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冷柜移门冷凝水的排除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74980 阅读:1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冷柜移门冷凝水的排除法,包括:轨道平台、内胆、排水孔、导流管、三通、集流管、冷却管、轨道槽;特征:轨道平台是一固接在内胆上口的长方形边框,边框内侧设置轨道槽,与轨道槽的边框对应的另一边略高于轨道槽的一边,轨道槽近两端的部位设两个排水孔,其端面置于轨道槽的底部,与轨道平台一体成型;排水孔下端为凸起的管状物,图中未标示,管状物下端向内侧倾斜,并与导流管套接,导流管有两根其下端分别套接在三通的两端口内,三通另一端口与集流管插接,集流管另一端安置在内胆的底部,在内胆与箱体总成后,导流管、三通、集流管均处于冷却管与箱体外壳之间的间隙内,发泡剂固定,集流管下端口悬垂到箱体底部。该技术制作简单,使用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冷藏设备冷凝水的排除法,确切地说公开了一种冷柜移门冷凝水 的排除法。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许多冰箱、冰柜、冷藏柜、展示柜等冷藏设施,多以平开门或移门为主, 特别是一些展示柜,多是以透明的平板玻璃或塑料材质作为移门,不仅美观、大方、实用,而 且丝毫不影响产品的展示,受 到了广大消费者的喜爱。但是由于此种设计多是平板玻璃或 塑料材质构成,厚度薄、易导热,加之开合期间会有很多温热空气涌入柜体内,因此极易在 门体表面或在门体底面形成冷凝水,一旦流入或落入柜体内就会在储藏物或展示品上形成 冰花、冰霜,或者长时间悬垂在门体底面凝结成冰,影响门体开启,在门体表面的冷凝水也 会给使用者带来诸多不便,影响展示效果。因此如何科学地将门体表面或门体底部的冷凝 水导流排出,成了广大消费者的期盼。
技术实现思路
冷柜移门冷凝水的排除法,就是为解决上述技术所存在的问题而公开的一种冷凝 水的排除方法。主要包括(1)轨道平台、⑵内胆、⑶排水孔、⑷导流管、(5)三通、(6) 集流管、(7)冷却管、(8)轨道槽;其特征在于轨道平台(1)是一与内胆(2)的上口固接的 长方形边框,边框内侧设置轨道槽(8),与置有轨道槽(8)的边框相对应的另一边略高于置 有轨道槽的一边,轨道槽(8)靠近两端的部位设置两个排水孔(3),排水孔(3)的端面置于 轨道槽(8)的槽底部,排水孔(3)是与轨道平台(1) 一体成型的圆孔,且圆孔的下端为凸起 的管状物(凸起的管状物图中均未标示),其下端向内侧倾斜;圆孔下端的管状物与导流管套接,导流管有两根其下端分别套接在三通(5)的两个端口内,三通(5)的另一端口插 接在集流管(6)上,集流管(6)的另一端安置在内胆(2)的底部,并且在内胆与箱体总装完 成后,导流管(4)、三通(5)、集流管(6)均置于呈螺旋状绕置于内胆(2)外侧壁的冷却管 (7)与箱体外壳之间的间隙内,并通过发泡剂固定,集流管的下端口悬垂到箱体底部。本发 明由于设置有排水孔(3)的轨道槽(8)的一边略低于相对应的另一边,因此当玻璃或塑料 移门装入轨道槽后,冷藏柜或展示柜的门体部分形成一个坡面,当门体表面或底面有冷凝 水形成时,会随着门体的表面或底面流入轨道槽,并通过导流管排出。该技术制作简单,使 用方便,避免了门体积水或结冰给使用者带来不便和对展示效果的影响,且门体“坡面”的 设置更方便使用增强了展示性能。附图说明参见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内胆俯视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特征作进一步说明。参见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内胆上口俯视图;参见图1主要包括(1)轨道平台、(2)内胆、(3)排水孔(见图2)、(4)导流管、(5)三通、(6)集流管、 (7)冷却管、⑶轨道槽;内胆(2)与轨道平台⑴固接,排水孔(3)设置在轨道槽⑶的 靠近两端的槽底部,轨道槽(8)置于轨道平台(1)的一边,轨道平台、排水孔、轨道槽一体成 型,且在排水孔(3)的底部置有与轨道槽一体成型的管状物,管状物的下端均向内侧倾斜, 管状物下端与导流管(4)套接,两根导流管(4)的下端均与一三通(5)套接,三通(5)的另 一端口与集流管(6)套接,形成由轨道槽、排水孔、导流管、三通、集流管共同构成的排水系 统,并且是导流管、三通、集流管悬置于内胆冷却管的外侧与箱体之间,并通过发泡剂固定, 集流管的下端口置于内胆与箱体总成后的箱体下端。