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近海光伏的斜伞状大跨度支架及安装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742730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17 23: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光伏架设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适用于近海光伏的斜伞状大跨度支架及安装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近海光伏的斜伞状大跨度支架及安装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光伏架设
,特别涉及一种适用于近海光伏的斜伞状大跨度支架及安装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光伏电站,是指一种利用太阳光能

采用特殊材料诸如晶硅板

逆变器等电子元件组成的发电体系,与电网相连并向电网输送电力的光伏发电系统

光伏电站是属于国家鼓励力度最大的绿色电力开发能源项目, 可以分为带蓄电池的独立发电系统和不带蓄电池的并网发电系统

太阳能发电分为光热发电和光伏发电

[0003]随着国家“双碳”战略目标的提出,中国开始加速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新能源光伏行业又获得了新一轮的快速发展

然而,随着国家土地政策的收紧,可开发光伏用地逐渐由交通和施工方便的平地向地形地势复杂的山地转移,也逐渐扩展至沿海地区近海海域

相比较陆地光伏而言,海上光伏面临更复杂的海洋气候条件和施工作业条件,现有的固定支架结构型式不能满足海上光伏的组件支撑和布置要求,也不符合海上的施工作业特点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用于近海光伏的斜伞状大跨度支架及安装方法,该支架通过预制管桩

斜伞状群柱

平斜过渡支座和大跨度空间桁架,能够满足近海海域中光伏组件的支撑和布设要求,具有结构简单

有利于海上施工和安装

跨越性能好和易标准化等特点

[0005]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在于:一种适用于近海光伏的斜伞状大跨度支架,包括多个前排预制管柱和后排预制管柱,所述前排预制管柱与后排预制管柱的顶部架设有大跨度空间桁架,所述大跨度空间桁架上表面用于安装光伏组件,所述前排预制管柱与后排预制管柱数目相同

相对设置,所述后排预制管柱的高度大于前排预制管柱的高度,所述前排预制管柱与后排预制管柱的顶部分别设有固定调节组件,所述固定调节组件上方连接有斜伞状群柱,所述斜伞状群柱包括多个分散状设置的伞柱,所述伞柱下部与所述固定调节组件固定连接,上部与所述大跨度空间桁架下表面固定连接

[0006]所述固定调节组件包括半球底座,所述半球底座下部固定设有平斜过渡支座,所述平斜过渡支座底部设有管桩顶部连接板,所述管桩顶部连接板通过螺栓与所述前排预制管柱或后排预制管柱顶部固定连接

[0007]所述平斜过渡支座与所述管桩顶部连接板之间设有调整法兰垫片

[0008]所述平斜过渡支座上表面与水平面的夹角角度范围为0°
~60
°
,所述平斜过渡支座上表面设有底座半法兰压板,所述底座半法兰压板与平斜过渡支座采用螺栓固定连接,所述底座半法兰压板用于固定所述半球底座

[0009]所述斜伞状群柱包括五个分散状设置的伞柱,分别为第一伞柱

第二伞柱

第三伞


第四伞柱和第五伞柱,所述第一伞柱

第二伞柱

第三伞柱

第四伞柱和第五伞柱呈倒四角锥结构,第一伞柱位于中间,第二伞柱

第三伞柱

第四伞柱和第五伞柱沿所述第一伞柱四周分布

[0010]相邻所述前排预制管柱的距离为
5m~20m
,相对设置的前排预制管柱和后排预制管柱之间的距离为
5m~20m
,相对设置的前排预制管柱和后排预制管柱之间的高度差为
1m~5m。
[0011]所述前排预制管柱与后排预制管柱均为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具体为
PHC

PRC
预制管桩

[0012]所述斜伞状群柱的伞柱截面采用圆钢或方刚,伞柱下部与半球底座相贯焊接,上部与大跨度空间桁架下表面相贯焊接,所述大跨度空间桁架为空间桁架结构,桁架截面采用角钢或圆钢,下部与前后排格构式支腿连接

