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微电网群的能量管理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微电网群的能量管理系统,属于微电网能量管理
。
技术介绍
[0002]微电网能量管理系统是一套具有发电优化调度
、
负荷管理
、
实时监测并自动实现微电网同步等功能的能量管理系统,其主要功能是预测可再生能源机组出力
、
优化燃料机组发电
、
安排储能充放电
、
管理可控负荷
、
维持系统稳定等,一般设置人机交流模块
、
数据分析模块
、
预测模块
、
决策优化模块等模块
。
[0003]微电网能量管理系统的设计框架,主要由硬件层和软件层两方而构成
。
硬件层包含相关的硬件设备和支撑平台,硬件设备包括服务器
、
控制设备等;支撑平台层包括公共服务层
、
数据库层
、
网络通信层,它支撑着系统的公共服务
、
数据管理 >、
通信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微电网群的能量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主微网能量管理系统和多级子微网能量管理系统,所述微电网群包括接入电网的主微网和多级子微网,所述多级子微网至少包括一级子微网和二级子微网,所述多级子微网能量管理系统至少包括一级子微网能量管理系统和二级子微网能量管理系统;所述一级子微网能量管理系统通过主微网的站控层网络与主微网能量管理系统连接,所述二级子微网能量管理系统通过一级子微网的站控层网络与一级子微网能量管理系统连接,所述主微网的站控层网络和子微网的站控层网络均包括形成互为备份的站控层
A
网和站控层
B
网;所述主微网能量管理系统通过主微网能量管理系统的站控层网络分别与主微网协调控制器
、
主微网储能交换器和主微网其他可调资源连接,所述的主微网协调控制器
、
主微网储能交换器和主微网其他可调资源分别接入主微网协控层网络,所述子微网能量管理系统通过子微网能量管理系统的站控层网络分别与子微网协调控制器
、
子微网储能交换器和子微网其他可调资源连接,所述的子微网协调控制器
、
子微网储能交换器和子微网其他可调资源分别接入子微网协控层网络,所述一级子微网的子微网协调控制器通过主微网协控层网络与主微网协调控制器连接,所述二级子微网的子微网协调控制器通过一级子微网的子微网协控层网络与一级子微网的子微网协调控制器连接;所述的主微网协控层网络和子微网协控层网络均包括互为备份的协控层
A
网和协控层
B
网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电网群的能量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微网协调控制器包括微电网群控制策略模块,用于以单个子微网为基本单位,进行分层分级控制微电网群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电网群的能量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电网群控制策略模块包括:稳态控制模块,用于采用稳态控制策略对微电网群进行稳态控制;并离网切换控制模块,用于采用并离网切换控制策略对微电网群进行并离网切换控制;紧急控制模块,用于采用紧急控制策略对微电网群进行紧急控制;离网黑启动控制模块,用于采用离网黑启动控制策略对微电网群进行离网黑启动控制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微电网群的能量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电网群包括并联型微电网群;所述稳态控制模块包括并网联络线功率控制策略和离网电压
/
频率控制策略;所述并网联络线功率控制策略进行并网联络线功率控制的过程包括:并联型微电网群在并网运行时,采用并网联络线功率控制策略;并网联络线交互功率目标值由上级电网调度平台设定,同时支持微电网能量管理系统就地生成,将子微电网看作可调负荷进行控制;微电网并网联络线功率控制策略部署在微电网能量管理系统中;并网联络线有功功率控制:以交互有功功率为控制目标,通过实时调节储能充放电功率
、
分布式电源发电功率限值和可调节负荷的手段使联络线交互有功功率符合目标值;并网点无功电压控制:以并网点电压和功率因数为控制目标,通过实时调节变流器无功输出和无功补偿装置的手段使并网点电压和功率因数符合目标值;
各子微电网部署独立的子微电网并网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春辉,韩柳,冯怿彬,李素雯,朱毅,高杉,曹燕飞,刘洋,王文媞,王倩倩,曾凡斐,赵艳,王胜男,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