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752685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17 23:51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涉及显示技术领域;显示面板包括防窥结构,防窥结构设置在黑矩阵层远离阵列基板的一侧,防窥结构包括第一遮光层和壳体,壳体设置在第一遮光层和黑矩阵层之间,第一遮光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显示
,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显示技术的不断发展,显示面板的可视角度越来越广,目前的显示面板的可视角度接近
180
度,用户可以在各个角度观看显示面板显示的内容,基本实现无死角的观看体验,然而,在公共场合,由于可视角度增大,也给用户的隐私泄露带来了不必要的麻烦

[0003]目前为了避免隐私的泄露,往往在显示屏幕上增加防窥膜来实现可视角度的收敛,但是,在有效防窥的同时也带来了显示面板亮度下降

显示效果不佳的问题,并且,防窥膜只可以单向防窥,当用户需要将显示内容共享给其他用户时,无法从防窥模式切换回正常模式,降低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通过控制防窥结构内的第一控制电极和第二控制电极的通电与否,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0005]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包括对盒设置的阵列基板和彩膜基板,所述彩膜基板上设有黑矩阵层,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防窥结构,所述防窥结构设置在所述黑矩阵层远离所述阵列基板的一侧,所述防窥结构包括第一遮光层和壳体,所述壳体设置在所述第一遮光层和所述黑矩阵层之间,所述第一遮光层

所述黑矩阵层和所述壳体组合形成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内设有反射粒子,所述壳体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控制电极和第二控制电极,所述第一控制电极和所述第二控制电极用于控制所述反射粒子;其中,当所述第一控制电极和所述第二控制电极通电时,所述反射粒子靠近所述第一控制电极和所述第二控制电极以形成反射层;当所述第一控制电极和所述第二控制电极不通电时,所述反射粒子分散游离在所述容纳腔内

[0006]可选地,所述防窥结构还包括第二遮光层,所述第二遮光层设置在所述黑矩阵层上且与所述第一遮光层水平设置,所述第一控制电极和所述第二控制电极设置在所述容纳腔内,所述第一控制电极和所述第二控制电极为半圆弧状设置,所述第一控制电极靠近第二遮光层的一端低于所述第一控制电极靠近第一遮光层的一端,所述第二控制电极靠近第二遮光层的一端低于所述第二控制电极靠近第一遮光层的一端

[0007]可选地,所述第一控制电极和所述第二控制电极设置在所述容纳腔内,所述第一控制电极和所述第二控制电极为倾斜设置,所述第一控制电极靠近所述黑矩阵层的一端低于所述第一控制电极靠近所述第一遮光层的一端,所述第二控制电极靠近所述黑矩阵层的一端低于所述第二控制电极靠近所述第一遮光层的一端

[0008]可选地,所述第一控制电极与所述黑矩阵层之间的夹角在
10

44
°
之间,所述第二控制电极与所述黑矩阵层之间的夹角在
10

44
°
之间;其中,所述第一控制电极与所述第二控制电极沿所述第一遮光层的中心轴线对称设置

[0009]可选地,所述容纳腔内设有透明液体,所述反射粒子位于所述透明液体中;其中,所述透明液体为电解液,所述电解液由
Na+、Cl_

K+
组成

[0010]可选地,所述第一遮光层和所述第二遮光层为黑色光阻材料制成

[0011]可选地,显示面板还包括衬底基板,所述衬底基板设置在所述防窥结构远离所述黑矩阵层的一侧

[0012]可选地,所述壳体由透明材料制成;其中,所述透明材料为玻璃

氧化镁

氟化镁中的其中一种

[0013]可选地,所述反射粒子为金属制成,所述金属为强反射金属

[0014]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驱动电路和如上任意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所述驱动电路驱动所述显示面板工作

[0015]本申请的显示面板,通过控制防窥结构内的第一控制电极和第二控制电极的通电与否,从而控制反射粒子是否形成反射层,能够实现显示面板在防窥模式和正常模式之间进行切换,用户可以根据自身需求来选择显示面板的显示模式,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0016]所包括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实施例的进一步的理解,其构成了说明书的一部分,用于例示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并与文字描述一起来阐释本申请的原理

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在附图中:图1是本申请的第一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中防窥结构在正常模式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申请的第一实施例的显示面板中的防窥结构在防窥模式下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申请的第一实施例中防窥结构设置在黑矩阵层上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申请的第一实施例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申请的第二实施例的显示面板中防窥结构在正常模式下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申请的第二实施例的显示面板中防窥结构在防窥模式下的光线路径示意图;图7是本申请的第三实施例的显示面板中防窥结构在正常模式下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申请的第三实施例的显示面板中防窥结构在防窥模式下的光线路径示意图;图9是本申请的第四实施例中防窥结构设置在黑矩阵层上的结构示意图;图
10
是本申请的第五实施例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7]其中,
100、
显示面板;
110、
黑矩阵层;
120、
衬底基板;
200、
防窥结构;
210、
第一遮光层;
220、
壳体;
230、
容纳腔;
240、
反射粒子;
250、
第一控制电极;
260、
第二控制电极;
270、
第二遮光层;
300、
驱动电路;
400、
显示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0018]需要理解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

公开的具体结构和功能细节,仅仅是为了描述
具体实施例,是代表性的,但是本申请可以通过许多替换形式来具体实现,不应被解释成仅受限于这里所阐述的实施例

[0019]在本申请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

由此,除非另有说明,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术语“包括”及其任何变形,意为不排他的包含,可能存在或添加一个或更多其他特征

整数

步骤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显示面板,包括对盒设置的阵列基板和彩膜基板,所述彩膜基板上设有黑矩阵层,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防窥结构,所述防窥结构设置在所述黑矩阵层远离所述阵列基板的一侧,所述防窥结构包括第一遮光层和壳体,所述壳体设置在所述第一遮光层和所述黑矩阵层之间,所述第一遮光层

所述黑矩阵层和所述壳体组合形成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内设有反射粒子,所述壳体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控制电极和第二控制电极,所述第一控制电极和所述第二控制电极用于控制所述反射粒子;其中,当所述第一控制电极和所述第二控制电极通电时,所述反射粒子靠近所述第一控制电极和所述第二控制电极以形成反射层;当所述第一控制电极和所述第二控制电极不通电时,所述反射粒子分散游离在所述容纳腔内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窥结构还包括第二遮光层,所述第二遮光层设置在所述黑矩阵层上且与所述第一遮光层水平设置,所述第一控制电极和所述第二控制电极设置在所述容纳腔内,所述第一控制电极和所述第二控制电极为半圆弧状设置,所述第一控制电极靠近第二遮光层的一端低于所述第一控制电极靠近第一遮光层的一端,所述第二控制电极靠近第二遮光层的一端低于所述第二控制电极靠近第一遮光层的一端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电极和所述第二控制电极设置在所述容纳腔内,所述第一控制电极和所述第二控制电极为倾斜设置,所述第一控制电极靠近所述黑矩阵层的一端低于所述第一控制电极靠近所述第一遮光层的一端,所述第二控制电极靠近所述黑矩阵层的一端低于所述第二控制电极靠近所述第一遮光层的一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金晶唐剑王鲁杰谢俊烽
申请(专利权)人: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