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剪力墙连接机构及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736078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17 23: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装配式剪力墙连接机构及方法,连接机构包括固定端和连接端,固定端包括第一连接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配式剪力墙连接机构及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剪力墙装配施工
,具体涉及一种装配式剪力墙连接机构及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剪力墙
(shear wall)
又称抗风墙

抗震墙或结构墙

房屋或构筑物中主要承受风荷载或地震作用引起的水平荷载和竖向荷载
(
重力
)
的墙体,防止结构剪切
(
受剪
)
破坏

又称抗震墙,一般用钢筋混凝土做成

[0003]它分平面剪力墙和筒体剪力墙

平面剪力墙用于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升板结构

无梁楼盖体系中

为增加结构的刚度

强度及抗倒塌能力,在某些部位可现浇或预制装配钢筋混凝土剪力墙

现浇剪力墙与周边梁

柱同时浇筑,整体性好

筒体剪力墙用于高层建筑

高耸结构和悬吊结构中,由电梯间

楼梯间

设备及辅助用房的间隔墙围成,筒壁均为现浇钢筋混凝土墙体,其刚度和强度较平面剪力墙可承受较大的水平荷载

[0004]全部或部分预制剪力墙结构通过竖缝节点区后浇混凝土和水平缝节点区后浇混凝土带或圈梁实现结构的整体连接,这种剪力墙结构工业化程度高

但是预制好的剪力墙在与现有墙体进行拼接装配时,其装配的精度和质量严重影响整个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和抗震能力,装配时对连接机构的质量要求较高,在装配过程中利用连接件进行辅助对位,能有效提升剪力墙之间的配合精确,现有的装配式剪力墙在装配过程中并不会使用辅助连接件,导致装配精度较低

所以,本申请提出一种装配式剪力墙连接机构及其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装配式剪力墙连接机构及其方法,用于辅助装配式剪力墙与现有安装好的剪力墙进行装配,能有效提升装配过程的精度,降低连接难度

[0006]为达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7]提供一种装配式剪力墙连接机构,其包括固定端和连接端,固定端设置在装配好的剪力墙上,连接端设置在待装配的剪力墙上;
[0008]固定端包括第一连接板,第一连接板固定在装配好的剪力墙内的钢筋上,第一连接板上设置有第一延长柱,第一延长柱伸出剪力墙的侧面,且第一延长柱的端部设置有第一配装板,第一配装板的端面中部均匀开设有四个插接孔;
[0009]连接端包括第二连接板,第二连接板固定在待装配剪力墙内的钢筋上,第二连接板上设置有第二延长柱,第二延长柱伸出剪力墙的侧面,且第二延长柱的端部设置有第二配装板,第二配装板的端面中部均匀开设有四个插接柱;
[0010]四个插接孔的底部均设置有压力传感器,每个插接柱插入对应的插接孔内,第一配装板与第二配装板之间设置有收紧机构,通过四个插接孔内压力传感器采集的压力值来判定两剪力墙是否装配完好;
[0011]四个压力传感器采集的压力值分别为
F1、F2、F3和
F4,比较四个压力值的大小,并筛选出四个压力值中的最大值
F
max
,分别计算其余三个压力值与最大值
F
max
的差值,得到三个压力差值
Δ
F1、
Δ
F2和
Δ
F3;将三个压力差值
Δ
F1、
Δ
F2和
Δ
F3分别与压力差阈值
F
阈值
进行比较:
[0012]若
Δ
F
n
>F
阈值

n
为压力差值的编号,则判定该位置对应的插接柱未完全插入插接孔内,调整收紧机构继续收紧,使第一配装板与第二配装板实现对中装配;
[0013]若
Δ
F
n
≤F
阈值
,则判定该位置对应的插接柱已经完全插入插接孔内

[0014]进一步地,收紧机构包括设置在第一配装板上的四个螺纹孔,四个螺纹孔贯穿第一配装板,且螺纹孔的轴线方向与第一配装板和第二配装板的装配方向相同;四个螺纹孔位于以第一配装板中心为圆心的圆周上,四个插接孔也位于以第一配装板中心为圆心的圆周上,且螺纹孔所在的圆周半径大于插接孔所在的圆周半径,每一个螺纹孔与一个插接孔进行配对,一对螺纹孔和插接孔位于同一半径上;
[0015]第二配装板上设置有四根螺纹杆,螺纹杆插入螺纹孔内,且螺纹杆与螺纹孔螺纹连接;第二配装板上设置有驱动螺纹杆转动的驱动机构

[0016]进一步地,驱动机构包括贯穿设置在第二配装板上的通孔,螺纹杆的尾部设置有驱动段,驱动段插入通孔并延伸到第二配装板的内侧端面,通孔尺寸大于驱动段的尺寸;通孔内设置有轴承,且轴承靠近第二配装板的外侧端面,驱动段设置在轴承上;通孔内设置有扩大腔,扩大腔靠近第二配装板的内侧端面,且延伸到第二配装板的内侧端面;
[0017]扩大腔内设置有内驱动环,内驱动环的侧面通过连接块固定在扩大腔的内壁上,驱动段穿过内驱动环,且内驱动环与驱动段间隙设置;内驱动环外同心设置有外驱动环,外驱动环的内壁与内驱动环的外壁之间设置有轴承结构,轴承结构使外驱动环与外驱动环之间可以任意相对转动;
[0018]外驱动环靠近第二配装板内侧的侧面设置有主驱动环,主驱动环的外部设置有摆杆,主驱动环的内壁均匀设置有若干荆爪,主驱动环套在驱动段上,驱动段上设置有荆轮,荆爪与荆轮配合

