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林挺意专利>正文

能自动回零的号码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75209 阅读:664 留言:1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能自动回零的号码机,它包括外框架、活动框、手柄轴、中心轴、多组数码轮组、限位钩及加数拨杆,在外框架与活动框的框壁之间设有顶钩滑块、第一活动臂和第二活动臂,每组数码轮组还设有与拨码轮同轴联动的回零凸轮;活动框后侧铰接有回零压杆,回零压杆端部设有转动驱动臂,底部设顶板,前侧设压杆臂;当各压杆臂在下移过程中压迫各回零凸轮旋转至回零凸轮的中心与压杆臂接触点之间的间距最短时,各号码轮正好转至零码部位正对活动框的底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简便快速的使号码机的所有号码轮的零码位朝下,从而使号码机快速恢复初始状态,既方便了使用者的操作,又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号码机,特别是一种能自动回零的号码机
技术介绍
现有的号码机结构基本上是由外框架、设于外框架中部的活动框、设于活动框上 侧的用来带动活动框上下移动的手柄轴、横设于活动框的下侧中部的中心轴、沿轴向方向 依次套设于中心轴上的多组数码轮组(每组数码轮组均包括拨码轮和与拨码轮同轴联动的 号码轮)、设于活动框后侧的用来在活动框向下移动时钩住拨码轮以防止其转动的限位钩、 设于活动框前侧的用来在活动框每次向上移动复位时拨转拨码轮以增加一个数码的加数 拨杆构成;多组数码轮组从中心轴的轴向一侧起,依次代表个位数码、十位数码、百位数码、 千位数码等等。当手柄轴带动活动框向下时,各号码轮将其数码打印在位于活动框底部的 物品上(此时限位钩钩住拨码轮,拨码轮不会转动)。当松开手柄轴时,活动框自动向上移动 复位,此时,个位数码轮组的拨码轮在经过加数拨杆时被加数拨杆拨动而增加一个数码,当 个位数码轮组的号码轮由9而增加一个数码时,个位数码轮组的拨码轮带动号码轮转到0, 而十位数码轮组的号码轮自动增加1个数码,依此类推。现有的这种号码机所存在的缺点 如下各组数码轮组的号码轮不能自动回零,如果要使各组数码轮组的号码轮全部变成零 码位朝下(即恢复初始状态),必须手动拨动各个号码轮,操作十分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自动回零的号码机,它能通过简便快速的操作 使号码机的所有号码轮的零码位朝下,从而使号码机快速恢复初始状态。本技术技术方案是这样构成,一种能自动回零的号码机,它包括外框架和设 于外框架内的活动框,活动框上设有用来带动活动框相对外框架上下移动的手柄轴,活动 框的下侧中部横设有中心轴,中心轴沿轴向方向依次套设有多组数码轮组,每组数码轮组 均包括拨码轮和与拨码轮同轴联动的号码轮,活动框的后侧设有限位钩,活动框的前侧设 有加数拨杆,其特征在于①在外框架与活动框的某侧框壁之间设有顶钩滑块、第一活动臂和第二活动臂, 其中第一活动臂的下端铰接于外框架的框壁上,第一活动臂的上端与第二活动臂的下端铰 接,第二活动臂的上端与顶钩滑块的上端部通过滑块螺杆铰接,所述外框架框壁上设有便 于滑块螺杆向下滑移以实现调零的回零槽,滑块螺杆伸出回零槽的外端部与回零控制螺母 连接,所述顶钩滑块开设有由上到下的导向滑槽,该导向滑槽与固定连接在外框架框壁上 的导向销钉活动连接;②每组数码轮组还设有与拨码轮或号码轮同轴联动的回零凸轮;所述活动框的后 侧铰接有回零压杆,回零压杆的铰接轴平行设置于中心轴的后侧上方,回零压杆的端部设 有位于第一活动臂后侧或后侧上方且向后下方倾斜的转动驱动臂,回零压杆的底部设有横 设于限位钩前侧的顶板,回零压杆的前侧设有多根分别位于各组数码轮组的回零凸轮上方3的压杆臂;③当回零控制螺母带动滑块螺杆向下移动到最底端时,顶钩滑块的底部能将加数 拨杆向后推开,且第一活动臂能在第二活动臂带动下旋转至转动驱动臂的下方;当接着通 过手柄轴带动活动框向下移动时,回零压杆的转动驱动臂能接触并相对第一活动臂滑动而 迫使回零压杆绕其铰接轴转动,回零压杆的顶板能在转动过程中将限位钩向后推开;且当 回零压杆的各压杆臂压迫各回零凸轮旋转至回零凸轮的中心与压杆臂接触点之间的间距 处于最短位置时,各回零凸轮正好带动各号码轮旋转至零码部位正对活动框的底面。