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梯度包覆型氧化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734106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17 23: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梯度包覆型氧化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梯度包覆型氧化硅/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梯度包覆型氧化硅
/
碳复合材料,还涉及上述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大型储能设备的快速发展和新能源汽车的日渐普及,传统商用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已难以满足需求,开发新一代高致密锂离子电池已成为大势所趋,电极材料是发展高性能锂离子电池的基础

[0003]传统锂离子电池中的石墨负极理论容量仅为
372mAh g
‑1。
一氧化硅
(SiO)
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具有如下优势:
(1)
较高的理论容量
(2400mAhg
‑1)

(2)
相比于硅负极体积膨胀更小,结构更加稳定;
(3)
制备来源广泛,成本低廉

因此,
SiO
已被视为下一代极具潜力的负极材料之一

然而,
SiO
的体积膨胀仍然不可忽视,且低的电导率和循环过程中严重的容量衰减也限制了其商业应用

[0004]目前,优化
SiO
性能的方法主要有碳包覆

然而,传统碳包覆方法形成的包覆层难以与
SiO
的无机表面紧密结合,导致材料在循环过程中结构完整性难以维持,且碳包覆层直接承受
SiO
较大膨胀应力容易破裂,进而引起电化学性能恶化
/>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目的旨在提供一种梯度包覆型氧化硅
/
碳复合材料,该复合材料中,碳包覆层通过中间的
SiO
x
/C
均相复合层与
SiO
结合紧密,从而一方面提高复合材料的结构稳定性,另一方面实现包覆层对氧化硅体积膨胀应力的梯度缓释,从而其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应用时,具有高的质量比容量

面积比容量以及优异的倍率性能和循环性能;本专利技术另一目的旨在提供上述梯度包覆型氧化硅
/
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0006]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梯度包覆型氧化硅
/
碳复合材料,所述复合材料以
SiO
为核,在
SiO
外依次包覆有
SiO
x
/C
均相复合层和碳包覆层;
SiO
x
/C
均相复合层与
SiO
以硅氧键相连,
SiO
x
/C
均相复合层与碳包覆层以碳碳键相连

[0007]本专利技术复合材料由内向外氧化硅含量逐步降低,碳含量逐步升高,形成了梯度复合结构;其中,一氧化硅的质量占比为复合材料质量的
60

95
%;
SiO
x
的质量占比为复合材料质量的5~
30
%;碳组分的质量占比为复合材料质量的5~
20


[0008]其中,
SiO
的粒径为
100nm
~5μ
m。
[0009]其中,有机硅转化得到的
SiO
x
/C
均相复合层中,
x
约为
1.5

SiO
x
/C
均相复合层的厚度为
20

100nm。
用的商品化
SiO
不是形状规则的颗粒,导致不同位置的包覆层会有厚度差异

[0010]其中,最外层的碳包覆层以无定形碳为主,碳包覆层的厚度为
20

70nm。
[0011]上述梯度包覆型氧化硅
/
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2](1)

SiO
微米颗粒分散在乙醇的水溶液中,再往其中加入有机硅烷,搅拌均匀加
入氨水进行反应,反应后离心

洗涤

干燥后得到有机硅包覆
SiO
的复合颗粒;
[0013](2)
将有机硅包覆
SiO
的复合颗粒置于管式炉内,采用化学气相沉积法在惰性气氛中引入有机碳源,于高温下进行碳沉积,得到黑色的梯度包覆型氧化硅
/
碳复合材料

[0014]其中,步骤
(1)
中,所述有机硅烷为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

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

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

氰乙基三乙氧基硅烷或硫氰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中的一种

[0015]其中,步骤
(1)
中,乙醇的水溶液中,乙醇与水的体积比为4~
10

1。
[0016]其中,步骤
(1)
中,氨水质量分数为
25


[0017]其中,步骤
(1)
中,
SiO
和有机硅烷的质量比为1:2~
4。
[0018]其中,步骤
(1)
中,干燥温度为
60

80℃
,干燥时间为
10

20
小时

[0019]其中,步骤
(2)
中,有机碳源为甲苯

乙烯

乙炔

丙烯

吡咯

吡啶或沥青

[0020]其中,步骤
(2)
中,碳沉积的温度为
850

1000℃
,时间为3~
12
小时

[0021]本专利技术复合材料具有三层复合结构,内核为一氧化硅
(SiO)
,中间层为有机硅转化得到的非化学计量氧化硅
(SiO
x
,x
约为
1.5)
与碳的均相复合材料
(SiO
x
/C)
,最外层是通过化学气相沉积法形成的碳包覆层;该梯度复合材料由内向外氧化硅含量逐步降低,碳含量逐步升高,其中,
SiO
x
/C
均相复合层向内与
SiO
以硅氧键相连接,向外与碳包覆层以碳碳键相连接,使梯度复合的三层结构形成一个紧密结合的整体

具体反应机理为:有机硅烷在碱性溶液
(
氨水
)
的催化下发生溶胶凝胶反应,与
SiO
表面以硅氧键相连,在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梯度包覆型氧化硅
/
碳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材料以
SiO
为核,在
SiO
外依次包覆有
SiO
x
/C
均相复合层和碳包覆层;
SiO
x
/C
均相复合层与
SiO
以硅氧键相连,
SiO
x
/C
均相复合层与碳包覆层以碳碳键相连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梯度包覆型氧化硅
/
碳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复合材料中,一氧化硅的质量占比为复合材料质量的
60

95
%;
SiO
x
的质量占比为复合材料质量的5~
30
%;碳组分的质量占比为复合材料质量的5~
20

。3.
权利要求1所述的梯度包覆型氧化硅
/
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

SiO
微米颗粒分散在乙醇的水溶液中,再往其中加入有机硅烷,搅拌均匀加入氨水进行反应,反应后离心

洗涤

干燥后得到有机硅包覆
SiO
的复合颗粒;
(2)
将有机硅包覆
SiO
的复合颗粒置于管式炉内,采用化学气相沉积法在惰性气氛中引入有机碳源,于高温下进行碳沉积,得到黑色的梯度包覆型氧化硅
/
碳复合材料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梯度包覆型氧化硅
/
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
(1)
中,所述有机硅烷为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

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振辉夏永姚忽睿许真铭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