使用时由于门体是坡面或拱形面,形 成的冷凝水自然流入轨道槽,并顺排水孔经导流管进入集流管排出箱体,避免了在门体表 面或门体底部形成冰花或结冰现象影响展示效果和使用便利。权利要求冷柜移门冷凝水的排除法,主要包括(1)轨道平台、(2)内胆、(3)排水孔、(4)导流管、(5)三通、(6)集流管、(7)冷却管、(8)轨道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轨道平台(1)是一与所述的内胆(2)的上口固接的长方形边框,边框内侧设置轨道槽(8),与置有轨道槽(8)的边框相对应的另一边略高于置有轨道槽的一边,所述的轨道槽(8)靠近两端的部位设置两个排水孔(3),所述的排水孔(3)的端面置于所述的轨道槽(8)的槽底部,所述的排水孔(3)是与所述的轨道平台(1)一体成型的圆孔,且圆孔的下端为凸起的管状物,凸起的管状物图中均未标示,所述的凸起管状物下端向内侧倾斜;所述的排水孔(3)下端的管状物与所述的导流管(4)套接,所述的导流管(4)有两根,其下端分别套接在所述的三通(5)的两个端口内;所述的三通(5)的另一端口插接在所述的集流管(6)上,所述的集流管(6)的另一端安置在所述的内胆(2)的底部,并且在内胆与箱体总装完成后,所述的导流管(4)、三通(5)、集流管(6)均置于内胆(2)的外侧壁、呈螺旋状绕置的冷却管(7)与箱体外壳之间的间隙内,并通过发泡剂固定;所述的集流管(6)的下端口悬垂到箱体底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柜移门冷凝水的排除法,其特征在于该技术适用于移门 呈斜坡状或移门前端略高、后端稍低的、侧视时略呈拱形的冷柜。全文摘要冷柜移门冷凝水的排除法,包括轨道平台、内胆、排水孔、导流管、三通、集流管、冷却管、轨道槽;特征轨道平台是一固接在内胆上口的长方形边框,边框内侧设置轨道槽,与轨道槽的边框对应的另一边略高于轨道槽的一边,轨道槽近两端的部位设两个排水孔,其端面置于轨道槽的底部,与轨道平台一体成型;排水孔下端为凸起的管状物,图中未标示,管状物下端向内侧倾斜,并与导流管套接,导流管有两根其下端分别套接在三通的两端口内,三通另一端口与集流管插接,集流管另一端安置在内胆的底部,在内胆与箱体总成后,导流管、三通、集流管均处于冷却管与箱体外壳之间的间隙内,发泡剂固定,集流管下端口悬垂到箱体底部。该技术制作简单,使用方便。文档编号F25D21/14GK101818983SQ201010152838公开日2010年9月1日 申请日期2010年4月19日 优先权日2010年4月19日专利技术者刘小林 申请人:江苏星星家电科技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冷柜移门冷凝水的排除法,主要包括:(1)轨道平台、(2)内胆、(3)排水孔、(4)导流管、(5)三通、(6)集流管、(7)冷却管、(8)轨道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轨道平台(1)是一与所述的内胆(2)的上口固接的长方形边框,边框内侧设置轨道槽(8),与置有轨道槽(8)的边框相对应的另一边略高于置有轨道槽的一边,所述的轨道槽(8)靠近两端的部位设置两个排水孔(3),所述的排水孔(3)的端面置于所述的轨道槽(8)的槽底部,所述的排水孔(3)是与所述的轨道平台(1)一体成型的圆孔,且圆孔的下端为凸起的管状物,凸起的管状物图中均未标示,所述的凸起管状物下端向内侧倾斜;所述的排水孔(3)下端的管状物与所述的导流管(4)套接,所述的导流管(4)有两根,其下端分别套接在所述的三通(5)的两个端口内;所述的三通(5)的另一端口插接在所述的集流管(6)上,所述的集流管(6)的另一端安置在所述的内胆(2)的底部,并且在内胆与箱体总装完成后,所述的导流管(4)、三通(5)、集流管(6)均置于内胆(2)的外侧壁、呈螺旋状绕置的冷却管(7)与箱体外壳之间的间隙内,并通过发泡剂固定;所述的集流管(6)的下端口悬垂到箱体底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小林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星星家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