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印染废水处理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747572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17 23:45
本申请涉及一种印染废水处理工艺,包括以下工艺步骤:废水收集,将印染过程中产生的废水收集混合;废水调节,将混合废水进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印染废水处理工艺


[0001]本申请涉及废水处理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印染废水处理工艺


技术介绍

[0002]印染废水是加工棉



纤维及混纺产品为主的在印染加工中生成并排放的废水,印染行业的生产用水量非常大,而且
80

90
%的生产用水成为了印染废水

印染废水中除了酸和碱外,使用的各种染料和化学浆会让废水中产生大量难以生物降解且生物降解性差的有机材料,而且印染废水中有机污染物含量高

碱性大

化工杂质多

含色素等,属于一种较难污水处理的工业废水,在各种印染废水实际处理中,印染废水中含有染料

浆料

助剂

油剂

酸碱

纤维杂质

砂类物质

无机盐等

[0003]印染废水处理的现有技术或印染行业现有配置实施的处理方法和处理工艺流程中,基本上是采用大一统的多工艺集合方式,印染废水在单个节拍的工艺处理实施时,或者印染废水在单个节拍的处理池中,实施多种方式同时进行或分时间段进行,类似方式处理后的印染废水,基本上很难实现使印染废水中既含的污染杂质达到可回收再利用的工业中水的指标,
[0004]如申请公告号为
CN111943447B
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其公开了一种印染废水的处理工艺,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
收集废水,即将印染过程中不同工序产生的印染废水统一收集至调节池中进行混合,获得混合废水;
S2、
气浮絮凝,即将步骤
S1
中的混合废水输送到气浮池中,添加气浮絮凝剂后得气浮废水,将上浮的淤泥输送到淤泥池中;
S3、
生化处理,即将步骤
S2
中的气浮废水输送到生化处理池内进行生化处理,得到生化处理废水;
S4、
沉淀絮凝,即将步骤
S3
中的生化处理废水输送到沉淀池中,添加沉淀絮凝剂后得沉淀废水,将下沉的淤泥输送至淤泥池中;
S5、
后处理,即取步骤
S4
中的沉淀废水,进行后处理即得后处理废水

[0005]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存在有以下缺陷:通过集合处理的
S3、
生化处理来实现印染废水厌氧处理

好氧处理

臭氧处理,在实施中很难完全满足印染废水中的不同属性的杂质,并不能取得很好的处理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印染废水处理工艺,包括以下工艺步骤:
S1、
废水收集,将印染过程中产生的废水统一收集至调节池中,获得混合废水;
S2、
废水调节,将混合废水进行
PH
值中和调节,获得
PH
值中和的废水;
S3、
气浮絮凝,将混合废水输送到气浮池中,添加气浮絮凝剂,获得气浮废水,将上浮的淤泥输送到淤泥池中进行淤泥收集;
S4、
泥水分离,将气浮废水输送到泥水分离池中进行沉淀和过滤,获得去泥废水;
S5、
厌氧处理,将去泥废水输送到厌氧池中,添加厌氧菌剂,获得厌氧处理废水;
S6、
好氧处理,将厌氧处理废水输送到曝气池中曝气增氧,获得好氧处理废水;
S7、
沉淀絮凝处理,将好氧处理废水输送到沉淀池中,添加沉淀絮凝剂后得沉淀废水,将下沉的淤泥输送至淤泥池收集;
S8、
臭氧处
理,将上清液在臭氧池中,与臭氧气体接触反应,获得上清水;
S9、
砂滤处理,将上清水输送到砂滤池中,采用砂滤处理系统砂滤,获得可回用的中水,并送入回用池中

本申请具有对印染废水更好处理效果的优点

[0007]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印染废水处理工艺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8]一种印染废水处理工艺,具体包括以下工艺步骤:
[0009]S1、
废水收集,印染过程中不同工序产生的印染废水统一收集至调节池中进行混合,获得混合废水;
[0010]S2、
废水调节,将调节池中所述步骤
S1
中的混合废水进行
PH
值中和调节,获得
PH
值酸碱度中和的废水;
[0011]将调节池中的混合废水进行混合和稀释,获得浓度降低的废水;
[0012]将调节池中的混合废水氧化还原调节,将印染废水中的污染物转化为简单的化合物,并把印染废水中的染料进行去除;
[0013]S3、
气浮絮凝,将所述步骤
S2
中调节后混合废水输送到气浮池中,添加气浮絮凝剂,使气浮絮凝剂与混合废水混合;
[0014]注入空气产生气泡,气泡与絮凝后的悬浮物和浮游物发生接触,并将其带到液面上,后获得气浮淤泥,将上浮的淤泥输送到淤泥池中进行淤泥收集;
[0015]S4、
泥水分离,将所述步骤
S3
中气浮废水输送到泥水分离池中进行沉淀和过滤,获得去泥废水;
[0016]固液分离后的气浮废水中分离的悬浮物和颗粒物,得到的原污泥

