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再生循环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9732955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17 23: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再生循环系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再生循环系统、污水处理系统、方法及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磁性吸附剂
,具体涉及一种磁性吸附剂的再生循环系统

污水处理系统

方法及工艺


技术介绍

[0002]磁分离技术是借助磁场力的作用,对磁性不同的物质进行分离的一种物理分离方法

以超磁分离技术和磁沉淀技术为代表的磁分离工艺
(
磁分离污水处理工艺
)
均采用了磁加载絮凝技术,该过程因磁介质
(
或称为磁种
)
的加入显著强化了絮凝效果

现有的技术表明,通过磁加载絮凝技术能够直接去除水体中悬浮物
、TP
非溶解性
COD
以及重金属等污染物,但是对于水体中溶解性指标,如氨氮
、TN、
溶解性
COD
等污染物是无法直接通过磁加载絮凝技术去除的

而现有技术中,为了去除废水中的溶解性指标,通常只能在磁分离工艺的下游配置生化工艺,使得在实际运行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再生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起控制作用的控制器,再生反应装置,再生反应装置包括至少两个反应腔,反应腔用于提供再生反应场所,各反应腔分别配置有与之连通的排放机构,控制器分别与各排放机构电连接,用于控制各排放机构依次

循环排放各反应腔内反应后的物质,进料装置,进料装置包括主输送通道和至少一个出料口,出料口与主输送通道相连通,用于配合各反应腔,主输送通道用于承接上游输送出来的磁性物质,并使磁性物质经由出料口输入各反应腔,再生剂投加装置,与各反应腔相配合,以及动作机构,动作机构

排放机构以及再生剂投加装置分别与控制器电连接,控制器通过动作机构来控制出料口与各反应腔依次

循环连通,并通过再生剂投加装置向各反应腔内依次

循环定量投加适配磁介质的再生剂,及通过排放机构依次

循环排放各反应腔内反应后的物质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再生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进料装置配置有至少两个出料口,出料口的数目适配反应腔,各出料口分别与主输送通道相连通,各出料口分别设置于与各反应腔相连通的位置处,动作机构为配置于进料装置的若干进料通断器,各进料通断器分别与控制器电连接,控制器通过各进料通断器分别控制各出料口的通断状态;和
/
或所述再生剂投加装置包括容器,用于配置和
/
或储存再生剂,主投加通道,与容器相连通,并与反应腔相配合,用于输出再生剂,以及投加泵,与主投加通道相连通,并与控制器电连接,用于在控制器的控制下定量输出再生剂;和
/
或所述排放机构包括子排放通道,与反应腔相连通,以及排放通断器,与控制器电连接,控制器通过各排放通断器来控制各子排放通道依次循环连通断开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再生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装置还包括至少两根子输送通道,各子输送通道的一端分别连接于主输送通道,另一端分别构造有出料口,各进料通断器分别设置于各子输送通道;再生剂投加装置还包括至少两根子投加通道,各子投加通道的一端分别与主投加通道相连,各子投加通道的另一端分别与各反应腔相连通,各子投加通道分别设置有投药通断器,控制器分别与各投药通断器电连接,用于控制各投药通断器的通断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再生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动作机构配置于进料装置,并传动连接主输送通道,动作机构用于调节出料口的位置,各反应腔分别按设定的规则排布,并与出料口相配合,控制器通过调节出料口的位置来使出料口依次

循环与各反应腔相连通;或者,所述再生反应装置活动约束于底座,动作机构传动连接再生反应装置,动作机构用于驱动再生反应装置相对于底座动作,出料口设置于固定位置处,并位于各反应腔的动作路径上,控制器通过调节各反应腔的位置来使各反应腔依次

循环与各出料口相连通
。5.
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再生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进料装置的上游还设置有
一级磁回收装置,主输送通道与一级磁回收装置相连通,一级磁回收装置用于承接上游输送出来的磁性污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吉青青李灿易洋肖波杨涛黄光华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环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