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结合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732371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17 23: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结合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结合人CD33和CD3的双特异性抗体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医药
,具体为一种结合人
CD33

CD3
的双特异性抗体


技术介绍

[0002]急性髓细胞白血病(
AML
)是一种以白血病细胞克隆性扩增为特征的遗传异质性疾病

尽管人们对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的生物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且最近又批准了治疗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的新药,但标准细胞毒性化疗的5年总生存率仍仅为
30%
,因此迫切需要新的疗法

[0003]近年来,以
T
细胞为基础的免疫治疗作为治疗各种恶性肿瘤的一种有前途的免疫治疗方法受到了广泛关注
。AML
细胞对功能性免疫细胞的细胞毒效应非常敏感,双特异性
T
细胞接合器为
AML
的治疗提供了有效的手段

[0004]CD33
分子是一种唾液酸结合
Ig
样凝集素(
Siglec
)跨膜糖蛋白
,
分子量
67KD
,由
364
个氨基酸组成,特异性表达于造血系统细胞表面
,
基因位于人的第
19
号染色体上

它是免疫球蛋白超家族的一个成员
,
有两个免疫球蛋白样胞外结构域
,
同时也是唾液酸黏附免疫球蛋白样凝集素家族的第四个成员
,
与唾液酸黏附酶
、CD22
及髓磷脂结合糖蛋白共同组成了黏附素家族

研究表明,
CD33
是髓系细胞的特异性白血病抗原
,
在造血干细胞中不存在而表达在造血细胞亚群中

[0005]CD33

90%
的急性髓系白血病
(AML)
细胞中有表达,虽然在髓系造血祖细胞中也有表达,但在正常造血干细胞中没有表达,研究证明靶向清除
CD33
阳性细胞后经过培养可以恢复其造血功能

所以,
CD33
成为
AML
特异性免疫治疗的理想靶点,进而
CD33
单抗或双抗的筛选及利用成为医学界研究的热点

[0006]CD33
单抗通过抗体依赖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
(antibody

dependentcell

mediatedcytotoxicity,ADCC)
及补体依赖的细胞毒性
(complementdependentcytotoxicity,CDC)
等介导细胞毒性而产生抗肿瘤效应

免疫治疗发展早期,曾利用鼠抗
CD33
单抗
M195、P67.7

HIM3
‑4等研究发现它们能激活补体介导的细胞毒作用

诱导细胞内吞和巨噬细胞趋化等,但由于鼠源抗体的免疫原性限制了其重复使用

随着抗体人源化技术和抗体工程的发展,得以成功构建出人源化的抗体,克服了免疫原性的缺点,取得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0007]近年来,抗体与毒素及药物结合形成抗体药物偶联物
(antibody

drugconjugate,ADC)
,增强了抗体的细胞毒性作用

目前,有多种抗
CD33
抗体药物已经上市或正在临床试验中

[0008]GO

Gemtuzumabozogamicin
)是人源化抗
CD33
单克隆抗体与强效抗肿瘤抗生素-乙酰刺胞霉素偶联物,其中单克隆抗体约含
98%
的人源氨基酸序列,其余源自鼠科动物

与白血病细胞表面
CD33
抗原结合,进入细胞后释放刺胞霉素,对白血病细胞有明显的杀灭作用,从而单独或联合其他化疗药物治疗白血病

[0009]2000
年5月
GO
被美国食品及药品监督管理局(
FDA
)正式批准作为单药治疗年龄大

60
岁首次复发的
CD33

AML
患者

这些患者不符合标准化疗的条件,但由于缺乏临床益处和不良事件增加,批准后的确认性临床试验被提前终止而自愿退出市场

然而,
GO

2017
年重新获得批准,当时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如果使用分次剂量的药物,将
GO
添加到标准化疗中会有好处

[0010]CD3
是存在于所有
T
淋巴细胞表面的一种标志
。CD3
别名
T3

Leu

4。
有3个亚型,分别为
CD3
δ
、CD3
ε

CD3
γ
。CD3
δ

CD3
ε
的分子量均为
20kD

CD3
γ
的分子量为
26kD
,它表达于
T
淋巴细胞

胸腺细胞及
NK
细胞膜的表面

在正常外周血淋巴细胞上有
61%

85%
表达,在胸腺细胞上有
60%

85%
表达

它属于免疫球蛋白超家族
。CD3

T
淋巴细胞受体
(TCR)
复合体的组成部分,与
α
/
β

γ
/
δ

T
淋巴细胞受体
(TCR)
形成复合体,是传导与肽
/MHC
结合的
TCR
信号的主要膜抗原
。TCR
在细胞表面的表达

抗原识别及信号转导中是必不可少的

[0011]CD3

T
淋巴细胞表面特异分子,通过它可以募集具有杀伤作用的
T
淋巴细胞
。CD3
的单克隆抗体可以诱导或阻止
T
淋巴细胞活化

在抗
CD28
抗体或
IL
‑2存在下,抗
CD3
抗体可诱导
T
淋巴细胞的凋亡...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结合人
CD33

CD3
的双特异性抗体,其特征在于,包括:1)特异性结合细胞膜抗原
CD33

IgG
抗体;2)结合
T
细胞表面抗原
CD3
分子的单链抗体;所述识别
CD3
分子的单链抗体通过亲水性的连接肽和
CD33
抗体轻链的
C
末端相连;所述双特异性抗体结构为:并且,所述
Linker1

GSTSGSGKPGSGEGSTKGGS

Linker2

GGGGSGGGGSGGGGS
;其中,所述
VH

CH1

Hinge Region

CH2

CH3
氨基酸序列为序列5;所述
VL

C
κ

Linker1

VH(CD3)

Linker2

VL(CD3)
氨基酸序列见序列
6。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结合人
CD33

CD3
的双特异性抗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识别
CD3
分子的单链抗体结构采用
ScFv
的形式,是针对人
CD3
ε
的,可以来源目前公知的各种单克隆抗体的可变区基因序列,包括但不限于
OKT3、X35

3、WT31、WT32、SPv

T3b、TR

66、11D8、12F6、M

T301、SMC2

F101.01

CD3
特异性抗体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结合人
CD33

CD3
的双特异性抗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识别
CD33
分子重链可变区序列和抗人
CD33
单抗轻链序列,所述单抗轻链含
kappa

C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孔健彭玲孔茜姜培红王明硕马正群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绿竹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