通过沉淀

过滤

离心的物理方法收集并隔离;
[0017]S5、
厌氧处理,将所述步骤
S4
中的去泥废水输送到厌氧池中,添加厌氧菌剂,使去泥废水进行厌氧处理,获得厌氧处理废水;
[0018]厌氧菌剂分解有机物质产生的气体通过外接的管路收集

排出;
[0019]厌氧菌剂分解有机物质产生的溶解物

沉淀物管路输送入述步骤
S4
中去泥废水输送到厌氧池的输送管中;
[0020]S6、
好氧处理,将所述步骤
S5
中的厌氧处理废水输送到曝气池中;
[0021]曝气池中设曝气机,所述曝气机通过把厌氧处理废水搅拌和曝气的方式,使厌氧处理废水持续产生气泡并持续吸收氧气;
[0022]曝气池中添加好氧菌剂,使厌氧处理废水进行好氧处理,获得好氧处理废水;
[0023]S7、
沉淀絮凝处理,将所述步骤
S6
中的好氧处理废水输送到沉淀池中;
[0024]即将所述步骤
S6
中的好氧处理废水输送到沉淀池中,添加沉淀絮凝剂后得沉淀废水,将下沉的淤泥输送至淤泥池中,把淤泥收集;
[0025]S8、
臭氧处理,将所述步骤
S7
中的沉淀絮凝处理后获得的上清液输送到臭氧池中;
[0026]臭氧发生器生成的臭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印染废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工艺步骤:
S1、
废水收集,印染过程中不同工序产生的印染废水统一收集至调节池中进行混合,获得混合废水;
S2、
废水调节,将调节池中所述步骤
S1
中的混合废水进行
PH
值中和调节,获得
PH
值酸碱度中和的废水;将调节池中的混合废水进行混合和稀释,获得浓度降低的废水;将调节池中的混合废水氧化还原调节,将印染废水中的污染物转化为简单的化合物,并把印染废水中的染料进行去除;
S3、
气浮絮凝,将所述步骤
S2
中调节后混合废水输送到气浮池中,添加气浮絮凝剂,使气浮絮凝剂与混合废水混合;注入空气产生气泡,气泡与絮凝后的悬浮物和浮游物发生接触,并将其带到液面上,后获得气浮淤泥,将上浮的淤泥输送到淤泥池中进行淤泥收集;
S4、
泥水分离,将所述步骤
S3
中气浮废水输送到泥水分离池中进行沉淀和过滤,获得去泥废水;固液分离后的气浮废水中分离的悬浮物和颗粒物,得到的原污泥,通过沉淀

过滤

离心的物理方法收集并隔离;
S5、
厌氧处理,将所述步骤
S4
中的去泥废水输送到厌氧池中,添加厌氧菌剂,使去泥废水进行厌氧处理,获得厌氧处理废水;厌氧菌剂分解有机物质产生的气体通过外接的管路收集

排出;厌氧菌剂分解有机物质产生的溶解物

沉淀物管路输送入述步骤
S4
中去泥废水输送到厌氧池的输送管中;
S6、
好氧处理,将所述步骤
S5
中的厌氧处理废水输送到曝气池中;曝气池中设曝气机,所述曝气机通过把厌氧处理废水搅拌和曝气的方式,使厌氧处理废水持续产生气泡并持续吸收氧气;曝气池中添加好氧菌剂,使厌氧处理废水进行好氧处理,获得好氧处理废水;
S7、
沉淀絮凝处理,将所述步骤
S6
中的好氧处理废水输送到沉淀池中;即将所述步骤
S6
中的好氧处理废水输送到沉淀池中,添加沉淀絮凝剂后得沉淀废水,将下沉的淤泥输送至淤泥池中,把淤泥收集;
S8、
臭氧处理,将所述步骤
S7
中的沉淀絮凝处理后获得的上清液输送到臭氧池中;臭氧发生器生成的臭氧气体可以通过输送系统输送到臭氧池中;臭氧气体与臭氧池中待处理的上清液进行接触反应;臭氧处理后,臭氧池中产生的沉淀物

氧化产物通过臭氧池底部的沉淀槽进行沉淀,并通过物理沉淀

过滤

离心等固液分离,臭氧池内获得上清水;
S9、
砂滤处理,将所述步骤
S8
中的臭氧处理后获得的上清水输送到砂滤池中;所述砂滤池内设砂滤处理系统;所述砂滤池的砂滤处理系统下端设储水仓,上清水经过砂滤后获得中水流入储水仓汇集,所述储水仓外接管路连通回用池;
S10、
中水回用,所述步骤
S9
中的中水在回用池中收集以备中水回用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印染废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
S4
中的泥水分离池
内设气浮废水沉淀仓

固液分离的过滤装置

离心工作的脱水装置

原污泥隔离仓

去泥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占鳌方渝超王华钢
申请(专利权)人:诸暨市蓝欣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