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精度定位服务的调度播发方法和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9738291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17 23: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精度定位服务的调度播发方法和系统,该调度播发方法应用于两个及以上服务区域的高精度卫星导航定位基准服务调度播发平台,每个服务区域配设至少一个解算系统,该方法包括:接收定位终端发送的定位服务请求,并建立调度播发平台与定位终端之间的数据通路,通过数据通路获取定位终端的实时地理位置信息;根据实时地理位置信息,确定定位终端所对应的服务区域,并从预设的动态账号池中选择对应该服务区域下解算系统的一个动态账号,且通过所选择的动态账号获取其对应的解算系统发送的差分修正数据,再将差分修正数据通过数据通路播发至定位终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精度定位服务的调度播发方法和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定位
,具体涉及一种高精度定位服务的调度播发方法和系统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我国各省

自治区和直辖市的省级自然资源与测绘部门利用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建设成了各自省级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网,用于建立高精度的坐标框架和提供区域高精度定位服务

受建设时间

建设标准

协调机制等影响,目前各省级
CORS(GNSS Continuous OperationalReference Station
,卫星导航定位连续运行基准站
)
依旧独立服务,即用户在某省级
CORS
进行注册,则可在该省区域内使用定位服务,而无法在另一个省区域使用服务

这逐步演化为省级
CORS
应用服务的瓶颈和痛点,不仅严重制约和影响了省级高精度定位导航服务保障能力提升,更无法满足区域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以及跨区域的重大工程等对精密定位服务迫切要求

[0003]目前有些研究通过对省级
CORS
进行协同服务以提供区域协同的定位服务,然而大多数研究目前并不成熟,依然存在一些技术问题

[0004]如标题为“省级
CORS
协同服务技术研究与实现”的现有技术公开了一种分布式中心化的协同服务架构
/
方法,如图1所示,在该架构/>/
方法中,用户注册
A
省的
CORS
系统并登陆,则用户可以直接使用
A
省的
CORS
系统服务,也可以通过协同服务平台
(
调度播发平台
)
进行服务转接进而使用
B
省的
CORS
系统服务

[0005]但该协调服务架构
/
方法只能通过原有的
CORS
系统提供服务,不同区域用户只能通过不同的
IP
和端口才能获取服务

该协同服务架构
/
方法也未考虑到一个区域配设有多套
CORS
系统的情形

同时在该协调服务架构
/
方法中关于服务转接的具体实现方法也是较为模糊的,当用户处于多省交界处移动时,由于用户坐标不断改变,协同服务平台未考虑短时间

多批次

跨区域服务调度转接造成服务不稳定情形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高精度定位服务的调度播发方法和系统

[0007]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8]一种高精度定位服务的调度播发方法,所述调度播发方法应用于设有至少两个服务区域的调度播发平台,每个服务区域配设至少一个解算系统,所述调度播发方法包括:
[0009]接收定位终端通过访问调度播发平台提供的
IP
和端口发送的定位服务请求,并建立调度播发平台与定位终端之间的数据通路,通过所述数据通路获取定位终端的实时地理位置信息;
[0010]根据所述实时地理位置信息,确定定位终端所对应的服务区域,并从预设的动态账号池中选择对应该服务区域下解算系统的一个动态账号,且通过所选择的动态账号获取
其对应的解算系统发送的差分修正数据,再将所述差分修正数据通过所述数据通路播发至定位终端

[0011]进一步地,所述预设的动态账号池中设有若干与解算系统相对应的动态账号,每个解算系统中至少设有一个动态账号

[0012]进一步地,所述根据所述地理位置信息,确定定位终端所对应的服务区域的具体方法包括:
[0013]根据定位服务请求携带的地理位置信息,获取定位终端的初始位置坐标,并确定该初始位置坐标所在的服务区域,记为区域
m

[0014]根据所述实时地理位置信息,获取定位终端的实时位置坐标,并确定该实时位置坐标所在的服务区域,记为区域
n

[0015]判断区域
m
与区域
n
是否相同,若相同,则定位终端所对应的服务区域为区域
m
或区域
n

[0016]若不同,则计算实时位置坐标和区域
m
与区域
n
之间边界线的最小距离,若最小距离小于等于预设缓冲距离,则定位终端所对应的服务区域为区域
m
;若最小距离大于预设缓冲距离,则定位终端所对应的服务区域为区域
n。
[0017]进一步地,所述根据所述地理位置信息,确定定位终端所对应的服务区域的具体方法还包括:
[0018]若区域
m
与区域
n
不同,且实时位置坐标和区域
m
与区域
n
之间边界线的最小距离大于预设缓冲距离,则采用异步任务处理机制实现动态账号的切换以及差分修正数据的播发

