信息,其中,所述
M
个初始树脂胶液配方信息包括
M
个成份配比和
M
个配置控制工艺;以固体含量检测结果为第一检索任务,以凝胶时长为第二检索任务,基于所述
M
个成份配比和所述
M
个配置控制工艺进行生产数据挖掘,获得树脂胶液生产日志信息;根据所述树脂胶液生产日志信息,获取满足所述固体含量期望区间,且满足所述第一凝胶期望时长区间的所述树脂胶液配方信息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固体含量检测结果为第一检索任务,以凝胶时长为第二检索任务,基于所述
M
个成份配比和所述
M
个配置控制工艺进行生产数据挖掘,获得树脂胶液生产日志信息,包括:获取所述
M
个成份配比的第一个成份配比,遍历所述
M
个配置控制工艺进行组合,生成第一个扩充配方信息集;获取所述
M
个成份配比的第
M
个成份配比,遍历所述
M
个配置控制工艺进行组合,生成第
M
个扩充配方信息集;以固体含量检测结果为第一检索任务,以凝胶时长为第二检索任务,遍历所述第一个扩充配方信息集直到所述第
M
个扩充配方信息
、M
个初始树脂胶液配方信息进行生产数据挖掘,获得所述树脂胶液生产日志信息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玻璃纤维复合板的生产工艺优化控制系统,所述系统与性能检测设备通信连接,通过图像采集装置采集所述样品粘接片的尺寸特征信息,通过取样设备对所述样品粘接片进行取样检测,获取性能检测结果,包括:通过所述图像采集装置对采集所述样品粘接片的样品图像信息;根据所述制备需求信息,构建粘接片概念模型,与所述样品图像信息进行尺寸偏差计算,生成所述尺寸特征信息;所述第二子性能约束信息包括树脂期望含量

第二凝胶期望时长区间

树脂流动期望
度和挥发物期望含量;遍历所述树脂期望含量

所述第二凝胶期望时长区间

所述树脂流动期望度和所述挥发物期望含量,匹配取样工艺参数和检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勇赵立前纪永宏许岩岩刘志坚张文环李啸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市华研富士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