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树脂轨枕道岔道床的轨道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轨道施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树脂轨枕道岔道床的轨道施工方法
。
技术介绍
[0002]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是城市公共交通的骨干,为方便市民出行方便,缓解地面交通压力,城市轨道交通均设置为多线相交的换乘方式,换乘节点作为重要客运枢纽,通过互相接运,以充分发挥城市轨道交通强大的优势,换乘线路间均设置联络线或预留后期规划接驳条件将两条地铁线路相连接,以尽可能的做到各线路工程车
、
钢轨打磨车
、
备品备件等材料资源利用最大化
。
[0003]换乘线路间均设置联络线或预留后期规划接驳条件将两条地铁线路相连接,目前主要采取以下方式:
[0004]①
城市发展规划阶段若提前规划多条线路换线互通,采用以道岔形式进行预留接驳,并采用钢筋混凝土岔枕整体道床或碎石道床
。
[0005]②
当已开通线路设计阶段未考虑接驳条件,后期城市发展规划需新增换乘接驳条件,需将已开通运营线路进行改造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树脂轨枕道岔道床的轨道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
施工准备;
S2、
道岔及轨排组装;
S201、
基底处理;
S202、
测设基标;
S203、
树脂轨枕
、
道岔及扣件散布;
S204、
道岔及轨排组装
、
架设;
S3、
道床钢筋混凝土施工;
S301、
钢筋绑扎
、
焊接;
S302、
模板安装加固;
S303、
轨道调整
、
状态检查;
S304、
道床混凝土浇筑;
S305、
模板拆除;
S4、
树脂轨枕的保养维修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树脂轨枕道岔道床的轨道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
S1
中,施工准备包括,
S101、
熟悉施工图设计文件和相应规范,进行图纸会审,参加设计交底;
S102、
依据试验检测管理办法,做好试验仪器检定校准,混凝土配合比验证及树脂轨枕检测工作;
S103、
线路调线调坡后,进行
CPⅢ测量控制网测量,测量成果经报审批准后使用;
S104、
根据设计图纸和施工需求提前准备好相应的材料物资,提前进行检查
、
记录;
S105、
组织施工机械设备进场,做好进场检验和验收;
S106、
组织树脂轨枕进场,经进场检验合格后在场地内存放;
S107、
编制施工方案,报业主和监理审批;
S108、
编制树脂轨枕作业指导书,完成对现场作业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和安全技术交底;
S109、
完成井口上下通道
、
洞内照明和施工用电的安装,架设混凝土输送下料管道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树脂轨枕道岔道床的轨道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
S2
中,
S201、
基底处理包括矩形隧道整体道床施工前表面凿毛,凿毛深度为5~
10mm
,凿毛痕的间距为
30
~
50mm
,凿毛率不小于
90
%,道岔整体道床区域凿毛见新率不小于
50
%,呈梅花形布置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树脂轨枕道岔道床的轨道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凿毛施工过程中,遇到土建单位结构堵漏部位应避开,堵漏段
200mm
范围内严禁凿毛;凿毛完成后,对产生的混凝土碎屑清理
、
装袋,并用高压风或水清理基底,若用水冲洗则在冲洗后应处理凿毛小孔内积水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树脂轨枕道岔道床的轨道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
S2
中,
S202、
测设基标包括测量队依据要求对线路基标进行测设,铺轨基标设置于行车方向右侧,控制基标在直线上每
120m
设置1处,曲线上每
60m
设置1处,各要素点处设置1处,加密基标直线上每
6m
设置一处,曲线上每
5m
设置1处,在道岔区岔前
、
岔心
、
岔尾各设置一处,并对每根树脂轨枕的两端中线进行测量放样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树脂轨枕道岔道床的轨道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
S2
中,
S204、
道岔及轨排组装
、
架设的步骤是首先按照测量放样的点位将树脂轨枕依照图纸顺序从小里程至大里程进行摆放,再将钢轨
、
道岔移至设计线路位置后进行组装连接,然后用起道机顶起钢轨,将树脂轨枕移正,放入轨下绝缘垫板
、
铁垫板,按照标记点位将扣件组装至道岔及钢轨上,落下起道机,确保扣件位置正确,并再次对道岔及线路所有数据进行调整;线路调整完成后再对树脂轨枕进行准确摆放定位,道岔直股侧利用线绷直,保证直股侧树脂轨枕边缘在同一直线上且距离线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代彪,张进财,李杰军,李养养,刘晓亭,王亚迪,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