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收发模块及系统和光收发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975188 阅读:2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光收发模块与系统及光收发方法光收发模块,其中光收发模块包括:一接收单元,其输出一接收终端丢失信号;一发射驱动单元,其包括一正接收信号端和一负接收信号端;以及一终端控制单元,其耦接在正接收信号端与负接收信号端之间,根据接收终端丢失信号控制正接收信号端与负接收信号端之间是否接入耦接一差分终端阻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特别是涉及一种可准确探测终 端设备的光收发模块系统和光收发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光传输技术的发展,光纤传输在传输速率/传输距离和抗干扰能力上的优 势,使光收发模块(optical transceiver module)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由于光传输 技术的优势,目前越来越多的应用希望将光收发模块能够连接现有的电子收发器,使得传 统接口,如快速外设组件互连标准(PCIE)接口规格或通用串行总线版本3.0(USB3. 0)接 口规格等的电子收发器也可以通过光收发模块与终端设备进行光纤通讯。但现有技术的 光收发模块直接连接现有的普通接口规格的电子收发器时,会令电子收发器进入失效模式 (disable mode),因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新的光收发模块与系统及光收发方法,以解决现有 技术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光收发模块,包括一接收单元,其输出一接收终端丢失 信号;一发射驱动单元,其包括一正接收信号端和一负接收信号端;以及一终端控制单元, 其耦接在正接收信号端与负接收信号端之间,根据接收终端丢失信号控制正接收信号端与 负接收信号端之间是否耦接一差分终端阻抗。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光收发系统,包括一电子收发器,其包括一正发送信号端和一 负发送信号端;以及一光收发模块,其可耦接于电子收发器,其包括一接收单元,其输出一 接收终端丢失信号;一发射驱动单元,其包括一正接收信号端和一负接收信号端,正接收信 号端和负接收信号端分别耦接至电子收发器的正发送信号端和负发送信号端;以及一终端 控制单元,其耦接在正接收信号端与负接收信号端之间,根据接收终端丢失信号控制正接 收信号端与负接收信号端之间是否耦接一差分终端阻抗。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光收发方法,应用于一光收发系统,光收发系统包括一电子收 发器以及一光收发模块;电子收发器经由光收发模块与一终端设备通讯,该方法包括根 据终端设备的状态输出一接收终端丢失信号;以及根据接收终端丢失信号控制光收发模块 的一正接收信号端与一负接收信号端之间是否耦接一差分终端阻抗。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光收发模块与系统及光收发方法,在光收发模块内部实现藉由终端 设备的连接状况来控制光收发模块的正负接收信号端之间动态地耦接差分终端阻抗,从而 使得主控端的电子收发器准确地得知光缆对面终端设备的连接状况。原本无法直接连接 光收发模块的电子收发器,藉由本专利技术的光收发模块与系统也可以与终端设备实现光纤传 输,且终端设备能够实现热插拔功能。本专利技术无需更改主控端的电子收发器原来的接口设 计。在本专利技术的光收发模块中,由于该接收终端丢失信号为内部信号,因此在设计光收发模 块的接口时,可以不设计引脚引出接收终端丢失信号,如此还可以减少光收发模块的引脚数量■附图说明 [0007图1是现有技术的电子收发系统的方块图; 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光收发模块的方块图; 图3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终端控制单元的方块图; 图4是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终端控制单元的方块图; 图5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光收发系统的方块图6图解本专利技术的光收发系统中电子收发器轮询差分终端阻抗的一实施例< 附图符号说明120,520电子收发器 240,540终端设备112,113,405差分终端阻抗 211,511接收单元 213,313,413,513终端控制单元 301,302,401,402,601,602 终端阻抗开关210,510光收发模块 230,530 光缆 150设备端305,605终端阻抗单元 212,512发射驱动单元 216光检测单元具体实施例方式图1是现有技术的电子收发系统100的方块图。其中电子收发器120可以是快速 外设组件互连标准(PCIE)接口规格或通用串行总线版本3. 0(USB3. 0)接口规格等,支持热 插拔功能的高速电子收发器。当该电子收发器120作为传输系统的主控端(host)时,每隔 一定时间会轮询(polling)是否有设备端(device)插入,当探测到设备端150插入时,该 电子收发器120会发起传输一链接训练序列(link training sequence)以建立与设备端 150的链接。当然,设备端150也会每隔一定时间轮询主控端是否存在,当探测到作为主控 端的电子收发器120存在时,也会发起传输一链接训练序列以建立与电子收发器120的链 接。电子收发器120与设备端150的连接方式如图1所示,电子收发器120的正发送信 号端TX+和负发送信号端TX-耦接至设备端150的正接收信号端RX+和负接收信号端RX-, 实现由电子收发器120向设备端150发送数据,数据可以是以一差动信号对的形式发送;电 子收发器120的正接收信号端RX+和负接收信号端RX-耦接至设备端150的正发送信号端 TX+和负发送信号端TX-,实现由设备端150向电子收发器120发送数据,数据也可以是以 一差动信号对的形式发送。电子收发器120通过轮询其正发送信号端TX+和负发送信号端 TX-之间是否耦接差分终端阻抗(differential terminator impedance)来判断是否有设 备端插入。当设备端150如图1所示连接至电子收发器120并准备好时,设备端150的正 接收信号端RX+和负接收信号端RX-之间就会存在差分终端阻抗112,电子收发器120探 测到其正发送信号端TX+和负发送信号端TX-之间出现了差分终端阻抗,也就是探测到了 终端阻抗112的存在,则认为有设备端插入,该电子收发器120会发起链接训练序列(link training sequence),以建立与设备端150的链接。当然,当设备端150也会轮询探测到其 正发送信号端TX+和负发送信号端TX-之间是否存在差分终端阻抗113以判断是否连接到电子收发器120。但现有技术中,某些类型的设备端150,例如是经由光收发模块(optical transceiver module)连接的设备端150,在连接至电子收发器120时会存在问题。由于光 收发模块内部固化有差分终端阻抗,一旦将光收发模块按照图1中设备端150连接至电子 收发器120的方式连接至电子收发器120时,电子收发器120就会探测到其正发送信号端 TX+和负发送信号端TX-之间出现了差分终端阻抗,则立即认为已经有设备端插入,因此会 发起传输一链接训练序列(link training sequence)。但此时光收发模块所连接光缆的另 一端很可能并没有连接终端设备或者终端设备并没有准备好,因此该链接训练序列就会建 立失败,主控端的电子收发器120就会进入一失效模式(disable mode)。因此现有技术中,普通接口规格的电子收发器无法直接通过光收发模块接连至设 备端,从而建立光纤通讯。图2图解本专利技术光收发模块的一种实施方式,光收发模块210包括接收单元 211,其输出一接收终端丢失信号RX_L0S(reCeiVer loss ofsignal);发射驱动单元212,其 包括一正接收信号端TD+和一负接收信号端TD-,以接收主机端(host)发来的信号,信号 可以是一差动信号对的形式;终端控制单元213,其耦接在该正接收信号端TD+与负接收信 号端TD-之间,根据该接收终端丢失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光收发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接收单元,其输出一接收终端丢失信号;一发射驱动单元,其包括一正接收信号端和一负接收信号端;以及一终端控制单元,其耦接在该正接收信号端与该负接收信号端之间,根据该接收终端丢失信号控制该正接收信号端与该负接收信号端之间是否耦接一差分终端阻抗。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汤金宽赖瑾
申请(专利权)人:威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