本技术工作过程说明如下(1)当需要使号码机的所有号码轮的零码位朝下,即使号码机恢复初始状态时,先 向下拨动回零控制螺母,使回零控制螺母带动滑块螺杆向下移动到回零槽的最底端,此时 顶钩滑块的底部将加数拨杆向后推开(使加数拨杆解除对拨码轮的束缚),第一活动臂旋转 至位于回零压杆的转动驱动臂的下方;(2)接着通过手柄轴带动活动框向下移动,当回零压杆的转动驱动臂接触第一活 动臂时,在第一活动臂的阻拦下,回零压杆绕其铰接轴向后转动,回零压杆的顶板在转动过 程中将限位钩向后推开,使拨码轮处于自由转动状态;当回零压杆的各压杆臂转至与各回 零凸轮接触后压迫各回零凸轮旋转,直至各回零凸轮的中心与回零压杆的各压杆臂接触点 之间的间距处于最短位置时,回零压杆和回零凸轮均不再转动,此时,各回零凸轮的旋转位 置正好使各号码轮旋转至零码部位正对活动框的底面,号码机恢复初始状态。较之现有技术而言,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可通过简便快速的操作使号码机 的所有号码轮的零码位朝下,从而使号码机快速恢复初始状态,从而极大地方便了使用者 的操作,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整体正面示意图。图2是图1的左视图。图3是外框架与顶钩滑块等连接件之间的连接关系示意图。图4是外框架与顶钩滑块等连接件之间的移动工作状态示意图。图5是各数码轮组与活动框、外框架、回零压杆等局部结构连接示意图。图6是活动框与回零压杆等配合位置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各部件处于回零状态的工作状态透视图。图8是回零压杆、回零凸轮、拨码轮、号码轮的回零工作状态示意图。图9是回零压杆、回零凸轮的回零工作状态示意图。图10是顶钩滑块的结构示意图。图11是回零压杆的结构示意图。图12是加数拨杆的结构示意图。图13是限位钩的结构示意图。图14是号码轮的结构示意图。图15是号码轮的侧视图。图16是数码轮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说明1-外框架;2-活动框;3-手柄轴;4-中心轴;5-拨码轮;6_号码 轮,6a-内轮,6b-外轮,6c-弹簧,6d-斜齿形凹槽,6e-棘齿,6f-活动空隙,6g-钢珠;7-限 位钩;8-加数拨杆;9-顶钩滑块;10-第一活动臂;11-第二活动臂;12-滑块螺杆;13-回零 槽;14-回零控制螺母;15-导向滑槽;16-导向销钉;17-回零凸轮;18-回零压杆,18a-转 动驱动臂,18b-顶板,18c-压杆臂;19-铰接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
技术实现思路
进行详细说明如图1-图16所示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能自动回零的号码机,它包括外框架 1和设于外框架1内的活动框2,活动框2上设有用来带动活动框2相对外框架1上下移动 的手柄轴3,活动框2的下侧中部横设有中心轴4,中心轴4沿轴向方向依次套设有多组数 码轮组,每组数码轮组均包括拨码轮5和与拨码轮5同轴联动的号码轮6,活动框2的后侧 设有限位钩7,活动框2的前侧设有加数拨杆8,其特征在于①在外框架1与活动框2的某侧框壁之间设有顶钩滑块9、第一活动臂10和第二 