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逆散在治疗生命早期应激下青春期抑郁症中的机理分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747066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17 23: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中医药技术领域,公开了四逆散在治疗生命早期应激下青春期抑郁症中的机理分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四逆散在治疗生命早期应激下青春期抑郁症中的机理分析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中医药
,具体涉及四逆散在治疗生命早期应激下青春期抑郁症中的机理分析


技术介绍

[0002]抑郁症严重影响人的身心健康,已成为青少年最普遍的心理疾病之一

研究显示,青少年抑郁发生率已高达8%,终生患病率达
17.1


与成年人抑郁相比,青少年抑郁最大的不同是与生长发育相关,且无理想的治疗药物

现今,青少年抑郁的临床治疗药物普遍存在起效慢

症状缓解不彻底

复发率高和长期用药等缺点
。2016

《The Lancet》
刊文指出,目前绝大多数抗抑郁药物对儿童及青少年抑郁症无效

因此,探寻青少年抑郁的治疗途径及有效药物迫在眉睫

四逆散最早出自东汉张仲景所著

伤寒论

,可疏肝解郁

调和肝脾,目前市面上仍然可以购买到此中成药,但适应症多为热厥手足不温,脘腹肋痛,泄痢下重等

四逆散方中柴胡为君

白芍为臣

佐以枳实

使以甘草

四药配伍使用,以此方为基础进行药味加减,对症下药,衍出逍遥散

柴胡疏肝散

开心散等临床上常用于治疗抑郁的中药复方,但是四逆散对青少年抑郁的神经生物学机制研究较为缺乏

[0003]伏隔核
(NAc)
作为大脑奖赏通路的枢纽,在情绪和情绪调节中发挥着核心作用
。NAc
功能研究以前多集中在奖赏机制方面,随着深入,发现
NAc
功能远不止奖赏调控

抑郁症的核心症状就是快感缺失,奖赏系统的异常是快感缺失产生的重要原因,因此以伏隔核为中心的奖赏系统功能异常可能是抑郁发生的一个重要机制
。NAc
结构和功能异常与许多脑疾病相关

在解剖学结构上,
NAc
分为核部和壳部,分别接收不同的神经元投射

在细胞组成方面,
NAc
的神经元属于
GABA
能中型多棘神经元,含丰富的五羟色胺

多巴胺各类受体

[0004]目前的研究还没有把伏隔核脑区与四逆散这两者结合起来进行研究

并且创造性的使用环路干预来验证效果

[0005]中缝背核
(DRN)
是脑内五羟色胺合成的关键中枢

起源于
DRN
,投射到
NAc
五羟色胺通路在动机行为中起重要作用

目前,五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为
FDA
唯一批准用于青少年抑郁的治疗药物,但其治疗效应呈现出滞后性,并且特异性靶向治疗脑区尚不明确

最新证据表明“奖赏中枢”NAc
不仅自身参与抑郁症发病,并接受
DRN
的5‑
HT
递质投射形成环路,在病变中发挥重要作用

研究表明,伏隔核的壳区与核区均能接收来自中缝背核5‑
HT
神经元的纤维投射


NAc
神经元受到5‑
羟色胺能纤维的丰富神经支配,但关于5‑
羟色胺在
NAc
中的功能作用的信息仍然很少

[0006]过去的研究通常将
DRN
的5‑
HT
神经元看作是一个整体,但其实不同亚区的5‑
HT
能神经元存在着很大的异质性,它们的生理特点和投射部位均有所不同

研究表明,四逆散可用于治疗抑郁症,但直接应用于青春期抑郁治疗的研究报告稀少

四逆散在青春期抑郁治疗的潜在机制研究仍然缺乏,较少用到生命早期应激性青春期抑郁小鼠模型,并且对奖赏中枢

伏隔核的调控机制尚不明确

伏隔核的研究大多侧重于奖赏机制,中缝背核

伏隔核与青春期抑郁症的联系及其潜在作用仍然不够明确

同时,现有的五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
治疗青少年抑郁的方法存在治疗效果滞后,并且特异性靶向脑区不明确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本专利技术利用生命早期应激青春期抑郁小鼠模型,深入研究四逆散对伏隔核的影响,以及其在青春期抑郁治疗中的作用

特别是将
DRN

NAc 5

HT
环路纳入研究范围,从神经生物学角度探索四逆散对青春期抑郁的治疗效果

[0008]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的目的,在于提供靶向作用
DRN

NAc 5

HT
通路的物质在制备治疗或预防抑郁症的药物中的应用

[0009]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0010]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方面,提供靶向作用
DRN

NAc 5

HT
通路的物质在制备治疗或预防抑郁症的药物中的应用

[0011]在本专利技术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物质通过激活
DRN

NAc 5

HT
通路治疗或预防抑郁症

[0012]在本专利技术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抑郁症包括生命早期应激下青春期抑郁症

[0013]在本专利技术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物质包括四逆散

[0014]在本专利技术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四逆散包括由以下原料制成:柴胡

芍药

枳实和炙甘草

[0015]四逆散为调和肝脾药,最早可见记录于

伤寒论

中,流传至今依旧应用在病患中

四逆散出自

伤寒论

,是临床上调肝治法的常用基础方,被誉为疏肝祖方

该方由柴胡

芍药

甘草

枳实四味药组成,其中柴胡为君,入肝胆经,起升发阳气,疏肝解郁,透邪外出之效;白芍为臣,敛阴养血柔肝,与君合用,一方面可补养肝血

条达肝气,另一方面可以防止柴胡升散太过而耗伤阴血之弊;枳实为佐,起理气解郁,泄热破结之功,同时与臣相配,理气和血,使气血调和;使以甘草,调和诸药,益脾和中

目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靶向作用
DRN

NAc 5

HT
通路的物质在制备治疗或预防抑郁症的药物中的应用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物质通过激活
DRN

NAc 5

HT
通路治疗或预防抑郁症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抑郁症包括生命早期应激下青春期抑郁症
。4.
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物质包括四逆散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四逆散包括由以下原料制成:柴胡

芍药

枳实和炙甘草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四逆散中柴胡

芍药

枳实和炙甘草的质量比
1:1:1:1。7.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由包括权利要求5或6中所述的四逆散和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制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金兰张荣刘中秋史亚飞叶丽宏刘祖怡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中医药大学广州中医药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