[0013]本专利技术中,
PHC
预制管桩,即预应力高强度混凝土管桩
。PHC
是单词
pre

stressed high

strength concrete
的缩写
。PRC
全拼为“prestressed concrete pile”,
又称“混合配筋预应力混凝土管桩”。
[0014]一种适用于近海光伏的斜伞状大跨度支架的安装方法,安装如上所述一种适用于近海光伏的斜伞状大跨度支架,包括以下步骤:
S1
:根据项目所在地太阳光资源数据和辐射角度确定固定调节组件固定角度,根据海洋地质资料和风浪资料确定前排预制管柱与后排预制管柱的尺寸和间距;
S2
:在工厂或现场加工车间将管桩顶部连接板提前焊接在前排预制管柱与后排预制管柱的顶面,检查无误后,将前排预制管柱与后排预制管柱沉桩至设计位置和高程,将平斜过渡支座通过管桩顶部连接板与前排预制管柱与后排预制管柱进行连接,并将底座半法兰压板下半部分采用螺栓安装固定;
S3
:将大跨度空间桁架

斜伞状群柱和半球底座进行整体预组装,确认无误后,在工厂或现场加工车间焊接成整体结构,施工将焊接的整体结构吊装就位至桩顶,调整尺寸和位置无误后,将底座半法兰压板上半部分就位并采用螺栓安装固定,形成整体支架结构,最后再将光伏组件电池板逐个安装在大跨度空间桁架上表面,完成施工

[0015]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效果在于:
1.
本专利技术通过预制管桩

斜伞状群柱

平斜过渡支座和大跨度空间桁架,能够满足近海海域中光伏组件的支撑和布设要求,具有结构简单

有利于海上施工和安装

跨越性能好和易标准化等特点;
2.
本专利技术通过调整法兰垫片用于调整前排预制管柱与后排预制管柱因施工偏差引起的桩顶高差,保证施工精度;
3.
本专利技术上部结构采用半球底座以半法兰压板式连接,避免了不易操作的海上焊接,也能够适应一定的水平偏差;
4.
本专利技术斜伞状群柱采用呈倒四角锥分散结构,结构简单,支撑性能好

[0016]以下将结合附图进行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种适用于近海光伏的斜伞状大跨度支架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图1的
K
向视图

[0019]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种适用于近海光伏的斜伞状大跨度支架的平面图

[0020]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适用于近海光伏的斜伞状大跨度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前排预制管柱(1)和后排预制管柱(4),所述前排预制管柱(1)与后排预制管柱(4)的顶部架设有大跨度空间桁架(3),所述大跨度空间桁架(3)上表面用于安装光伏组件,所述前排预制管柱(1)与后排预制管柱(4)数目相同

相对设置,所述后排预制管柱(4)的高度大于前排预制管柱(1)的高度,所述前排预制管柱(1)与后排预制管柱(4)的顶部分别设有固定调节组件,所述固定调节组件上方连接有斜伞状群柱(2),所述斜伞状群柱(2)包括多个分散状设置的伞柱,所述伞柱下部与所述固定调节组件固定连接,上部与所述大跨度空间桁架(3)下表面固定连接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适用于近海光伏的斜伞状大跨度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调节组件包括半球底座(5),所述半球底座(5)下部固定设有平斜过渡支座(7),所述平斜过渡支座(7)底部设有管桩顶部连接板(9),所述管桩顶部连接板(9)通过螺栓与所述前排预制管柱(1)或后排预制管柱(4)顶部固定连接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适用于近海光伏的斜伞状大跨度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平斜过渡支座(7)与所述管桩顶部连接板(9)之间设有调整法兰垫片(8)
。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适用于近海光伏的斜伞状大跨度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平斜过渡支座(7)上表面与水平面的夹角角度范围为0°
~60
°
,所述平斜过渡支座(7)上表面设有底座半法兰压板(6),所述底座半法兰压板(6)与平斜过渡支座(7)采用螺栓固定连接,所述底座半法兰压板(6)用于固定所述半球底座(5)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适用于近海光伏的斜伞状大跨度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斜伞状群柱(2)包括五个分散状设置的伞柱,分别为第一伞柱(
21


第二伞柱(
22


第三伞柱(
23


第四伞柱(
24
)和第五伞柱(
25
),所述第一伞柱(
21


第二伞柱(
22


第三伞柱(
23


第四伞柱(
24
)和第五伞柱(
25
)呈倒四角锥结构,第一伞柱(
21
)位于中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祁林攀崔振磊许云牛鹏杜红昌高宁杨新光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建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