[0019]进一步地,若干荆爪分别铰接设置在主驱动环内设置的安装座上,安装座上设置有方便荆爪复位的弹簧片,弹簧片与荆爪的背面接触

[0020]进一步地,第一延长柱外设置有保护套,保护套与第一延长柱之间设置有供螺纹杆伸缩活动的伸缩间隙,保护套连接第一配装板与第一连接板

[0021]提供一种利用上述装配式剪力墙连接机构的装配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0022]S1
:在剪力墙的设计模型上获取装配面的长和宽,取长和宽一半所在的点作为装配面的尺寸中心;
[0023]S2
:在剪力墙的设计模型上均匀设置若干个水平的分割面,分割面垂直装配面,采用若干分割面将剪力墙均匀分割成
U
个质心单元,并将每个质心单元拆分成
m
个相同尺寸的子单元;
[0024]S3
:建立三维坐标系,获取每个子单元的中心在三维坐标系内的坐标
(x
i
,y
i
,z
i
)
,并根据每个子单元的质量参数
M<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装配式剪力墙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端和连接端,所述固定端设置在装配好的剪力墙上,所述连接端设置在待装配的剪力墙上;所述固定端包括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固定在装配好的剪力墙内的钢筋上,所述第一连接板上设置有第一延长柱,所述第一延长柱伸出剪力墙的侧面,且第一延长柱的端部设置有第一配装板,所述第一配装板的端面中部均匀开设有四个插接孔;所述连接端包括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固定在待装配剪力墙内的钢筋上,所述第二连接板上设置有第二延长柱,所述第二延长柱伸出剪力墙的侧面,且第二延长柱的端部设置有第二配装板,所述第二配装板的端面中部均匀开设有四个插接柱;四个所述插接孔的底部均设置有压力传感器,每个所述插接柱插入对应的插接孔内,所述第一配装板与第二配装板之间设置有收紧机构,通过四个所述插接孔内压力传感器采集的压力值来判定两剪力墙是否装配完好;四个所述压力传感器采集的压力值分别为
F1、F2、F3和
F4,比较四个压力值的大小,并筛选出四个压力值中的最大值
F
max
,分别计算其余三个压力值与最大值
F
max
的差值,得到三个压力差值
Δ
F1、
Δ
F2和
Δ
F3;将三个压力差值
Δ
F1、
Δ
F2和
Δ
F3分别与压力差阈值
F
阈值
进行比较:若
Δ
F
n
&gt;F
阈值

n
为压力差值的编号,则判定该位置对应的插接柱未完全插入插接孔内,调整收紧机构继续收紧,使第一配装板与第二配装板实现对中装配;若
Δ
F
n
≤F
阈值
,则判定该位置对应的插接柱已经完全插入插接孔内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剪力墙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紧机构包括设置在第一配装板上的四个螺纹孔,四个所述螺纹孔贯穿第一配装板,且螺纹孔的轴线方向与第一配装板和第二配装板的装配方向相同;四个所述螺纹孔位于以第一配装板中心为圆心的圆周上,四个所述插接孔也位于以第一配装板中心为圆心的圆周上,且螺纹孔所在的圆周半径大于插接孔所在的圆周半径,每一个所述螺纹孔与一个插接孔进行配对,一对螺纹孔和插接孔位于同一半径上;所述第二配装板上设置有四根螺纹杆,所述螺纹杆插入螺纹孔内,且螺纹杆与螺纹孔螺纹连接;所述第二配装板上设置有驱动螺纹杆转动的驱动机构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配式剪力墙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贯穿设置在第二配装板上的通孔,所述螺纹杆的尾部设置有驱动段,所述驱动段插入通孔并延伸到第二配装板的内侧端面,所述通孔尺寸大于驱动段的尺寸;所述通孔内设置有轴承,且轴承靠近第二配装板的外侧端面,所述驱动段设置在轴承上;所述通孔内设置有扩大腔,所述扩大腔靠近第二配装板的内侧端面,且延伸到第二配装板的内侧端面;所述扩大腔内设置有内驱动环,所述内驱动环的侧面通过连接块固定在扩大腔的内壁上,所述驱动段穿过内驱动环,且内驱动环与驱动段间隙设置;所述内驱动环外同心设置有外驱动环,所述外驱动环的内壁与内驱动环的外壁之间设置有轴承结构,所述轴承结构使外驱动环与外驱动环之间可以任意相对转动;所述外驱动环靠近第二配装板内侧的侧面设置有主驱动环,所述主驱动环的外部设置有摆杆,所述主驱动环的内壁均匀设置有若干荆爪,所述主驱动环套在驱动段上,所述驱动段上设置有荆轮,所述荆爪与荆轮配合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配式剪力墙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荆爪分别铰接
设置在主驱动环内设置的安装座上,所述安装座上设置有方便荆爪复位的弹簧片,所述弹簧片与荆爪的背面接触
。5.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配式剪力墙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延长柱外设置有保护套,所述保护套与第一延长柱之间设置有供螺纹杆伸缩活动的伸缩间隙,所述保护套连接第一配装板与第一连接板
。6.
一种利用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装配式剪力墙连接机构的装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
:在剪力墙的设计模型上获取装配面的长和宽,取长和宽一半所在的点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延亮李怀敏于金金宣志杰李海平黄帅黄旭东严成虎司国英汪光云王桂兰欧翰霖何海军宋超孟春强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建设集团成都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