活动臂11,其中第一活动臂10的下端铰接于外框架1的框壁上,第一活动臂10的上端与第 二活动臂11的下端铰接,第二活动臂11的上端与顶钩滑块9的上端部通过滑块螺杆12铰 接,所述外框架1框壁上设有便于滑块螺杆12向下滑移以实现调零的回零槽13,滑块螺杆 12伸出回零槽13的外端部与回零控制螺母14连接,所述顶钩滑块9开设有由上到下的导 向滑槽15,该导向滑槽15与固定连接在外框架1框壁上的导向销钉16活动连接;②每组数码轮组还设有与拨码轮5或号码轮6同轴联动的回零凸轮17 ;所述活动 框2的后侧铰接有回零压杆18,回零压杆18的铰接轴19平行设置于中心轴4的后侧上方, 回零压杆18的端部设有位于第一活动臂10后侧或后侧上方且向后下方倾斜的转动驱动臂 18a,回零压杆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能自动回零的号码机,它包括外框架(1)和设于外框架(1)内的活动框(2),活动框(2)上设有用来带动活动框(2)相对外框架(1)上下移动的手柄轴(3),活动框(2)的下侧中部横设有中心轴(4),中心轴(4)沿轴向方向依次套设有多组数码轮组,每组数码轮组均包括拨码轮(5)和与拨码轮(5)同轴联动的号码轮(6),活动框(2)的后侧设有限位钩(7),活动框(2)的前侧设有加数拨杆(8),其特征在于:  ①在外框架(1)与活动框(2)的某侧框壁之间设有顶钩滑块(9)、第一活动臂(10)和第二活动臂(11),其中第一活动臂(10)的下端铰接于外框架(1)的框壁上,第一活动臂(10)的上端与第二活动臂(11)的下端铰接,第二活动臂(11)的上端与顶钩滑块(9)的上端部通过滑块螺杆(12)铰接,所述外框架(1)框壁上设有便于滑块螺杆(12)向下滑移以实现调零的回零槽(13),滑块螺杆(12)伸出回零槽(13)的外端部与回零控制螺母(14)连接,所述顶钩滑块(9)开设有由上到下的导向滑槽(15),该导向滑槽(15)与固定连接在外框架(1)框壁上的导向销钉(16)活动连接;  ②每组数码轮组还设有与拨码轮(5)或号码轮(6)同轴联动的回零凸轮(17);所述活动框(2)的后侧铰接有回零压杆(18),回零压杆(18)的铰接轴(19)平行设置于中心轴(4)的后侧上方,回零压杆(18)的端部设有位于第一活动臂(10)后侧或后侧上方且向后下方倾斜的转动驱动臂(18a),回零压杆(18)的底部设有横设于限位钩(7)前侧的顶板(18b),回零压杆(18)的前侧设有多根分别位于各组数码轮组的回零凸轮(17)上方的压杆臂(18c);  当回零控制螺母(14)带动滑块螺杆(12)向下移动到最底端时,顶钩滑块(9)的底部能将加数拨杆(8)向后推开,且第一活动臂(10)能在第二活动臂(11)带动下旋转至转动驱动臂(18a)的下方;当接着通过手柄轴(3)带动活动框(2)向下移动时,回零压杆(18)的转动驱动臂(18a)能接触并相对第一活动臂(10)滑动而迫使回零压杆(18)绕其铰接轴(19)转动,回零压杆(18)的顶板(18b)能在转动过程中将限位钩(7)向后推开;且当回零压杆(18)的各压杆臂(18c)压迫各回零凸轮(17)旋转至回零凸轮(17)的中心与压杆臂(18c)接触点之间的间距处于最短位置时,各回零凸轮(17)正好带动各号码轮(6)旋转至零...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挺意
申请(专利权)人:林挺意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5[中国|福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1条评论
  • 来自[未知地区] 2013年05月23日 15:40
    如果成本较低,价格定位合理,应该大力推广使用。本人有意愿购买该产品。手机:18932323239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