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源选择器电路及射频开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740856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17 23: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源选择器电路及射频开关,其电路结构设计简单合理,可节约系统空间和成本,电源选择器电路电源端连接电压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源选择器电路及射频开关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射频开关
,具体为一种电源选择器电路及射频开关


技术介绍

[0002]射频开关广泛应用于移动手机

电脑等设备中,用于实现射频信号接收与发射的切换

目前常用射频开关包括单刀双掷开关

单刀三掷开关等


WIFI
通信
,射频前端
WIFI
开关芯片通常由电压源
VDD
提供工作电压,由控制电压
VCTRL
提供控制信号,其中,电压源
VDD
一般为
2.5V

4.5V
,控制电压
VCTRL
的高电平电压为
1.6V

3.6V
,为满足射频开关的切换控制需求,需设置两组电压转换模块分别对电压源
VDD、
控制电压
VCTRL
进行转换

[0003]如图1所示,电压源
VDD、
控制电压
VCTRL
分别经电压转换器模块

电平转换器模块转换为相应的内部控制信号,电压转换器模块将外部电压源
VDD
转化成内部两组偏置电压
Vreg_ana

Vreg_dig
,这两组电压都低于
3V
,以满足内部
SOI MOS
管的安全工作要求
(SOI MOS
管的额定工作电压为
2.5V)。
外部控制信号
VCTRL
高电平为
1.6V

3.6V
,其经电平转换器模块转化成内部控制信号
BS
,其中控制信号
BS
的高电平等于
Vreg_ana
,内部电压
Vreg_dig
给振荡器及负压产生电路供电,使其产生负压
Vneg
,驱动级由偏置电压
Vreg_ana
和负压
Vneg
共同供电,作用是将控制信号
BS
转化成射频开关级的实际偏置电压
Vg1、Vg2、Vb1、Vb2
,以控制射频开关级中的开启或关闭,可见,目前常用的射频开关芯片中电压源
VDD、
控制电压
VCTRL
来自于两个不同的电压域,即分别由不同的电压源模块来分别提供电压源
VDD、
控制电压
VCTRL
,不同电压源模块的设置,不仅使整个射频前端系统的设计复杂度增加,而且增加了硬件资源投入成本,而且占用了较多空间,无法满足射频开关的微型化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射频开关芯片中电压源
VDD、
控制电压
VCTRL
来自于两个不同的电压域,不仅导致整个射频前端系统的设计复杂度增加

硬件资源投入增加,而且占用了较多的射频开关芯片内部空间,无法满足射频开关的微型化要求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源选择器电路及射频开关,其电路结构设计简单合理,可节约系统空间和成本,可确保射频开关的工作稳定性和可靠性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电源选择器电路,其电源端连接电压源
V1、V2
,该电源选择器电路用于对输入的所述电压源
V1、V2
进行选择,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电压源
V1
为高电平时,所述电压源
V2
为低电平,反之,当所述电压源
V1
为低电平时,所述电压源
V2
为高电平;
[0007]所述电源选择器电路为对称结构,所述电源选择器电路包括第一分压模块~第四分压模块

第一开关模块~第五开关模块,所述第一分压模块的一端连接所述电压源
V2
,所述第二分压模块一端连接所述电压源
V1
,所述第三分压模块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电压源
V1、V2
,所述第一开关模块的一端分别连接所述电压源
V1、
第四分压模块的输入端,所述第一开关模块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三开关模块的一端

第四分压模块的第一输出端,所
述第二开关模块的一端分别连接所述电压源
V2、
第五分压模块的输入端,所述第二开关模块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所述第四开关模块的一端

