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原料特征的酸洗工艺选别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736066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17 23:3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原料特征的酸洗工艺选别方法,包括:构建酸洗难度分级数学模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原料特征的酸洗工艺选别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酸洗
,具体而言是一种基于原料表面氧化层特征及其溶解行为对酸洗工艺进行匹配的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原料特征的酸洗工艺选别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现代钢铁冷轧企业普遍采用浅槽紊流酸洗技术进行酸洗产品的生产,由于目前酸洗机组产品的成分及原料生产工艺设计较为繁多且复杂,在实际生产过程中需针对每个酸洗产品钢质进行酸洗工艺设计以保证其酸洗后的表面质量

[0003]酸洗机组产品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各类产品的合金成分及热轧生产工艺差异性较大,致使其热轧表面氧化层结构及分布存在较大差异性,对不同产品的酸洗工艺设计提出更大的挑战,若酸洗工艺设计与其氧化层溶解行为不匹配将产生大量表面缺陷,不利于酸洗机组的高效稳定生产

[0004]目前的酸洗工艺设计普遍采用产品目标强度结合人工经验进行分类设计,依据现场技术人员对该产品的酸洗难度进行评价及分类,在生产过程中依据该分类在二级服务器中匹配相应的酸洗工艺参数
。<br/>随着各类产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基于原料特征的酸洗工艺选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1)
构建酸洗难度分级数学模型:
Q

mh
t
×
n
ln
ω
(Si)+4
ꢀꢀꢀꢀꢀꢀꢀꢀꢀꢀꢀꢀꢀꢀꢀꢀꢀꢀꢀꢀꢀꢀꢀ
(1)
式中,
Q
为用于带钢等级划分的酸洗难度系数;
m
为酸洗工艺系数,为常数;
h
t
为带钢的氧化铁皮相对厚度,
n
为带钢的富
Si
层对拉矫破鳞及氧化铁皮剥离的影响因子,为常数;
ω
(Si)
为带钢中
Si
元素含量的质量百分比;
(2)
构建不同热轧工艺下的氧化铁皮相对厚度数学模型式:
h
t

h
a
+h
b
+h
c
ꢀꢀꢀꢀꢀꢀꢀꢀꢀꢀꢀꢀꢀꢀꢀꢀꢀꢀꢀꢀꢀꢀꢀ
(2)
其中,
h
a
为卷取温度作用下的氧化铁皮相对厚度:式中,
T
a
为带钢卷取温度;
a1、a2、a3、a4、a5为氧化铁皮受温度影响的生长系数,为常数;
h1及
h2为常数;其中,
h
b

SiO2和
FeSiO4层影响的氧化铁皮相对厚度:式中,
T
b
为热轧带钢的加热温度,
b1为氧化铁皮受硅元素影响的生长系数,为常数;其中,
h
c
为富
Mn
层影响的氧化铁皮相对厚度:
h
c

c1×
ω
(Mn)
ꢀꢀꢀꢀꢀꢀꢀꢀꢀꢀꢀꢀꢀꢀꢀꢀꢀꢀꢀꢀꢀ
(5)
式中,
c1为氧化铁皮受锰元素影响的生长系数,为常数,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利伟蔡顺达孙荣生姜丽丽阮国庆李岩邹明聪
申请(专利权)人: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