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适应切换通信卫星的端到端通信链路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9732529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17 23: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适应切换通信卫星的端到端通信链路系统,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海上浮标高速卫星通信领域,包括:第一卫星地面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适应切换通信卫星的端到端通信链路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海上浮标高速卫星通信
,尤其涉及一种自适应切换通信卫星的端到端通信链路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天链二号卫星中继通信系统,如图1所示,反向链路包括用户终端
‑‑
中继卫星
—SMA
地面分系统

用户中心组成;前向链路由用户中心
‑‑
SMA
地面分系统
‑‑
中继卫星

用户终端组成,采用扩频通信,调制方式为
BPSK
,多址方式为
ALOHA。
[0003]天通一号卫星移动通信通信系统如图2所示,由用户段

地面段和空间段组成

用户段由用户终端构成;地面段由信关站组成,信关站作为卫星网络的入口点,通过本地交换实现卫星网络和现有的移动通信核心网络
(CN)
的连接;天通一号空间段由3颗卫星组成,提供天通网络用户和信关站之间的连接

[0004]由于天通一号卫星移动通信网络和天链二号卫星中继网络的协议体制等存在较大的差异,两种通信系统下的终端之间不能直接进行数据传输

[0005]目前针对海上浮标的双模或多模通信协议还比较少,文献:马凤强
,
吕婷婷
,
张浩
,
王岩
,
吕博和王海涛
,《
一种用于
ARGOr/>浮标
/
滑翔机的北斗和无线电双模通信方式

提出了一种双模通信协议,该专利中的双模协议虽然实现了数据通过铱星或无线电进行传输,但是存在一定限制:通信模式是由岸基站向终端发送指令控制终端的通信模式,首先需要保证默认通信模式能够建立;并且协议不能支持多设备之间点对点通信

[0006]文献:李听听
,
刘铭和陈刘伟
,《
基于天通

北斗双模卫星通信的应急车载终端设计与实现

中提出了一种应用于车载平台的双模协议,但该协议不具备通用性,并且仅支持特定格式数据的传输

[0007]可见,现有技术的通信协议存在一定限制,无法支持多设备之间点对点通信,同时仅支持特定格式数据的传输,不具备通用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自适应切换通信卫星的端到端通信链路系统,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0009]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自适应切换通信卫星的端到端通信链路系统,包括:第一卫星地面站

第二卫星信关站

数据交换服务器

双模卫星通信终端,其中,所述数据交换服务器分别与第一卫星地面站

第二卫星信关站

双模卫星通信终端双向连接;
[0010]所述双模卫星通信终端,通过所述数据交换服务器进行端到端通信链路,实现终端之间的双向数据传输

[0011]优选地,所述数据交换服务器通过以太网静态
IP
分别与第一卫星地面站

第二卫星信关站连接

[0012]优选地,所述数据交换服务器接收所述第一卫星地面站

所述第二卫星信关站的
数据信息后并解析所述数据信息,得到源地址和目的地址,基于所述目的地址,将所述数据信息发送至双模卫星通信终端

[0013]优选地,所述第一卫星地面站为天链二号卫星地面站,所述第二卫星信关站为天通一号卫星信关站

[0014]优选地,所述数据交换服务器通过数据接口接入天链二号地面站;所述数据交换服务器通过路由器

互联网接入天通一号卫星信关站

[0015]优选地,所述双模卫星通信终端包括:浮标终端和船载终端

[0016]优选地,所述双模卫星通信终端与所述数据交换服务器之间通过多模网络传输协议进行通信,所述多模网络传输协议包括:兼容层

链路层和传输层;
[0017]所述兼容层,用于建立天链二号通信网络

天通一号通信网络的数据收发通道;
[0018]所述链路层,用于通过传输链路帧,建立源地址和目标地址的虚拟连接;
[0019]所述传输层,用于向目标地址提供数据传输函数

[0020]优选地,所述数据交换服务器接收所述双模卫星通信终端的数据信息后并解析,得到目的地址,基于所述数据交换服务器中路由表,查看所述目的地址对应的双模卫星通信终端的状态

[0021]优选地,所述路由表包括:记录地址

终端状态

经由端口

端口参数

[0022]优选地,若对应的双模卫星通信终端为在线状态,则将数据信息发送至对应的双模卫星通信终端;
[0023]若对应的双模卫星通信终端为离线状态,则将数据信息暂存,待终端上线后将暂存的数据信息重新发送

[002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和技术效果:
[0025]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自适应切换通信卫星的端到端通信链路系统,本专利技术能够实现天通一号和天链二号不同卫星系统下数据的双向收发;还能够实现终端间自动寻址路由

点对点进行通信;同时支持终端自主接入所需的卫星链路进行通信,无需建立默认链路;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具有良好的扩展性,可扩展支持任意数量的卫星平台

本专利技术中数据交换服务器不对具体传输的数据做限制,可传输任意内容的数据,具有良好的通用性

附图说明
[0026]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

在附图中:
[0027]图1为本专利技术
技术介绍
的天链二号卫星中继通信系统示意图;
[0028]图2为本专利技术
技术介绍
的天通一号卫星移动通信通信系统示意图;
[0029]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双模卫星通信系统示意图;
[0030]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数据交换服务器示意图;
[0031]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多模网络传输协议示意图;
[0032]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终端之间的双向数据传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3]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
互组合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0034]需要说明的是,在附图的流程图示出的步骤可以在诸如一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计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自适应切换通信卫星的端到端通信链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卫星地面站

第二卫星信关站

数据交换服务器

双模卫星通信终端,其中,所述数据交换服务器分别与第一卫星地面站

第二卫星信关站

双模卫星通信终端双向连接;所述双模卫星通信终端,通过所述数据交换服务器进行端到端通信链路,实现终端之间的双向数据传输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适应切换通信卫星的端到端通信链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交换服务器通过以太网静态
IP
分别与第一卫星地面站

第二卫星信关站连接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适应切换通信卫星的端到端通信链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交换服务器接收所述第一卫星地面站

所述第二卫星信关站的数据信息后并解析所述数据信息,得到源地址和目的地址,基于所述目的地址,将所述数据信息发送至双模卫星通信终端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适应切换通信卫星的端到端通信链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卫星地面站为天链二号卫星地面站,所述第二卫星信关站为天通一号卫星信关站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适应切换通信卫星的端到端通信链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交换服务器通过数据接口接入天链二号地面站;所述数据交换服务器通过路由器

互联网接入天通一号卫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显锋王晋阳刘才瑞薛晟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