第五分压模块的第一输出端,所述第四分压模块的第二输出端

第五分压模块的第二输出端

第三开关模块的另一端

第四开关模块的另一端相连;
[0008]所述第一分压模块用于对所述电压源
V2
进行分压,所述第一分压模块的另一端输出电压
V1IP

[0009]所述第二分压模块用于对所述电压源
V1
进行分压,所述第二分压模块的另一端输出电压
V2IP

[0010]所述第三分压模块用于对所述电压源
V1、V2
进行分压,所述第三分压模块的输出端输出电压
VMID

[0011]所述第四分压模块

第五分压模块均用于内部分压,获得内部电压
VDD_INT

[0012]所述第一开关模块~第五开关模块均由若干
MOS
管构成,所述第一开关模块

第二开关模块中的
MOS
管受相应的电压
V1IP、
电压
V2IP、
电压
VMID
控制;
[0013]所述第三开关模块

第四开关模块中的
MOS
管受相应的电压
V1IP、
电压
V2IP
控制

[0014]其进一步特征在于,
[0015]所述第四分压模块包括并联的二极管
D1、D2
,所述二极管
D1
阳极分别连接所述二极管
D2
阳极

第一开关模块一端

电压源
V1
,所述二极管
D1
阴极为所述第四分压模块的第一输出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开关模块另一端

第三开关模块一端,所述二极管
D2
阴极为所述第四分压模块的第二输出端;
[0016]所述第五分压模块包括并联的二极管
D3、D4
,所述二极管
D3
阳极分别连接所述二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电源选择器电路,其电源端连接电压源
V1、V2
,该电源选择器电路用于对输入的所述电压源
V1、V2
进行选择,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电压源
V1
为高电平时,所述电压源
V2
为低电平,反之,当所述电压源
V1
为低电平时,所述电压源
V2
为高电平;所述电源选择器电路为对称结构,所述电源选择器电路包括第一分压模块~第四分压模块

第一开关模块~第五开关模块,所述第一分压模块的一端连接所述电压源
V2
,所述第二分压模块一端连接所述电压源
V1
,所述第三分压模块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电压源
V1、V2
,所述第一开关模块的一端分别连接所述电压源
V1、
第四分压模块的输入端,所述第一开关模块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三开关模块的一端

第四分压模块的第一输出端,所述第二开关模块的一端分别连接所述电压源
V2、
第五分压模块的输入端,所述第二开关模块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所述第四开关模块的一端

第五分压模块的第一输出端,所述第四分压模块的第二输出端

第五分压模块的第二输出端

第三开关模块的另一端

第四开关模块的另一端相连;所述第一分压模块用于对所述电压源
V2
进行分压,所述第一分压模块的另一端输出电压
V1IP
;所述第二分压模块用于对所述电压源
V1
进行分压,所述第二分压模块的另一端输出电压
V2IP
;所述第三分压模块用于对所述电压源
V1、V2
进行分压,所述第三分压模块的输出端输出电压
VMID
;所述第四分压模块

第五分压模块均用于内部分压,获得内部电压
VDD_INT
;所述第一开关模块~第五开关模块均由若干
MOS
管构成,所述第一开关模块

第二开关模块中的
MOS
管受相应的电压
V1IP、
电压
V2IP、
电压
VMID
控制;所述第三开关模块

第四开关模块中的
MOS
管受相应的电压
V1IP、
电压
V2IP
控制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选择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分压模块包括并联的二极管
D1、D2
,所述二极管
D1
阳极分别连接所述二极管
D2
阳极

第一开关模块一端

电压源
V1
,所述二极管
D1
阴极为所述第四分压模块的第一输出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开关模块另一端

第三开关模块一端,所述二极管
D2
阴极为所述第四分压模块的第二输出端;所述第五分压模块包括并联的二极管
D3、D4
,所述二极管
D3
阳极分别连接所述二极管
D4
阳极

第二开关模块一端

电压源
V2
,所述二极管
D3
阴极为所述第五分压膜的第一输出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二开关模块另一端

第四开关模块一端,所述二极管
D4
阴极为所述第五分压模块的第二输出端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源选择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关模块包括并联的
MOS

M1、MOS

M2、

MOS

M2
串联的
MOS

M3
,所述
MOS

M1
的源极分别连接所述
MOS

M2
源极

电压源
V1、
二极管
D1
阳极

二极管
D2
阳极,所述
MOS

M1
的漏极分别连接所述二极管
D2
阴极
、MOS

M3
源极

第三开关模块中的
MOS

M7、MOS

M8
的源极,所述
MOS

M2
的漏极连接所述
MOS

M3
的漏极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源选择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开关模块包括
MOS

M4、MOS

M5、MOS

M6
,所述
MOS

M4
源极分别连接所述
MOS

M5
源极

二极管
D3
阳极

二极管
D4
阳极,所述
MOS

M4
漏极分别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刚丁佳佳江海波郭天生赵鹏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乾合微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