[0019]进一步地,所述从预设的动态账号池中选择对应该服务区域下解算系统的一个动态账号的具体步骤包括:
[0020]获取预设的动态账号池中选择对应服务区域下各解算系统对应的所有动态账号,分别获取动态账号的占用状态量

空闲时间

动态账号对应解算系统的实时固定状态量和负载量,并进一步求取所获取动态账号的选取系数,选择选取系数最大的动态账号

[0021]进一步地,动态账号的状态占用量
s
的获取方法如下:
[0022]若动态账号已被使用,则状态占用量
s
为0,若动态账号未被使用且与上一次被释放时刻间隔休眠时间
Δ
t
,则状态占用量
s
为1;
[0023]所述动态账号的空闲时间
ft
的获取方法如下:
[0024][0025]式中,
ft
s
为动态账号距离上一次释放时刻的秒数;
[0026]所述动态账号对应解算系统的实时固定状态量
fs
的获取方法如下:
[0027][0028]式中,
fr
current
为实时固定率,表示动态账号所对应解算系统在过去一小时内所有获得固定解的测点数占总测点数的比例;
[0029]fr
a
为最优固定率,表示动态账号所对应解算系统历史实时固定率最大值;
[0030]fr
b
为最差固定率,表示动态账号所对应解算系统历史实时固定率最小值;
[0031]所述动态账号对应解算系统的负载量
l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高精度定位服务的调度播发方法,所述调度播发方法应用于设有至少两个服务区域的调度播发平台,每个服务区域配设至少一个解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度播发方法包括:接收定位终端通过访问调度播发平台提供的
IP
和端口发送的定位服务请求,并建立调度播发平台与定位终端之间的数据通路,通过所述数据通路获取定位终端的实时地理位置信息;根据所述实时地理位置信息,确定定位终端所对应的服务区域,并从预设的动态账号池中选择对应该服务区域下解算系统的一个动态账号,且通过所选择的动态账号获取其对应的解算系统发送的差分修正数据,再将所述差分修正数据通过所述数据通路播发至定位终端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精度定位服务的调度播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的动态账号池中设有若干与解算系统相对应的动态账号,每个解算系统中至少设有一个动态账号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精度定位服务的调度播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地理位置信息,确定定位终端所对应的服务区域的具体方法包括:根据定位服务请求携带的地理位置信息,获取定位终端的初始位置坐标,并确定该初始位置坐标所在的服务区域,记为区域
m
;根据所述实时地理位置信息,获取定位终端的实时位置坐标,并确定该实时位置坐标所在的服务区域,记为区域
n
;判断区域
m
与区域
n
是否相同,若相同,则定位终端所对应的服务区域为区域
m
或区域
n
;若不同,则计算实时位置坐标和区域
m
与区域
n
之间边界线的最小距离,若最小距离小于等于预设缓冲距离,则定位终端所对应的服务区域为区域
m
;若最小距离大于预设缓冲距离,则定位终端所对应的服务区域为区域
n。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精度定位服务的调度播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地理位置信息,确定定位终端所对应的服务区域的具体方法还包括:若区域
m
与区域
n
不同,且实时位置坐标和区域
m
与区域
n
之间边界线的最小距离大于预设缓冲距离,则采用异步任务处理机制实现动态账号的切换以及差分修正数据的播发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精度定位服务的调度播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从预设的动态账号池中选择对应该服务区域下解算系统的一个动态账号的具体步骤包括:获取预设的动态账号池中选择对应服务区域下各解算系统对应的所有动态账号,分别获取动态账号的占用状态量

空闲时间

动态账号对应解算系统的实时固定状态量和负载量,并进一步求取所获取动态账号的选取系数,选择选取系数最大的动态账号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精度定位服务的调度播发方法,其特征在于:动态账号的状态占用量
s
的获取方法如下:若动态账号已被使用,则状态占用量
s
为0,若动态账号未被使用且与上一次被释放时刻间隔休眠时间
Δ
t
,则状态占用量
s
为1;所述动态账号的空闲时间
ft
的获取方法如下:
式中,
ft
s
为动态账号距离上一次释放时刻的秒数;所述动态账号对应解算系统的实时固定状态量
fs
的获取方法如下:式中,
fr
cur...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功文张庆涛周星杨梦佳王海涛施博凯马勇马佑惠哲陈钊
申请(专利权)人:自然资源部大地测量数据处理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